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峰洋 , 李 沖 , 谷子林 ,3*, 陳賽娟 , 劉亞娟
(1.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河北保定 071001;2.河北農業大學山區研究所,河北保定 071001;3.河北省山區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北保定 071001)
苜蓿中粗蛋白質含量較高,氨基酸比例均衡,具有較高的生物學價值。兔是高效節糧型草食動物,可以有效利用苜蓿中的粗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在兔飼料中適量添加苜蓿有助于兔的生長性能、繁殖性能、免疫性能、屠宰性能、兔肉品質以及經濟效益的提高。由于苜蓿生產企業水平參差不齊,苜蓿質量難以完全保證。采用自種苜蓿供給兔生產的模式即可保證苜蓿質量,又可降低成本。兔糞是一種高效優質的有機肥料,經常施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進苜蓿等牧草的生長,同時苜蓿又有力地促進了家兔的飼養。從而形成了一種良性的綠色的循環經濟模式。
1.1 苜蓿的營養成分 苜蓿中含有豐富的粗蛋白質并且氨基酸比例均衡,生物學價值較高。不同品種及不同時期進行刈割對苜蓿的粗蛋白質含量影響較大,選擇適應當地環境的高營養品種以及適宜的刈割時期可以有效提高苜蓿的利用率。耿華珠等(1995)對不同產地的20個苜蓿品種營養成分含量進行測定,測得粗蛋白質含量為15.43%~22.69%。馮國勝等(2014)研究表明,苜蓿在現蕾期、初花期(10%開花)、開花期(50%開花)、盛花期 (88%開花)粗蛋白質含量分別為21%、19%、16%、14%。家兔可以通過腸道合成、皮膚合成、食糞補充等3種方式自身補給十余種維生素供代謝需求,但仍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維生素B12等4種關鍵維生素供給不足,需要外界補充。苜蓿不僅含有鈣、鐵、磷、鎂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種類也比較齊全,可以足量提供這4種維生素。碳水化合物是動物能量的主要來源。周憲河等(2011)研究表明,隨著苜蓿植株體成熟度的增加,苜蓿中的碳水化合物(糖類、纖維素、半纖維素)含量隨之下降,而木質素的含量隨之增加。苜蓿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葉蛋白、苜蓿多糖、苜蓿皂甙、膳食纖維、黃酮類、香豆素等(孫全友,2012)。其中葉蛋白對血脂有調節作用,可以增加血紅蛋白的含量;苜蓿多糖可以調節機體免疫水平,降低血脂、血糖,抵抗外源性輻射。苜蓿皂苷對大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兩種細菌有抑菌作用,同時可以清除體內羥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等3種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李波等,2013)。膳食纖維是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具有控制血液中血糖和膽固醇水平、促進動物體對鈣的吸收、清潔消化壁、提高消化能力等作用。相關報道表明,苜蓿含有3,4,7-三羥基黃酮等三種黃酮以及黃豆苷元等4種異黃酮。黃酮類化合物有很多功效,如清除體內氧自由基、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調節機體免疫水平、提高免疫力等。香豆素是有芳香甜味的鄰羥基桂皮酸內酯,具有抗菌、抗蟲、抗凝血、抗腫瘤、降血糖等多種作用。
1.2 苜蓿在兔飼料中的添加比例 研究兔飼料中苜蓿適宜的添加比例對于提高苜蓿的利用率,避免浪費,降低養殖成本,提高兔只商品價值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對適宜添加比例的研究雖然由于苜蓿品種、飼喂方式等不同導致研究結果不盡相同,但部分報道一致。李清宏等(2012)選取體重相近的56日齡獺兔108只以苜蓿草粉單一飼喂及與玉米秸稈、大豆秸稈配合飼喂,測得添加50%的苜蓿草粉有利于提高獺兔的屠宰率、肌肉系水力與毛皮強度。陳繼紅等(2010)研究表明,在肉兔飼料中添加50%左右苜蓿草粉可以起到提高生產性能、改善肌肉品質的效果。孫宇等(2013)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在肉兔飼料中苜蓿草粉為添加比例以40%~50%為宜。
不同刈割時期的苜蓿營養價值不同,對兔的飼喂效果也不盡相同。郭艷麗(2004)研究證實,從營養期、孕蕾期、初花期到盛花期,苜蓿的初水分、粗蛋白質、粗灰分的含量呈下降趨勢。干物質、粗纖維、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木質素(ADL)的含量逐漸上升。因此苜蓿的最佳刈割時期為初花期,制成兔飼料營養價值高,但產量較低,而且會影響根部營養物質的積累,影響苜蓿生長甚至導致死亡。若刈割過晚,則草質降低,飼用價值下降。具體刈割時期的選擇應根據需求決定,若制作青飼料應宜早刈割,若制成干草可在盛花期刈割,留茬一般為4~5 cm為宜(黃雪如和陳和生,2006)。
3.1 苜蓿對兔生長性能的影響 苜蓿營養價值高,無論青飼、調制干草、青貯,適口性均好,并且含有豐富的未知生長因子,對兔的生長有調控和促進作用。林上槐等(1999)在福建地區以紫花苜蓿飼喂肉兔,結果比本地牧草日增重提高了14.5%(P<0.01),采食量提高了14.8%,料重比降低了0.45,精飼料利用率提高了12.7%。郭孝等(2008)報道,在家兔日糧中添加優質的苜蓿能夠增加家兔食欲,提高飼料報酬,促進家兔生長。吳躍華等(2008)研究證實,在兔飼料中添加30%的苜蓿草粉飼喂生長肉兔,日增重比對照組提高31.53%;飼料報酬比對照組提高 28.61%(P<0.01)。也有試驗顯示飼喂苜蓿抑制動物生長。Cheek(1976)試驗表明,由于苜蓿皂苷味苦,對口腔和消化道產生了刺激從而降低了適口性和采食量,抑制了單胃動物的生長。
3.2 苜蓿對兔繁殖性能的影響 苜蓿營養全面,富含兔繁育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以及對兔繁殖性能起調控和提高作用的未知因子。苜蓿可以維持兔繁育期的營養水平,增強母兔抗逆性,提高母兔受胎率、產活仔數,以及延長母兔使用年限。其中,維生素A用于維持母兔生殖機能及胚胎發育。生育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促進性腺發育,促進受孕,提高受胎率。硒可以促進仔兔生長發育,增強其免疫力,提高仔兔存活率。吳金山和連亞平(2005)報道苜蓿草粉能夠促進母兔發情,降低妊娠毒血癥和產后虛熱的發病率,減少死胎弱胎,提高乳脂率和泌乳質量,綜合提高母兔繁殖力。
3.3 苜蓿對兔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的影響苜蓿含有葉蛋白、苜蓿多糖、苜蓿皂甙、類胡蘿卜素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其中葉蛋白可提高機體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丙二醛(MAD)含量,有一定的抗過氧化作用(張藝,2005)。異黃酮是一類植物雌激素,能影響激素分泌、蛋白質合成,對動物機體的健康有保護作用。類胡蘿卜素分子結構中的共軛雙鍵能猝滅動物體內單線態氧,消除自由基,對機體視覺系統和皮膚組織有保健作用。另外苜蓿皂苷對大腸桿菌及枯草芽孢桿菌具有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濃度分別為0.0240 mg/mL和0.0479 mg/mL(李波等,2013)。 陳繼紅等(2010)報道隨著飼料中苜蓿草粉添加比例的增加肉兔肝臟、脾臟重量有增大趨勢,有益于免疫力的提升。
3.4 苜蓿對兔屠宰性能的影響 相關研究表明,合理利用苜蓿對兔屠宰性能的提高有促進作用。林上槐等(1999)報道用苜蓿飼喂肉兔,屠宰率為52.38%,凈肉率為80.1%,用福建本地天然牧草飼喂,屠宰率為51.91%,凈肉率為79.1%,且經感觀測定,內臟器官、胴體品質正常。表明苜蓿對生長肉兔無不良影響,且屠宰率和凈肉率均有所提高。但苜蓿對兔屠宰性能的提高是有限度的。據報道,與對照組相比,飼喂苜蓿草粉的各組肉兔胴體重、屠宰率、全凈膛重及全凈膛屠宰率均有所提高,但當苜蓿草粉的添加量達到60%時均下降(陳繼紅等,2010)。
3.5 苜蓿對兔肉品質的影響 兔肉的品質受兔肉的色澤、風味、嫩度、保水性等多方面的影響。據報道,隨著苜蓿草粉量的增加,兔肉中沉積的鮮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升高(陳繼紅等,2010)。肉的鮮美程度與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等鮮味氨基酸的含量正相關。此外,兔肉中所含一些動物和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賴氨酸)和一些稀有氨基酸(如瓜氨酸、刀豆氨酸)等的含量也隨著苜蓿草粉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多,從而提升了兔肉的品質(康愛民等,2002)。苜蓿也可以影響兔肉的脂肪含量。在飼糧中添加苜蓿草粉可以降低肉兔體內的脂肪含量,尤其是肌肉組織中的脂肪,從而為人類提供低脂的兔肉制品(孫宇等,2013)。陳繼紅(2007)報道,隨著苜蓿草粉添加量的增加,肉兔肌肉的滴水損失降低。
3.6 苜蓿對養兔經濟效益的影響 合理利用苜蓿養兔,有助于經濟效益的提升。毛皮強度是評定獺兔商品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李清宏等(2012)研究表明,獺兔毛皮強度隨著日糧苜蓿草粉使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強。王振剛等(2002)研究表明,兔日糧中添加30%苜蓿比添加30%野草飼料利用率提高了30.19%,經濟效益提高了132.7%。陳繼紅等(2010)報道在家兔日糧中加入苜蓿草粉,增重效果明顯,飼料報酬高,飼料消耗下降,經濟效益相對增高。
4.1 緩解優質牧草短缺的局面,保證苜蓿品質,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國內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動物制品的需求量逐年上升,畜牧業發展所需的優質牧草缺口逐漸擴大。目前國內所需高端苜蓿主要依賴美國供給。采用自種苜蓿與養兔結合的養殖模式,一定程度上擴大苜蓿種植面積,可緩解優質牧草短缺的局面。另外,近年來我國兔肉出口頻受農藥殘留和違禁品超標的影響,給養殖者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若采用自種苜蓿供應養兔的模式則有益于高品質、低殘留兔肉的生產,推動國內兔肉走向國際市場。此外苜蓿在加工調制以及運輸過程中導致霉變的現象也很常見。若采用自種苜蓿供應養兔的模式則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問題,保證苜蓿品質,降低生產成本。
4.2 綠色養兔,循環經濟模式 兔糞是一種優質高效的綠色有機肥料,常年施用,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促進苜蓿生長。苜蓿營養價值全面,適口性好,是兔的優質粗飼料來源,可有效促進兔的生長。將自種苜蓿與養兔相結合既可以解決兔糞不易處理的問題,將其用作肥料降低種植苜蓿成本,又可以提供有保障的苜蓿,提高養兔經濟效益,形成了一種良性的循環經濟模式。同時苜蓿使用年限長,抗逆性強,耐貧瘠,耐鹽堿可在多地區種植。穩產穩收,可以防風固沙,改善土壤肥力、地力。自種苜蓿用于養兔同時也是一種綠色的循環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符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要求。
綜上所述,苜蓿所含營養物質種類豐富,營養價值較高,采用適宜的比例添加到兔日糧中可以促進兔的生長,提高兔肉品質以及有利于兔的繁殖、免疫和屠宰性能的提升。不同生長時期刈割對苜蓿的營養價值影響較大,飼喂效果也不相同。發展自種苜蓿與養兔結合的飼養模式,可以增強對市場行情波動的適應性,值得一試。
[1]陳繼紅,王成章,嚴學兵,等.苜蓿草粉對肉兔生產性能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響[J].草地學報,2010,18(3):462 ~ 468.
[2]陳繼紅.苜蓿草粉對肉兔生產性能、消化生理及肉品質的影響:[碩士學位論文][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7.
[3]馮國勝,康國芳,施進文.紫花首蓓的栽培及應用[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30(6):196.
[4]耿華珠,吳永敷,曹致中,等.中國苜蓿(第一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107~109.
[5]郭孝,介曉磊,胡華鋒,等.不同牧草組合在肉兔生產中應用效果的分析[J].草業與畜牧,2008,11:36 ~ 39.
[6]郭艷麗.含高果膠飼料及不同加工處理的飼糧對綿羊生產性能、瘤胃和血液代謝參數的影響:[博士學位論文][D].蘭州:甘肅農業大學,2004.
[7]黃雪如,陳和生.利用紫花苜蓿養兔好[J].中國農村科技,2006,4:29.
[8]康愛民,龍瑞軍,師尚禮,等.苜蓿的營養與飼用價值[J].草原與草坪,2002,3:31 ~ 33.
[9]李波,于鑫洋,孫天穎.苜蓿皂苷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特性的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3,34(2):1 ~ 2.
[10]李清宏,閆偉,葉志遠,等.苜蓿草粉對獺兔消化率及飼用效果的影響[J].草地學報,2012,20(3):601.
[11]林上槐,林惠芳,李海峰.美國牧草飼喂肉兔效果研究[J].中國草食動物,1999,5:23 ~ 25.
[12]孫全友.紫花苜蓿的營養價值及其在肉兔生產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養兔,2012,7:19 ~ 20.
[13]孫宇,王彥華,王成章,等.苜蓿草粉對肉兔脂質代謝和抗氧化性能的影響[J].中國畜牧獸醫,2013,40(10):101 ~ 105.
[14]吳金山,連亞平.苜蓿草粉飼喂長毛兔的優點[J].中國養兔,2005,4:34.
[15]吳躍華,張雄,吳旭娟,等.日糧中添加不同比例苜蓿草粉對肉兔增重效果的觀察[J].中國畜牧獸醫,2008,35(6):132 ~ 133.
[16]王振剛,張玉換,王福傳,等.苜蓿對肉兔增重效果的比較試驗[J].中國養兔,2002,5:3 ~ 4.
[17]周憲河,張春梅,梁峰,等.紫花苜蓿的營養價值及其在畜牧業上的應用[J].飼料廣角,2011,19:39 ~ 41.
[18]張藝.苜蓿葉蛋白抗氧化功能的實驗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重慶:重慶醫科大學,2005.
[19]Cheek P R.Nutritional and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saponins[J].Nutr Rep Int,1976,13:315 ~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