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群
(浙江省遂昌縣云峰街道農業推廣服務中心323316)
淺談如何提高母豬的經濟效益
劉成群
(浙江省遂昌縣云峰街道農業推廣服務中心323316)
提高母豬的經濟效益是使母豬產仔數量多、質量好。要養成產仔數量多、仔豬質量好的母豬,就必須從品種、后備、配種、妊娠、哺乳、斷乳等環節加強飼養管理,可最大限度發揮母豬的生產性能,提高繁殖力,從而提高母豬的經濟效益。
母豬;提高效益;飼養管理;措施
一個豬場效益高低受到市場、成活率、疾病等因素的影響。科學飼養母豬,提高其生產、繁殖性能,并延長其使用壽命,對增加養豬戶 (場)的經濟效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母豬的品種一般選擇外來的大約克、長白、杜洛克或者本地的金華兩頭烏等傳統品種,生產的雜交一代仔豬飼養,適應性較強,產仔數較高,經濟效益較明顯。
后備母豬養得好壞,對提高其生產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和增加養豬戶 (場)的經濟效益有顯著的影響。
當確定母豬的品種后,一般要檢查后備母豬的父母代生產成績,無遺傳缺陷,同胎至少9頭以上,乳頭多且排列整齊,體形好的仔豬留作后備母豬。總體要求能夠正常生長發育,保證不瘦不肥的種用體況,性成熟和體成熟平行發展,能夠如期發情配種。
后備母豬必須按照豬場免疫程序免疫。
后備母豬160日齡,體重90kg以前自由采食。90kg到第一次發情限量飼喂,2.7~3kg/日。第一次發情不參加配種。第一次發情后集中飼養,用哺乳期母豬飼料實行短期優食,3.8~4kg/日直到發情,有助于增加排卵、提高產活仔數。
配種日齡240d以上,體重大于120kg。配種當天改用妊娠期母豬飼料,飼料量減少到1.8~2kg。
母豬妊娠期間對飼養管理有雙重要求。一方面既要保證母豬良好的營養儲備,減少泌乳期間的體重損失,保持其繁殖期間良好的體況;另一方面又要使母豬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以促進胚胎的生長與發育。
妊娠前21d內,由于受精卵剛形成,胚胎不需要高水平營養。如果攝入過高的能量和蛋白,導致初產母豬妊娠前期血漿孕酮水平高對胚胎的存活率產生影響,會降低胚胎存活率,從而減少產仔數。配種后,根據母豬的大小、強弱組群,4~5頭一欄。原則上28d內不變動。返情檢查,配種后16~25d,注意觀察豬群,檢查有無返情母豬的出現。
配種后28d將沒有返情的母豬,趕到妊娠舍內小群飼養或者用單體限位欄飼養。每天飼喂、打掃衛生時,詳細觀察豬群的精神狀況、采食量,檢查是否有流產等情況。發現流產母豬及時分析流產原因,決定是否淘汰,連續2胎流產的母豬淘汰處理。
母豬妊娠至80d后全部用單體限位欄飼養,并且組織一次膘情檢查,根據母豬膘情確定飼料量,95%的母豬產前10d必須達到理想的膘度。
母豬臨產前3~5d進產仔欄,進產仔欄前進行消毒,按照預產期順序趕出,趕到產仔欄門前交給下一道工序。
哺乳母豬在哺乳期要完成哺乳仔豬和恢復自身的雙重任務,高能量、高蛋白、適口性好的飼料是完成這一目標的主要條件。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事關仔豬的成活率、泌乳量、仔豬斷奶體重、有效預防母豬生殖系統疾病以及斷奶后的發情等。
母豬產后前5d應給予稀料,2~3d后喂量逐漸增多,5~7d后改喂干濕料,按正常量喂。一日三餐。
為使母豬達到采食量最大化,可以實行自由采食,不限量飼喂。即從分娩3d后,逐漸增加采食量的辦法,到7d后實現自由采食。也可以做到少喂勤添,實行多餐制,每天喂4~8次。通常實行時段式飼喂,利用早、晚時段喂料,充分刺激母豬食欲,增加其采食量。要注意確保飼料的新鮮、衛生,切忌飼料發霉、變質 (酸敗)。母豬的飲水應保證敞開供應,飲水應清潔,符合衛生標準。
仔豬斷奶前3~5d逐漸減少飼料量,并注意乳房膨脹情況,膨脹大了要多減料,以防母豬發生乳房炎。
斷奶母豬的膘情至關重要,要做好哺乳后期的飼養管理,使其斷奶時保持較好的膘情。哺乳后期不要過多削減母豬喂料量;抓好仔豬補飼、哺乳,減少母豬哺乳的營養消耗;適當提前斷奶。
斷奶當天少喂料,以后實行配前優飼,每天3~4kg(視膘情而定),并繼續飼喂哺乳母豬料,有利于發情排卵。
仔豬斷奶后,母豬要混群飼養可促進母豬發情,體重保持在七八成膘有利于母豬發情。
用公豬進行誘情,發情效果會明顯。80%的母豬于斷奶后7d以內可以發情。斷乳后連續42d不發情的母豬淘汰處理。
一個豬場的母豬產仔數量多、質量好,其經濟效益也相應較好。為獲得好的效益就必須從母豬品種、后備、配種、妊娠、哺乳、斷乳等環節加強飼養管理,可最大地發揮母豬的生產性能,提高母豬的繁殖力,來提高豬場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