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干預對骨科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管理的影響
張亞楠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骨科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的影響。方法 104例具有安全隱患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50例)和對照組(54例)。常規組按常規進行護理, 對照組對患者實行系統性健康教育,運用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評估, 制定及實施護理計劃。采用χ2檢驗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96.7%顯著高于常規組患者87.5%;對照組發生不良事件人數2例, 常規組為9例,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護理干預增加了骨科患者的滿意度, 減少了不良事件人數, 對骨科護理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護理干預;骨科住院患者;安全管理
護理安全是指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損壞障礙缺陷或死亡[1]。骨科患者因肢體骨折、癱瘓、長期臥床, 存在很多護理方面安全的隱患。因此需要積極的護理干預。選擇本院104例骨科患者的實施護理干預,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10月收治的具有護理安全隱患的患者104例, 年齡22~98歲。病種有全膝、髖關節置換術后、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胸腰椎骨折截癱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對照組54例, 男24例, 女30例;常規組50例, 男27例, 女23例, 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用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按常規進行護理;對照組選擇學歷為本科、任職3~5年、有責任感有上進心的責任護士, 溝通能力好并在維護護患關系中有親和力。對患者實行系統性健康教育, 運用護理程序, 對患者進行評估, 制定及實施護理計劃。具體方法有4個方面:①在預防深靜脈血栓方面。主要措施:a.入院時護士應對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教育, 重點是提高護士和患者認知度積極配合。b.如使用壓力波治療儀患肢間斷充氣, 促進血液循環, 穿彈力襪阻止深靜脈擴張, 保護靜脈內膜不致損傷, 并促進血液回流。c.骨折患者早期或術后可采用患肢自控鎮痛, 可使血管擴張, 解除血管痙攣, 防止血管內膜損傷[2]。d.術前對老年人高冠心脫水患者慎用止血藥, 術前術后適度補液, 避免脫水增加血液黏度, 必要時遵醫囑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②在使用拐杖方面。a.如臥床>2 周, 患者起床后會出現眩暈, 對患者要加以保護, 使用拐杖時護理人員要做好示范及指導。b.使用拐杖時要選擇防滑, 直立位時拐杖頂置于腋下, 拐頭與同側足尖中位距離約15 cm為宜[3]。c.在廁所鋪防滑墊并加護欄。③在墜床、摔倒方面。a.提供安全的環境是基礎加強預防措施的落實和監控是關鍵環節, 保證病房光線充足, 有無障礙物在通道上,安放防滑標志。b.評估患者年齡、精神方面及有無反復跌倒、墜床史, 評分≥ 4分的囑家屬陪伴, 同時在入院評估單上簽字。c.護理人員加強巡視, 呼叫器放在患者床旁, 必要時加床檔、床頭掛墜床、跌倒標識。d.在護理記錄單中動態記錄患者墜床、摔倒評分情況, 向下一班進行交接[4]。④在壓瘡方面。措施:a.護士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壓瘡預防知識宣教。b.運用減壓裝置如氣墊床、水墊等, 經常更換體位, 一般每2小時翻身1次。翻身時間可根據病情和局部皮膚情況及時調整, 避免拖、拉、推等動作。c.皮膚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床單元整潔、干燥、無碎屑。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時更換物品并保持皮膚清潔。d.營養支持, 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豐富的食物, 增加機體抵抗力, 預防感染的發生。⑤心理護理。當患者突然的骨折、創傷、疼痛, 會產生抑郁、焦慮、懼怕等心理反應, 護士應給予患者人性化的護理, 耐心詳細的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教育, 減輕其緊張恐懼心理,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做好治療。
1.3 判斷標準[3]墜床、跌倒評分按河南省質控中心評分標準判斷。下肢深靜脈栓塞按多普勒超聲或深靜脈造影檢查確定, 壓瘡按基礎護理學壓瘡的判斷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發生不良事件人數2例, 而常規組為9例,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滿意度為96.7%, 而常規組為87.5%,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安全是個體生理需要滿足后最急迫的第二層次需要[5]。護理安全管理在骨科尤為重要, 患者因肢體殘缺平衡能力差,長期臥床、手術等因素, 存在很多安全隱患[6]。本研究中貫徹了以預防為主的理念, 對患者進行了全面評估, 順應學科的發展, 及時制定相應對策防范風險, 循序漸進的進行了護理干預, 將重要問題進行重點解決, 深入病房進行了示范、指導、溝通, 全方位的進行健康教育, 加深了護患雙方的信任度, 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即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 又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 使護理安全得到了保證。護理安全隱患貫穿每個護理環節中, 一旦產生護理糾紛, 不僅給患者及家屬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也給醫院帶來名譽和經濟上的損失,所以只有重視護理安全的管理, 從細節做起, 層層把關, 將護理制度牢記心中, 就能把各種護理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1] 潘紹山, 孫方敏, 黃始振.現代護理管理.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 2000:206.
[2] 羅愛倫.病人自控鎮痛(鎮痛治療新概念).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1999:25.
[3] 杜克, 王守志.骨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0:748.
[4] 翁玉蓉.護理干預對骨科安全護理方面的影響.實用醫學雜志, 2010, 26(4):691.
[5] 殷磊.護理學基礎.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163.
[6] 張文飛, 甘敏.臨床護理路徑在骨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實用醫學雜志, 2007, 23(14):1607-160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139
2014-10-11]
476200 河南省柘城縣人民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