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六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農業局 071100)
雞新城疫與支原體混合感染診療報告
宋老六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農業局 071100)
雞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和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以高熱、呼吸困難、下痢、神經紊亂、粘膜和漿膜出血為特征。本病是雞場多發病之一并易復發,大多病例是繼發或并發,各種應激都是誘因。本病常常與新城疫并發感染,給肉雞養殖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結合2013年秋末冬初部分養殖場發生的新城疫與支原體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病例,對診治情況進行分析。
雞支原體;新城疫;混合感染;診療報告
2013年秋末冬初,清苑縣部分蛋雞養殖場內,發生了一種以呼吸道癥狀為特征的病例。該病傳播快,死亡率低,產蛋下降快,給蛋雞養殖場戶造成很大經濟損失。經深入場戶調查和臨床觀測、病例剖檢及實驗室診斷,確診該病是由于新城疫與支原體混合感染所引起的,診療情況報告如下。
清苑縣某蛋雞場,飼養210日齡羅曼褐殼蛋雞4800只,采用籠養,自配飼料。主訴:該批蛋雞從育雛期到育成期,雞群一直很正常,開產前(120日齡時)接種了新支減三聯滅活苗后,也無異常情況發生。但從140(23周齡)日齡開始,每天都有8~10只雞有呼吸道癥狀,晚上雞舍關燈后能聽到 “呼嚕”、 “呼嚕”的叫聲,很少死雞,產蛋率上升緩慢,到26周齡時產蛋率僅為50.3%,曾先后用青霉素、鏈霉素、喹乙醇、泰樂加等藥物進行預防和治療,效果均不明顯。同一時期,其他養雞戶的初產蛋雞,也發生了類似的疫病。
發病雞以輕微的呼吸道癥狀為主,精神委頓,采食量減少,出現咳嗽、甩頭動作,打噴嚏、個別雞呼吸困難,靜聽有 “呼嚕”音,雞冠蒼白,冠梢發紫,糞便稀薄,產蛋量下降,軟皮蛋明顯增多。
病死雞嚴重脫水,剖檢病死雞可見氣管粘液多,并有環狀出血,氣囊渾濁,并有干酪樣黃色滲出物,十二指腸出血嚴重,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腸系膜有點狀出血,腺胃乳頭出血點明顯,卵黃膜沖血,心包渾濁變厚,內有積液。脾臟腫大,呈黑色,膽囊腫大,個別雞嗉囊伴有惡臭味的液體。
隨機從雞群中挑出20只雞,進行翅下靜脈抽血,常規分離血清,用紅細胞凝集試驗檢測新城疫血凝抑制(HI)價,結果隨機抽取的血清樣品中NDV的 (HI)效價高低相差較大,抗體水平參差不齊。
取支原體抗原2滴于載玻片上,然后采集發病雞靜脈血,并取一滴與抗原均勻混合,輕輕搖動,結果出現藍紫色凝集塊。
根據雞群的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和病變觀察,以及實驗室診斷后確診為:新城疫和支原體混合感染。
對發病雞群用新城疫IV系疫苗4倍量飲水免疫,同時飼料中按0.03%拌入恩諾沙星原粉飼喂,并在飲水中適量加入電解多維,連用5d。采用上述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用藥3d后,病雞精神狀態好轉,采食量增加,雞群內 “呼嚕”聲明顯減少,用藥5d后, “呼嚕”聲消失,產蛋率開始回升。
(1)由于新城疫與支原體混合感染雞群后,其癥狀和病理變化均不典型,加之有些蛋雞飼養戶對其缺乏認識,就誤認為是單純的支氣管炎、大腸桿菌或支原體病,從而貽誤了治療時機,造成了較大的損失。
(2)在給雞群接種新支減三聯滅活苗時,最好同時接種新城疫I系活苗,這樣雞群產生新城疫的抗體水平較高、較整齊,且持續時間較長,可避免非典型新城疫的發生和流行。
(3)建立無支原體病多種雞群,這是控制支原體病最根本措施。對雞群加強檢測工作,發現帶菌雞及時淘汰。要 “自繁自養”,不要輕易從外面引進雞雛或種雞,非引進不可,應做好隔離觀察和檢疫工作。加強飼養管理,室內雞只不能密度過大,防止潮濕寒冷,減少氨的含量,搞好舍內衛生,地面、墊料、用具要定期消毒。
(4)如繼發氣囊炎時可適時添加頭孢類、氟本尼考或泰樂菌素等抗生素控制支原體,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有條件的可依據藥敏試驗篩選藥物。
宋老六 (1969.12-),男,大專,獸醫師,研究方向:動物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