白英
作為娘子關下如今唯一的制香人,今年41歲的段玉萍在制香之路上已走過20年。雖然辛苦,收入微薄,但她仍然倔強地堅持著。
“樓頭古戍樓邊寨,城外青山城下河。”聞名天下的娘子關下,是一座有著800多戶人家的水鄉古村落。小村依山而建,順水而居,村舍中石屋和溪水相伴,石橋穿街過巷,曲徑通幽。過去,村里幾乎家家都有一座水車磨房,村民利用它把當地盛產的野皂莢木磨成木粉,加工成幾十種衛生香和供香,遠銷關外。然而,如今當地的制香業已完全衰落,在整個村子里,只有段玉萍一家還在做香。
段玉萍身材高挑,婆家原本以做香為業,自從嫁來后她也跟著做,算來已有20余年了。只要不下雨,她每天要做完20斤香面。以前娘子關的制香人全靠手工做香,速度慢,近幾年來,段玉萍開始使用電動壓香機,只需把和好的香面倒入壓香機中,按下開關,香條就會從出香孔里不斷擠出來,粗細均勻,賣相極好。
她一手轉動盤香筒,一手靈巧地把香條盤在鐵筒上,盤香的速度和壓香機擠香的速度剛好一致,十分默契。轉眼間,滿滿兩大桶香面就變成了香板上勻稱光滑的香條。接著她用刀把香條按10支1排分開,再根據不同種類的香的長度從中間斷開。這些香條需要在陽光下晾曬至七成干后才能包裝。
天氣好時,段玉萍一天要曬三四十張香板的香條,鋪滿了整個小院。為了趕在天黑前捆扎完,她得從晌午就開始,時常一兩個小時保持同一個姿勢。
因為丈夫和孩子常年在外打工,公婆年邁不能勞作,段玉萍一個人要完成所有制香工序,買原料時,都是自己把50斤一包的木粉扛回家。親朋好友都勸她出去打工掙錢,但為了照顧公婆和維持一家人的日常開銷,她仍然倔強地堅持著。
接觸的游客多了,段玉萍的視野也開闊了。她說最近在試制一種點著后能燒出字的“蓮花香”。這種香比一般的香要粗,外面包裹著黃香,里面是一根帶著祝福語的白香。點燃后,黃香香灰向外展開,白香香灰不落,就像盛開的蓮花一樣,而祝福語也逐漸呈現。需要寫什么祝福語,客戶還可以定制。她還打算在家里開一個DIY制香作坊,讓游客體驗古老的手工制香技藝……
段玉萍對未來的憧憬就仿佛“蓮花香”一樣正慢慢燃燒著,希望僅存的太行香業也如蓮花一般綻放,世代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