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軍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畜牧獸醫水產局 234000)
生態土雞養殖的探討
陸永軍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畜牧獸醫水產局 234000)
近年來,我國多地利用自然資源打造有特色的畜禽養殖項目。生態土雞養殖產業就是其中之一。土雞具備肉質精致、味道鮮美、養分豐碩,并且體型較小等特色,適合人們的食用需求。文章探討生態土雞的飼養管理技術和措施。
生態土雞;養殖管理;技術措施
中國有繁多的土雞類別,從成長速度上分為:快大型、中速型、優質型;從羽色分為麻、黃、麻黃、黑、花等;從皮膚和脛色上又分為:黃、青、烏等品種,另外尚有白羽烏骨雞、全骨型烏骨雞等。所以在雞種上應選擇適合本地消費需求的,拿廣東來說,杏花雞、三黃雞、麻雞都是不錯的品種。選購優良的幼苗要從聲譽度好的雞場。
養雞場的地點一定要選在水、電、路均通的地方,離城市鄉村較遠、地勢高燥、無污染,且地面坡度較小,坡向以南向或東南向為宜,這樣場地陽光充足,光照時間長,排水良好,有利于保持場內的環境衛生。
地基應滿足厚實、堅實的需求。舍外要低于舍內地面平緩、防潮,利于消毒清洗。建造雞舍采用全閉封雙列式結構,用磚木作為結構主體,混凝土結構鋪地,單層平房,屋檐高度不低于2.5m,采取石棉瓦鋪設屋頂。為了促使雞舍氛圍清新,玻璃窗開設在雞舍墻壁雙側,靠墻安排兩列雞圈,每列分為兩層,用毛竹建筑雞圈的內部結構,在雞圈中心留一條一米寬的通道。
育雛方法很難掌握,這對絕大部分養殖戶也是一個不小的問題。育雛時期的處理不當是大部分養殖戶的通病,尤其是育雛室里溫度和通風的協調問題沒有處理好而致使雞苗在前期就出現呼吸道方面的疫病。具體育雛方法如下:
利用煙道和電源相結合的供熱體例,室內溫度由最初的33~35℃逐漸降(每周降2~3℃)至與外界溫度同等才遏制供熱。
自兩天后開始,開窗通風但要維持溫度,自上致下逐漸放,使對流形成雞舍內空氣循環。
采用地面育雛的方法,室內應鋪設干爽無霉腐的稻桿或鋸木屑、刨花、谷殼等墊料,厚度3cm上下。墊料的添加根據雞舍內的濕度和空氣質量來確定添加或更換墊料。
育雛期的飼養管理。出生后至一個月稱為育雛期。雛雞抵抗力低,不能馬上送入野外飼養。人工育雛后20幾天可脫溫把雞只放牧到山林。前20d的管理非常重要,會為后期成長夯實基礎。
雛雞先在雞舍飼養,在雛雞入舍后1~2h可以喂水,在水中添加百分之五的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也可以用高錳酸鉀溶液 (濃度0.01%)的飲水,可加強雞的體質,降低應激反應,有利于排泄胎糞。飲水溫度接近舍溫(20~22℃),雛雞通常出殼24h可開食,開始應喂碎米,3d后改喂顆粒飼料。
1日齡雛雞用15~25W的燈泡光照23h,2~15日齡每天減少1h,16日齡后可不補償光照。
0~10 日齡 的雛 雞 40~50 只/m2,10~20 日齡 30~40 只/m2, 20~30 日齡0~30 只/m2, 42 日齡 20 只/m2。
育雛時代采取全價破裂飼料讓其自由采食,40日齡后可以慢慢在飼料中摻雜玉米、米谷等五谷雜糧,從小顆粒到大顆粒 (以便雞只的肌胃發育得更大)。飼喂情勢由一天喂4次、3次、2次來逐步取代自由采食。3個月后,每日清晨用整玉米飼喂達半飽,中午稍微飼喂一些青綠飼料,下午再用全價顆粒料喂飽。
育成期的飼養管理。出生后一個月至上市,這段時期稱為育成期。此段時期,散養已經可以被土雞適應,可進行放養,在每畝林地中放養不超過一千只土雞為最適宜養殖密度。春末至秋中可延續放養,冬季溫度較低,天然食品削減,應遏制放養。白日首要飼喂蟲草,晚上補飼時用自配飼料。5周齡以上的雞飼喂到半飽即可,下午必須喂飽,5周齡后飼料換為五谷雜糧,促使雞尋找食物,攝入更多的營養物和有機物,更可以增加雞的活動量。育成期以青飼料、土雜糧為主,可改良肉質、降低飼料本錢。出欄前一至兩周,若雞不肥壯,需要對其進行適度催肥。為保證統一雞舍內圈養的同一批雞能同時出欄,應采取相似的圈養模式。
自然放牧的生產方式,造成了土雞在野外活動,時間長、范圍廣,也就使其更容易接觸病菌,尤其會受到遷徙候鳥的影響。所以,必須采取綜合防控措施。
雛雞在24h內必需皮下注射馬立克氏病疫苗0.2ml;一周齡用新城疫IV系疫苗滴鼻、滴眼各1滴,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弱毒苗滴鼻0.3ml;兩周齡傳染性法氏囊炎B87擦肛和雞翅膀根內側皮下刺種0.3ml;一個月齡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H52二聯苗滴鼻、點眼各一滴;50日齡新城疫C30克隆苗或滅活苗肌肉注射1ml;3個月齡雞大腸桿菌滅活苗肌肉注射1ml;110日齡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減蛋綜合癥三聯油苗胸部肌肉注射0.5ml(土雞蛋雞用);125日齡禽流感H5、H9二聯苗胸部肌肉注射0.5ml(土雞蛋雞用)。
雞舍應經常清掃保持衛生,舍內用品也一同清潔。糞便應每15d清倒一次,生石灰 (0~20%)水消毒,并用尼龍布密封雞舍用40%福爾馬林溶液熏蒸。每塊放養林地的使用周期不宜超過3年,放養后讓林地自然凈化兩年,徹底消毒后再行飼養。
采用預防為主的方針,在雞只的不同生長階段,在獸醫的指導下做好球蟲病、大腸桿菌病的預防;若是發現異常的雞只要當即斷絕,查找病發緣由,在獸醫的指導下,對癥用藥。按規定用藥不得超量,嚴格實施休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