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旻 劉繼霞 李秀英 王東瓊 段嶺煥
針灸聯合推拿治法治療腦梗死臨床療效分析
崔旻 劉繼霞 李秀英 王東瓊 段嶺煥
目的 研究分析腦梗死臨床中使用針灸推拿治療的效果。方法 120例腦梗死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60例。觀察組患者接受針灸推拿治療, 對照組使用針灸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差異進行對比, 為患者神經功能情況評分。結果 經治療,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96.67%, 對照組總有效率86.67%,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針灸推拿治療腦梗死臨床的效果比較突出, 對于患者的神經組織功能恢復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比單純的針灸治療效果要好, 因此臨床中可以廣泛的使用。
針灸;推拿;腦梗死;療效
腦梗死臨床中是一種神經科疾病, 也叫缺血型腦卒中。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比較快, 我國人口老年化的問題比較突出, 導致了腦梗死臨床發病率不斷增加, 并且該疾病還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 中老年的發病率比年輕人要高出不少,超過70%的腦血管患者都有腦梗死[1]。腦梗死會造成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 產生較大的生活壓力, 發病后不僅不能夠自主的活動, 治療后容易有后遺癥存在, 讓患者的生活產生很大的麻煩。針灸和推拿是中醫治療時常使用的兩種方式,針灸是針刺穴位, 推拿是對穴位進行按摩揉捏, 兩者均有保健、養生、治病的作用。西醫治療使用的西藥有右旋糖酐、腦活素等, 可是治療效果不理想[2]。中醫對于腦梗的治療有其獨特的優勢, 此次本院就中醫針灸和推拿治療腦梗死的效果進行了探討分析, 現有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2013年期間本院有120例腦梗死患者接受治療, 其中男78例, 女42例, 年齡最小45歲, 最大75歲,平均年齡(59.2±3.5)歲;腔隙型梗死34例, 后循環梗死30例, 前循環梗死56例;其中合并有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36例, 高血壓57例, 高血脂62例;病程14~21 d, 全部患者在進入醫院后都接受了CT檢查, 結果表明患者屬于腦梗死, 發病時間均不超過72 h。選取的所有患者均無合并感染病癥和出血性疾病, 臟器功能均正常, 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針灸治療, 觀察組患者接受針灸和推拿治療, 兩組患者均視情況增加西藥治療。
1.2.1 針灸方法 針刺部位包括:太沖、風池、曲池、足三里、手三里、合谷、腎俞、內關、三陰交、陰、陽陵泉、委中、極泉、水溝、以及患側穴位等。以上穴位采用平補平瀉針法針灸1次/d, 留針30 min/次, 7 d為1個療程。
1.2.2 推拿方法 推拿手法種類多樣, 包括一指禪推、拿、捏、按揉、搖、搓、捻、扳、抖等。按揉患側頭面部的印堂、太陽、迎香、地倉、陽白、魚腰、下關、四白、睛明、人中、頰車等穴;按揉上肢的曲池、手三里、臂孺等穴;配合上肢拿捏、搖肩關節, 以及肘、肩、腕三關節的扳法, 并捻五指,抖、搓上肢。按揉下肢足三里、膝眼、血海、風市、髀關等穴, 配合踝、膝、髖的被動活動, 并捻五趾, 搓下肢。1次/d, 20 min/次, 7 d為1個療程, 共2個療程。
1.3 療效評定標準[3]為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進行了評分, 以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為準則, 對比患者的治療前后差異性。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評分結果比治療前下降幅度超過90%;顯效:患者生活能力有較大提升, 基本的生活自理還是可以實現, 評分降低幅度在45%~90%之間;有效:患者生活能力有改善, 可以交流,但是肢體有偏癱癥狀, 評分降低幅度在18%~45%之間;無效: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喪失, 臨床癥狀均無變化, 評分降低幅度<18%。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效果比較, 經治療, 觀察組患者痊愈15例、顯效27例、有效16例、無效2例, 總有效率96.67%, 對照組痊愈10例、顯效18例、有效24例、無效8例, 總有效率86.67%,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腦梗死是患者的腦部動脈堵塞所引起的疾病, 臨床中有多種心血管疾病會造成腦梗死, 比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 過度肥胖也容易導致腦梗死的發生。患者的血液黏稠、血運較差、血管內皮受損以及炎性因子的影響會讓其動脈內產生血栓, 逐漸的動脈變得狹窄, 血流速度降低, 當血管完全堵塞中斷時, 就會造成腦部的缺血、缺氧, 引起腦組織和腦細胞的死亡, 神經功能受損, 臨床表現為肢體癱瘓, 喪失語言能力, 記憶減退。腦梗死的發病率比較高, 中老年是該疾病的高發群體, 且男性患者的發生率要高于女性, 發病特點為急、快, 患者在發病后的短時間內就可能會快速惡化,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 是中老年人較大的威脅。腦梗死患者多存在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眩暈、惡心嘔吐、失語等, 嚴重的還會死亡。
針灸治療是我國傳統中醫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治療方式,通過針刺穴位來改善人體的循環, 讓經絡通暢;推拿同樣也是中醫治療中使用較多的一種方式, 通過推揉穴位, 讓組織功能獲得改善, 調整身體的血運, 兩種治療方法都是針對腦梗死的形成原因進行治療的, 改善血運, 疏通經絡, 避免和緩解動脈堵塞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癥, 達到治療的效果, 因此臨床中具有比較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 針炙聯合推拿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突出,患者預后較好, 臨床中可以廣泛使用。
[1] 王猛.中西醫結合治療腦梗塞46例.醫學信息, 2013, 26(4): 652-653.
[2] 李樂軍, 陳麗萍, 劉曉麗, 等.中藥泡洗結合針灸推拿和康復訓練對腦梗塞后肩手綜合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時珍國醫國藥, 2013, 24(1):173-175.
[3] 吳文剛, 孫麗華.穴位推拿治療腦梗塞偏癱56例.針灸臨床雜質, 2012, 28(1):53-5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161
2014-10-20]
163453 大慶龍南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