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云鳳 (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畜牧獸醫站 657500)
艾澤云 (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柿子鎮農業綜合站 657503)
淺談鹽津縣畜禽規模養殖發展的現狀及對策
涂云鳳 (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畜牧獸醫站 657500)
艾澤云 (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柿子鎮農業綜合站 657503)
鹽津縣畜牧獸醫站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針對當前畜禽及產品銷路不暢,市場價格低迷,規模化養殖場嚴重受挫,養殖場虧損嚴重,畜牧產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為促進鹽津畜牧業的健康發展,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全縣規模養殖,入戶進場進行全面調查了解,共調研畜禽規模養殖場53個,其中豬場33個,烏骨雞養殖場12個,牛場4個,羊場4個;開展入戶進場、走訪、座談。幫助養殖戶出點子、想法子,尋求發展方向,制定發展思路,調整發展方案,為養殖場排憂解難。
2007年以來,中央、省、市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大力支持畜牧業發展,鹽津縣按照相關文件精神要求,積極實施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項目建設、中央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發展肉牛產業、能繁母豬補貼、能繁母豬保險補貼、蛋雞標準化示范創建,鹽津烏骨雞種群基地建設等項目的實施,通過政策拉動、項目帶動,全縣以生豬、烏骨雞、肉牛為重點的規模養殖發展迅速。通過這次調研,年出欄5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114個,出欄4.464生豬萬頭,占全縣總出欄56.28萬頭的7.93%。
通過財政資金支持的33戶養殖場總投資1554萬元,占地61.8畝,建筑面積39560m2,設計存欄生豬13796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1131頭,年出欄生豬18550頭,年提供種豬346頭,年提供仔豬5720頭;2013年贏利的有16戶,虧損的3戶,持平的有14戶;通過與養殖場主座談、了解,多數認為從事養殖業市場風險較大,特別是規模小的養殖場,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差,再加上市場信息不暢,無正常的流通渠道,制約了規模養殖場的發展。
烏骨雞養殖場與合作社、市場、政府部門脫節,專業合作社只是一紙空文,沒有充分發揮產供銷一條龍服務職能。鹽津烏骨雞發展一直采取小而全的發展方式,雖養雞農戶多,但規模化程度不高,停留在示范推廣階段,導致生產速度遠遠不適應市場需要,還有待進一步加快規模化標準化的發展。
8戶養殖場總投資934萬元,占地30.5畝,建筑面積11100m2,設計存欄牛羊1550頭。在養殖上普遍存在引種不規范,品種老化,管理粗放,飼草利用率低,養殖成本高,經濟效益差,導致草畜發展停滯不前。
根據省市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扶持政策,300頭以下的養殖場沒有列入省市綜合整治項目,小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工程缺乏合理有效的政府激勵機制,而鹽津屬于貧窮的山區縣,農村經濟不發達,大規模養殖場融資困難,養殖場建設主體主要以本地打工返鄉農民工投資建設,雖數量多但規模都比較小,主要以300頭以下的為主體,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差。
規模養殖場的品種均是擅自從外地引進的品種,沒有向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報告,最后導致引進的品種質量太差,養殖效益低,產品沒有市場競爭力。
在市場流通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功能,特別是在市場流通中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養殖技術比較落后,生產管理比較粗放,疫病防控不規范,排污設施達不到國家標準,養殖效益還不高。
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建設山地牧業基地為重點,以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化養殖為抓手,以龍頭企業建設為突破口,以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為手段,堅持政府扶持、市場導向、優化布局、多元投入的原則,突出生豬、烏骨雞、肉牛、肉羊等為發展重點,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生態養殖,狠抓畜產品加工增效,加快推進畜牧業規模化發展和產業化經營,努力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提供產業支撐。
在繼續穩定現有生豬生產發展政策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出臺基礎建設和種豬業扶持政策,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在用地用林、貸款等方面予以優惠。同時加強項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豬發展產業帶,增強生豬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示范帶動作用,促進生豬養殖業健康持續發展。
繼續實行種公、母豬生產保護政策措施扶持,建立1~2個規范化的種豬場,積極推廣人工授精技術,提高生豬養殖效益和品種質量,促進農民增收。
扶持和建立生豬養殖發展合作組織,建立生豬養殖技術平臺和完善風險機制。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實現統一供種、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的產業化格局。
實施 “陽光培訓工程”,加強生豬養殖技術培訓和指導,突破生豬養殖技術瓶頸,壯大生豬養殖隊伍。建立科技培訓長效機制,由政府支付經費,畜牧部門負責實施,建立激勵機制,鼓勵畜牧獸醫科技人員與養殖協會、專業合作社、養殖大戶 (場、小區)簽訂技術承包合同,充分調動廣大畜牧獸醫科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建立種群基地、無公害商品烏骨雞基地、孵化基地,招商引資建立產品加工龍頭企業。
加強防疫員的管理,加大防疫工作經費的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高疫情監測監控能力。加大對養殖場的指導力度,規范疫病防控條件,嚴格落實消毒措施,把握好出入消毒、定期與臨時消毒、封鎖隔離期消毒措施。加強養殖污染源的管理,對糞污排放要有處理措施,對病死家畜嚴格進行無害化處理。建立科學免疫監測方案,對養殖場 (小區)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免疫抗體檢測和重大動物疫病監測。
金融部門應改革貸款抵押方式,建立活畜 (種畜)抵押擔保機制,提高貸款額度,適當降低貸款利率,簡化貸款手續,切實解決養殖戶融資難的問題。政府應加大貼息力度,養殖戶憑貸款單經畜牧部門審核后到財政部門領取貼息補助。
認真統籌規劃,合理安排養殖用地,制定規模化養殖用地實施細則,界定用地性質,規范審批程序,簡化辦事手續。農業部門應按照 “方便、快捷、高質量、低成本”的要求與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共同抓好用地政策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