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華 于明啟
臨產婦的心理護理探討
李曉華 于明啟
臨產婦;心理護理
婦產科是醫院科室中較為繁忙的科室, 急診患者多, 床位周轉快, 工作任務重, 時間觀念強, 而且正常分娩的生理變化和病理產婦的病情演變非常迅速。作為產科護士, 除必須具有強硬的技術、高度的責任心外, 還需具有圍產醫學、社會醫學和心理醫學知識, 方能做好產婦的身心護理。因為臨產婦經過十月懷胎的艱辛歷程, 心情比較復雜而細膩, 大都存在緊張、擔心、害怕和恐懼的心理, 只是每個人的輕重程度不同。臨產婦害怕分娩時疼痛、難產、意外、胎兒發育不好,更有甚者由于家庭情況害怕生女孩等, 因此導致臨產婦在即將臨產時過度興奮、高度緊張、焦慮不安, 從而給臨產帶來不良影響, 越是怕痛, 疼痛的閾值就越低, 忍耐力就會下降,以至于產程中大喊大叫, 體力過度消耗, 導致宮縮乏力, 產程延長。而良好的心理護理使患者愉快的接受, 減少分娩過程中的并發癥, 因此, 加強臨產婦的心理護理極為重要。
1.1 喜悅、興奮型 當女性經過兒童期、少年期、青春期而成為產婦進入醫院時, 心理上首先充滿了喜悅和興奮。
1.2 緊張型 產婦一般是在臨產時才入院, 由于環境的變化, 產婦由家庭住進了醫院, 對她們來說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 離開親人就感到孤獨和緊張, 總愿意身邊有親人陪伴,對工作人員、待產室、醫療器械等感到陌生, 加之周圍產婦的呻吟喊叫聲, 加劇了產婦的緊張心理。
1.3 恐懼型 隨著產程的進行, 子宮的收縮, 胎兒先露部逐漸下降引起腹部疼痛, 產婦的恐懼心理也逐漸增加, 有的產婦擔心自己不能順利分娩而導致難產甚至喪命。怕剖宮產、怕陰道手術助產影響孩子智力發育而恐懼不安。
1.4 憂慮型 由于初產婦缺乏應有的產褥期知識, 加之終生只生一個孩子和傳統習慣的影響, 大部分產婦在產后把自己遮捂得嚴嚴實實, 不管春夏秋冬, 房子門窗關的緊緊的,不梳頭、不洗臉、不洗腳、不刷牙等不良習俗, 更有甚者不讓沖洗外陰, 害怕受風著涼而得“月子病”。
1.5 缺乏信心型 正常宮縮也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腰痛、小腿痙攣及排便感等, 使產婦難以忍受而感到煩躁不安、不斷呻吟哭泣而消耗體力, 加上精神高度緊張、悲觀、失望失去信心, 結果往往使產程延長, 盲目的要求剖宮產或催產。
1.6 急躁型 在規律性宮縮開始后, 產婦對各部位的疼痛往往很自然產生急躁情緒, 急于結束分娩要求內診檢查, 加上患者家屬因親人的疼痛和對這方面知識缺乏了解, 往往出現心理緊張、恐懼不安。
1.7 其他不健康型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產婦對胎兒性別的關注表現得非常突出, 極力希望自己生男孩, 害怕因生女孩受到公婆甚至丈夫的冷漠, 有的產婦惦念家中的事情, 還有的產婦擔心住院費用太多等。
針對上述產婦的不良心理狀態, 護理人員應采取如下保護措施進行心理護理。
2.1 對于產婦的喜悅、愉快、興奮心理 護理人員首先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醫務人員要舉止端莊, 用和藹可親的語氣和行動進行鼓勵, 使產婦入院后即產生一種滿意而愉快的心情, 從而維持這種良好的期待心理。
2.2 避免因環境改變而造成的心理負擔 產婦一入院就主動介紹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分娩的相關事宜, 介紹同住室產婦, 鼓勵患者互相幫助, 關心患者的各種需要, 提供盡可能的生活方便, 及時幫助患者解決一些現實困難問題, 結合宣傳照片, 講解分娩的過程及生理知識, 使其對正常的產程有初步的了解, 使她們盡可能早些時候擺脫生疏, 消除其恐懼、緊張心理。
2.3 解決憂慮心理 耐心向待產婦講解有關醫學知識, 重點是正常分娩的過程、優生優育的知識, 借閱一些小資料供她們閱讀, 為正常分娩打下良好的基礎。
2.4 避免目睹搶救現場 在每個接產床邊設屏障, 使產婦不能直視接產的場面。
2.5 避免產婦哭喊聲的影響 產婦的哭喊、呻吟對自己是體力的消耗, 對其他產婦是不良的刺激, 影響其他產婦休息,引起煩躁和緊張, 醫護人員對那些經解釋及勸說仍不能安靜的產婦, 應當視其具體情況, 檢查分析原因, 在排除產科異常的情況下, 施行綜合的護理辦法。
2.6 避免醫務人員的語言刺激 在產房工作的醫務人員,不高聲談話、閑聊, 說話要講究語言藝術。根據職業、文化程度、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及分娩的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道理回答每個人提出的疑問。
2.7 暗示療法的應用 對于那些前次難產此次可以試產的產婦, 要多講有利條件, 使其建立堅定的信心, 爭取試產成功。
2.8 科學“坐月子” 針對一些產婦怕得“月子病”的顧慮,醫護人員用醫學知識指導患者產褥期護理并向患者宣傳生后產后1個月室內需要適宜的溫度、濕度和新鮮空氣, 避免過堂風, 衣著應溫暖適當, 切勿過厚過少以及對乳房和會陰的護理, 解除其思想顧慮, 從而科學的渡過產褥期。
2.9 臨產時的心理護理 第一產程:指導產婦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膳食和休息, 使產婦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體力。在產婦進食期間, 避免注射、導尿、備皮及擦洗會陰等護理操作, 對高漲性宮縮乏力的產婦應給鎮定劑, 鼓勵其在宮縮間歇時, 安心休息。解釋分娩過程, 解除思想負擔, 需要產婦配合醫護的情況應向產婦交代清楚, 密切觀察產婦的宮縮情況及胎心變化。解釋病情時要嚴密、準確, 且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產婦談話, 要做到和藹可親, 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增加產婦的信任感及安全感。
第二產程:產婦宮口開全后, 要指導產婦在宮縮時, 雙手分別握住產床兩邊的把柄, 屏氣向下用力, 宮縮間歇時,要閉上眼睛充分放松, 安靜休息, 恢復體力, 醫護人員在此時要關心體貼產婦。在接產和進行處理時, 盡量不讓產婦看到過多的手術器械, 如娩出的胎兒畸形, 接產者要保守秘密,不能讓產婦看到。如分娩的嬰兒呈窒息狀態搶救不要驚慌失措, 使產婦對醫務人員有充分的信任感。
第三產程:分娩即將結束, 產婦感到輕松, 正常一般無心理負擔, 但應避免讓產婦看到流出的血液和血塊, 以免對產婦產生惡性刺激, 引起驚慌、恐懼。
根據醫務人員的臨床實踐, “心理護理”不但能給產婦們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增加愉快的心理, 而且可以加速宮縮調動起內因的積極性, 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有利于產婦及胎兒的健康和醫務人員工作的順利進行。心理護理能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服務質量及護理水平, 深入了解她們的獨特心理, 解除心理負擔, 愉快接受藥物治療, 加速康復和痊愈。
綜上所述, 根據這些特點, 做好心理護理是產科工作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一項內容, 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點, 解決種種心理矛盾是要治好患者心靈創傷, 使患者身心得到全面康復的重要環節。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152
2014-10-09]
266300 山東省膠州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