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輝 郭偉浜 陳 鈺 吳挺實 (海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海南 海口 5700)
外周血循環(huán)腫瘤細胞預測老年小細胞肺癌患者早期轉移惡化的價值
韓朝輝 郭偉浜1陳 鈺 吳挺實 (海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海南 海口 571100)
目的 探討外周血循環(huán)腫瘤細胞(CTC)對老年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早期轉移惡化的預測價值。方法 納入80例初診為SCLC的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詳細記錄患者信息,并抽取靜脈血進行CTC計數(shù),根據(jù)檢查結果分為轉移組與未轉移組,并對轉移組患者的轉移程度及是否有遠處轉移進行分組。并以最終結局為金標準評價CTC對SCLC老年患者發(fā)生惡化轉移的預測估價值。結果 80例初診為SCLC老年患者中,局限期32例(40.0%),廣泛期48例(60.0%)。有38例(47.5%)患者發(fā)生遠處轉移,42例(52.5%)未發(fā)生遠處轉移。廣泛期患者及遠處轉移患者CTC陽性率明顯高于局限期及無遠處轉移患者(P<0.05);且隨著遠處轉移個數(shù)增加,CTC陽性率逐漸升高(P<0.05)。預測價值分析發(fā)現(xiàn):CTC對SCLC廣泛期的預測靈敏度為75.0%,特異度為62.5%,陽性似然比為0.57,陰性似然比0.79;對遠處轉移的預測靈敏度為86.8%,特異度為71.4%,陽性似然比為0.73,陰性似然比0.86;對遠處轉移個數(shù)≥3個的預測靈敏度為90.0%,特異度為92.9%,陽性似然比為0.64,陰性似然比0.98。繪制ROC曲線發(fā)現(xiàn):CTC陽性率評估肺癌廣泛期的AUC面積為0.818,評估遠處轉移的AUC面積為0.723,評估遠處轉移個數(shù)≥3個的AUC面積為0.698。結論 CTC陽性率對評估老年SCLC患者廣泛期、發(fā)生遠端轉移、遠端轉移器官數(shù)≥3個有一定價值。
循環(huán)腫瘤細胞;小細胞肺癌;轉移
小細胞肺癌(SCLC)是肺癌中惡性程度較高的一種,約占全部肺癌的20%〔1〕。臨床上SCLC進展快、惡化轉移早,雖然其對放化療敏感,但由于惡化轉移早,臨床治療效果欠佳,特別是對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其機體功能下降,更容易發(fā)生轉移惡化。因此目前如何更好地早期評估SCLC轉移惡化的發(fā)生是臨床研究的重點之一。外周血循環(huán)腫瘤細胞(CTC)是指進入人體外周血的腫瘤細胞,其與SCLC患者的轉移惡化存在密切相關性〔2〕。但其在SCLC早期預測中的意義尚不明確。本研究探討CTC對老年SCLC患者早期轉移惡化的預測價值。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80例我院初診為SCLC的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預測符合中華醫(yī)學會SCLC預測標準。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齡65~78〔平均(69.45±3.12)〕歲,局限期 32例(40.0%),廣泛期 48例(60.0%)。有 38例(47.5%)患者發(fā)生遠處轉移,42例(52.5%)未發(fā)生遠處轉移。納入標準:臨床表現(xiàn)為咳血、胸部脹痛、低熱等,且經(jīng)胸部X線或CT檢查及病理確診,納入本研究前未行抗腫瘤藥物治療。排除標準:結締組織病、其他部位原發(fā)腫瘤、接受手術及放化療治療者。所有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納入本研究后詳細記錄相關信息,空腹抽取肘靜脈血7.5 ml,3 000 r/min離心5 min,采用陰性富集法檢測CTC〔3〕:基于免疫磁性分離的原理,選用抗白細胞表面共同抗原的抗體,使用磁微粒抓取白細胞,再在磁場的作用下最終分離去掉絕大部分的白細胞,進而使腫瘤細胞達到剩余富集的目的。采用CT及放射性核素骨掃描檢查是否有轉移,根據(jù)檢查結果分為轉移組與未轉移組,并對轉移組患者的轉移程度及是否有遠處轉移進行分組。并以最終結局為金標準評價CTC陽性率對SCLC患者發(fā)生轉移的評估價值。SCLC分期采用美國退伍軍人醫(yī)院和國際肺癌研究會制定的分期標準:肺癌局限于一側胸腔為局限期,肺癌擴散到一側胸腔以外為廣泛期。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t檢驗、χ2檢驗。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100%。同時繪制ROC曲線并計算曲線下面積(AUC)及預測界值。
2.1 不同患者CTC陽性率比較 80例SCLC老年患者共檢出33例CTC陽性患者,其中廣泛期患者〔62.5%(25/48)〕及遠處轉移患者 CTC陽性率〔55.3%(21/38)〕明顯高于局限期〔40.6%(8/32)〕及無遠處轉移患者〔28.6%(12/42),χ2=5.881,P=0.016;χ2=5.865,P=0.015〕;且隨著遠處轉移個數(shù)增加〔0,1,2,≥3 個組分別為 28.6%(12/42)、40.0%(6/15)、50.0%(6/12)、90.0%(9/10)〕,CTC 陽性率逐漸升高(χ2=12.925,P<0.05)。
2.2 CTC對SCLC轉移惡化的預測價值 CTC對SCLC廣泛期的預測靈敏度為75.0%,特異度為62.5%,陽性似然比為0.57,陰性似然比0.79;對遠處轉移的預測靈敏度為86.8%,特異度為71.4%,陽性似然比為0.73,陰性似然比0.86;對遠處轉移個數(shù)≥3個的預測靈敏度為90.0%,特異度為92.9%,陽性似然比為0.64,陰性似然比0.98。
2.3 ROC曲線繪制 CTC陽性率評估SCLC廣泛期的AUC面積為0.698,評估遠處轉移的AUC面積為0.723,評估遠處轉移個數(shù)≥3個的的AUC面積為0.818。
目前由于吸煙、二手煙及飲食結構改變等因素的影響,肺癌的發(fā)生率日益增加。研究發(fā)現(xiàn)〔4〕,在肺癌所有組織類型中,SCLC的發(fā)病與吸煙的關系最為密切,只有3%無既往吸煙病史。臨床上SCLC是肺癌中分化最低、性質(zhì)最惡的一型,其倍增時間僅為33 d,且增殖指數(shù)高、浸潤性生長及較早發(fā)生轉移〔5,6〕,對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其本身機體功能下降,發(fā)生轉移惡化的風險更大。本研究分析80例初診為SCLC的老年患者發(fā)現(xiàn),局限期32例,占40.0%,廣泛期48例,占60.0%。有38例老年患者發(fā)生遠處轉移,占47.5%,42例未發(fā)生遠處轉移,占52.5%。可見老年SCLC患者中廣泛期比例比較高,且至少一半的患者發(fā)生遠處轉移。因此如何更好地預測老年SCLC患者的轉移惡化是臨床研究重點之一。
正常情況下機體原癌基因處于失活狀態(tài),而抑癌基因為激活狀態(tài),老年人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出現(xiàn)細胞內(nèi)部基因異常時,原癌基因激活而抑癌基因失活,進而形成癌細胞,失去生長接觸抑制的癌細胞不僅可以增殖形成原發(fā)腫瘤,且可以脫落進入血液達到其他組織器官形成轉移〔7,8〕。CTC即為原發(fā)腫瘤或轉移病灶脫落進入血液的腫瘤細胞。一般而言,腫瘤發(fā)展的任何一個階段腫瘤細胞都存在脫落入血的風險〔9,10〕,而這種情況往往是影像學所檢測不到的,因此CTC的監(jiān)測對早期預測SCLC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本研究分析不同老年SCLC患者CTC陽性率發(fā)現(xiàn),在老年SCLC患者中,廣泛期及遠處轉移患者CTC陽性率明顯高于局限期及無遠處轉移患者,且隨著遠處轉移個數(shù)增加,CTC陽性率逐漸升高。周小昀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CTC與SCLC患者的分期及有無遠處轉移明顯相關,廣泛期患者CTC陽性率92.0%明顯高于局限期患者52.9%,有遠處轉移患者 CTC陽性率95.0%亦顯著高于無遠處轉移者59.1%,且隨著轉移部位個數(shù)的增多,CTC陽性率呈增高趨勢,支持本研究結果,可見發(fā)生轉移惡化的患者CTC陽性率明顯升高,特別是對于發(fā)生遠處轉移患者更為明顯。錢琤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分期越晚,CTC陽性率診斷價值越高,M1期患者CTC陽性率預測M0期患者明顯升高,提示CTC陽性與遠處轉移密切相關。但該研究未進一步對遠處轉移個數(shù)進行分析。
綜上所述,本研究顯示,CTC陽性率對評估老年SCLC患者廣泛期、發(fā)生遠端轉移、遠端轉移器官數(shù)≥3個有一定價值。但目前其機制尚不明確,且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需多中心大樣本進一步驗證。
1 Pascual-Figal DA.Red distribution width,much more information just by looking at the hemogram〔J〕.Med Clin(Barc),2013;140(10):449-50.
2 王燁珣,程淑霞.22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常規(guī)的變化及意義〔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17):1864-5.
3 Naina HV,Harris S.Platelet and red blood cell indices in Harris platelet syndrome〔J〕.Platelets,2010;21(4):303-6.
4 李敏哲,盛 輝,閆瑞華,等.功能狀態(tài)評分對小細胞肺癌預后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3(3):6632-4.
5 Casuso RA,Martínez-Amat A,Martínez-Romero R,et al.Plasmatic nitric oxide correlates with weight and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in exercised rats supplemented with quercetin〔J〕.Int J Food Sci Nutr,2013;64(7):830-5.
6 張木根,陳 鵬.綜合治療對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及預后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897-8.
7 Stott SL,Hsu CH,Tsukrov DI,et al.Isol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using a microvortex-generating herringbone-chip〔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0;107(43):18392-7.
8 劉春花,楊 政,李 晶,等.小細胞肺癌患者循環(huán)腫瘤細胞檢測的臨床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30(12):1906-9.
9 Hofman V,Bonnetaud C,Iliebl I,et al.Preoperat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 detection using the isolation by size of epithelial tumor cell method for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s a new prognostic biomarker〔J〕.Clin Cancer Res J,2011;17(4):827-35.
10 李 慧,崔洪霞.循環(huán)腫瘤細胞在肺癌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肺癌雜志,2012;15(11):667-71.
11 周小昀,李龍蕓,郝淮杰,等.外周血循環(huán)腫瘤細胞在晚期肺癌患者的預測及預后價值研究〔J〕.癌癥進展,2010;8(5):484-90.
12 錢 琤,谷明莉,方超萍,等.小細胞性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環(huán)腫瘤細胞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37(5):371-3.
R734.2
A
1005-9202(2015)09-2449-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5.09.064
1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韓朝輝(1972-),男,主管技師,主要從事臨床檢驗研究。
〔2013-12-07修回〕
(編輯 曹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