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平
(河南省周口市第三人民醫院,466001)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目前國際上較統一的對DPN定義為: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糖尿病患者出現末梢神經損傷的癥狀或體征。其主要表現為四肢刺痛、燒灼感、麻木、酸困、沉重、蟻行感、觸電感,甚至劇烈疼痛難忍、全身肌肉疼痛導致夜眠差。采用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采用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α-硫辛酸治療DPN,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報道如下。
所有病例均為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治療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53~78歲。對照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55~79歲。病程最短5年,最長30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患者就診后根據病情給予控制飲食、控制血糖、血壓、血脂以及戒煙、減輕體重等常規治療。
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α-硫辛酸(山西亞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600mg+0.9%氯化鈉溶液250mL,靜脈滴注,每天1次。
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甲鈷胺注射液(彌可保)1mg,靜脈注射,每天1次。
療程均為2周。
觀察項目:觀察兩組用藥前后療效及不良反應,治療前后各作一次血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電解質檢查。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周圍神經病變癥狀完全消失或顯著改善;有效:癥狀改善;無效:癥狀無改善。
結果:治療組顯效28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14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5%。
不良反應:治療組1例靜滴α-硫辛酸時出現局部疼痛,經調整滴速后癥狀消失。
其他安全性監測:治療前后兩組血壓、血脂、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均無明顯變化。治療組治療后血糖控制穩定,血糖波動減少,餐后血糖控制良好。
DPN是糖尿病在神經系統發生的多種病變的總稱,是糖尿病三大并發癥之一,比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發病率高,癥狀出現早。有關DPN的發病機制,自2004年美國糖尿病學會提出“共同土壤”學說后,氧化應激損傷被公認為DPN的最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的共同基礎,同時糖尿病所伴有的高血壓病、血脂異常、炎癥等都可以通過增加氧化應激促進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從而加速造成全身器官和系統的損害。
α-硫辛酸為混旋硫辛酸,是超強的抗氧化劑,是目前唯一水脂兼容的抗氧化劑,它是胰島素信號傳送系統中的一部分,能使胰島素的應答能力恢復,使胰島素刺激細胞激發葡萄糖氧化并合成肝糖原,使糖代謝恢復正常,從而降低血糖。同時α-硫辛酸還可以降低神經組織的過氧化,阻止蛋白質的糖基化,通過抗氧化應激治療,全面改善神經營養血管的血流量,改善神經傳導速度,增加Na+– K+– ATP酶活性,保護血管內皮功能,明顯緩解患者的神經疼痛、麻木、灼痛及其他感覺異常癥狀。
本組結果顯示,對2型DPN患者α–硫辛酸具有顯著的療效,且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