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民 (遼寧省北票市畜牧技術推廣站 122100)王博 (遼寧省北票市草原工作站 122100)
淺談仔豬副傷寒的預防與治療
張玉民 (遼寧省北票市畜牧技術推廣站 122100)王博 (遼寧省北票市草原工作站 122100)
最近幾年,仔豬副傷寒在本地時有發生,它是由沙門氏菌屬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仔豬生產的傳染病。急性病例為敗血癥變化,慢性病例為大腸壞死性炎癥及肺炎。本病多發生于2~4月齡仔豬,成年豬很少見到。本病在北票市周邊豬場較常見,特別是在飼養衛生條件不好的豬場,經常有本病發生,給養殖業造成很大損失。
本病主要發生于群體較大的飼養場或者是密集飼養的斷奶后的仔豬,成年豬及哺乳仔豬很少發生。傳染主要是由于病豬排的病原體污染了飼料、飲水,健康豬吃了這些被污染的食物感染發病,當飼養管理不當,寒冷潮濕,氣候突變,斷奶過早,有其他傳染病或寄生蟲病侵襲,豬的體質減弱,抵抗力降低時,病原體就乘機繁殖,毒力增強而致病。本病呈散發,若有惡劣因素嚴重刺激,也可呈現地方性流行。
見于斷奶不久的仔豬。病豬突然發病出現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體溫升高 (一般在41℃以上)、腹部收縮、弓背、背毛粗亂、嘔吐、腹瀉等現象。病程一般為2~4d,如果不及時治療,個別病豬出現癥狀后一天內會死亡。該病3~5d內可波及全群,病死率高。
表現為大腸壞死性炎癥及肺炎。病豬體溫40℃左右。出現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寒戰、扎堆、有眼屎、腹瀉等癥狀,糞便呈淡黃色、淡綠色不等,并有惡臭氣味,腹瀉時間長了變排便失禁。有的病豬還會出現濕疹狀丘疹,其耳尖、嘴端等末端皮膚暗紫,后肢無力等現象。病程一般持續15d以上或更長時間,患病豬由于生長發育停滯,時間長了變成了僵豬或衰竭而死。
(1)不從疫區或者是有本病豬場引進仔豬和種豬。
(2)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加強飼養管理,改善衛生條件,增強仔豬抵抗力,減少疫病發生。
(3)初生仔豬早吃初乳,提早引料補料,仔豬斷奶分群時,不要換舍。
(4)預防接種,仔豬副傷寒凍干弱毒菌苗,按瓶簽頭份,用氫氧化鋁生理鹽水稀釋,30日齡仔豬,肌肉注射每頭1ml。
(1)氯霉素注射液,每千克體重40mg,肌肉注射,每日兩次, 連用4~6d。
(2)痢特靈,每千克體重10mg,炭末每頭2g,混勻,內服,每日兩次,連服5~6d。
(3)0.5%諾氟沙星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5ml,肌肉注射,每日3次,連用3~5d。
(4)復方新譜明,每千克體重70mg內服,每日兩次,連服7d。
(5)2.5%恩諾沙星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3ml,肌肉注射,每日3次,連用3~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