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彬 孟晨鑫
成人麻疹合并肺炎65 例臨床分析
吳彬 孟晨鑫
目的 探討成人麻疹合并肺炎患者的治療及臨床意義。方法 65例成人麻疹合并肺炎患者均住院隔離治療, 給予穿心蓮內酯抗病毒, 頭孢類、喹諾酮類或大環內酯類抗菌等中西醫綜合治療。結果 65 例成人麻疹合并肺炎患者平均住院6.3 d, 全部好轉出院, 均未見藥物不良反應。結論 成人麻疹合并肺炎患者均應住院隔離治療, 給予穿心蓮內酯抗病毒, 頭孢類、喹諾酮類或大環內酯類抗菌等中西醫綜合治療, 它是提高成人麻疹合并肺炎治愈率的關鍵。
成人;麻疹;肺炎;臨床分析
近年來, 由于麻疹疫苗的廣泛應用以及成人麻疹抗體水平的下降和麻疹病毒變異[1], 兒童麻疹的發病率和數量大幅度下降, 而成人麻疹病例日漸增多[2,3]。2014 年2~4月, 本院收治大量成人麻疹患者, 隨機抽取其中麻疹合并肺炎患者65 例, 均給予中西醫綜合治療, 取得較好療效, 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4年2~4月, 本市出現麻疹疫情, 本科共收麻疹患者 150 例, 經肺CT及臨床體征確診并發肺炎65例, 其中男28 例, 女37 例, 均未接種麻疹疫苗。
1.2 臨床表現 65例患者(100.0%)有發熱, 呈稽留熱型,體溫波動為38.0~40.0℃;49例患者(75.4%)有畏光、流淚、咳嗽等呼吸道卡他癥狀;30例患者(46.2%)有眼結膜充血;65例患者(100.0%)有皮疹(充血性斑丘疹, 壓之褪色), 52例(80.0%)患者皮疹較重, 部位常出現在顏面、軀干、四肢、手心、足底;61例患者(93.8%)口腔頰黏膜可見koplik斑。發熱期>5 d, 合并“肺炎”發生率55例(84.6%)。
1.3 輔助檢查 ①血常規:中性粒細胞升高率約100.0%,白細胞降低2例(3.1%), 血小板降低2例(3.1%), 白細胞升高2例(3.1%)。C反應蛋白升高率100%。降鈣素原升高率100.0%。②尿常規:尿潛血及蛋白陽性率約52例(80.0%)。③肝功能:患者受損53例(81.5%);以轉氨酶(ALT, AST)升高為主(最高721 U/L);2例有黃疸(TBIL<59 μmol/ml), 出院時黃疸消退。④心肌:受損率57例(87.7%);以CK及LDH為主。⑤腎功能:僅1例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 血肌酐達380.6 μmol/L;出院時恢復正常。⑥肺支原體抗體:陽性率26例(40.0%)。⑦麻疹抗體IgM:陽性率100.0%。⑧ECG:患者ST-T 改變4例(6.2%)。⑨肺CT:胸腔積液陽性2例;肺炎(斑片狀、斑點狀陰影)改變陽性100.0%。⑩呼吸衰竭指標:4例, 其中2例2型呼吸衰竭(患者有基礎肺病慢性支氣管炎), 2例Ⅰ型呼吸衰竭。
1.4 診斷標準 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及流行病學資料, 參照《傳染病學》第8版關于麻疹的診斷標準;且肺部體征或肺CT示肺炎病變的患者。
1.5 治療方法 對所有麻疹患者應用穿心蓮內酯清熱解毒治療;另針對肺部炎癥指標加用頭孢類、喹諾酮類或大環內酯類等抗感染藥物, 給予慶大霉素(8萬單位), 糜蛋白酶(4000單位)針/次霧化吸入, 治療感染;對肝功能損害患者給予復方二氯醋酸二異丙胺(80 mg/d)、異甘草酸鎂(150 mg/d)等保肝藥物治療;對心肌損害患者給予復合普酶(0.1~0.2 mg/d)營養心肌藥物治療;有眼結膜充血患者, 給予氯霉素、洛美沙星等眼藥水治療;呼吸困難者給氧;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為主, 必要時藥物(布洛芬口服液等)降溫;進食不佳者適當給予靜脈補液等對癥支持治療。
65例患者治療3~5 d時消化道、卡他癥狀等減輕, 皮疹明顯消退, 出現色素沉著。患者住院時間5~7 d, 復查肝功能等異常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肺炎感染指標體征明顯改善, 肺部啰音減少或消失, 呼吸困難消失, 但肺CT未恢復正常(胸水均消退);平均住院時間6.3 d, 全部好轉出院, 均未見藥物不良反應。出院時有2例患者仍有Ⅱ型呼吸衰竭, 但呼吸道癥狀明顯好轉, 考慮與其有慢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有關, 建議到綜合醫院呼吸科進一步診療。
因從來沒有進行過麻疹疫苗接種, 或者是小時候接種過麻疹疫苗后, 以后未再復種, 沒有進行鞏固, 抗體消失, 麻疹病毒的變異等具體原因使得成人麻疹在近些年來有越來越高的趨勢[4]。
麻疹病毒首先感染肺泡細胞, 然后進入附近淋巴結, 淋巴結中的單核細胞、T 細胞、B 細胞收到病毒后允許病毒于其中復制, 形成初級病毒血癥。擴增的病毒進一步感染二級淋巴器官如胸腺、脾臟、扁桃體等, 導致二級病毒血癥及免疫抑制;病毒進一步擴散, 通過上皮細胞受體感染皮膚、腎臟和呼吸道, 并在上皮細胞大量復制, 排出體外[5]。
本組患者的特點:①發熱期長, 易合并肺炎。②皮疹重,合并肺炎的幾率高。③合并肺炎的患者麻疹抗體IgM陽性率極高。④有基礎肺病的患者易在合并肺炎的基礎上, 易出現呼吸衰竭, 雖經抗炎等治療, 呼吸道癥狀改善, 但呼吸衰竭化驗指標不好轉, 還需呼吸內科進一步診療。⑤麻疹合并肺炎的患者, 易出現多臟器受累, 以肝功、心肌受損為主。⑥易有肺支原體的感染, 故要求醫生入院檢查全面, 以免延誤診療。⑦應加強成人麻疹疫苗的接種, 以減少麻疹的發病率,減輕患者的痛苦。
[1] 欒翔凌, 辛紹杰, 貌盼勇.成人麻疹基礎研究進展.傳染病信息, 2006, 19(4):173-175.
[2] 孫立茹, 李文剛, 何艷梅, 等.新疆地區2007-2008年麻疹217例流行病學及臨床特點分析.傳染病信息, 2010, 23(1):30-33.
[3] 徐步惠, 嚴昌輝, 陸永安, 等.33例麻疹臨床分析.傳染病信息, 2006, 19(3):158.
[4] 黃銘華, 王海青, 李放軍, 等.麻疹減毒活疫苗初免月齡對免疫效果影響的分析.中國計劃免疫, 2007, 13(5):417-420.
[5] 逯光文, 高福, 嚴景華.麻疹病毒受體和病毒侵入.生物工程學報, 2013, 29(1):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026
2014-10-10]
110006 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1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