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個體化分組治療的療效
陳曦王歡張勇1沈麗劉慶榮劉洪濤柴鐵徐琪傅昱
(唐山工人醫院血液科,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目的探討個體化治療對不同積分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近期、遠期療效。方法選取該院2008~2011年住院治療已確診的老年NHL初治患者151例,根據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國際預后指數(IPI)及分型等指標進行積分,分為A組(0分,30例),B組(1分,46例),C組(2~3分,75例)。A組行保守治療,B組、C組行聯合化療,觀察3組近期、遠期療效。結果B組完全緩解(CR)顯著高于A組及C組(P<0.05);B組2年無事件生存率(EFS)、總生存率(OS)高于另外兩組(P<0.05)。結論根據積分采取個體化治療策略可提高NHL患者生活質量,提高CR、2年EFS及OS,值得推廣。
關鍵詞〔〕非霍奇金淋巴瘤;個體化治療
中圖分類號〔〕R73〔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唐山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項目(121302111a)
1唐山工人醫院檢驗科
第一作者:陳曦(1981-),女,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血液系統疾病診療研究。
惡性淋巴瘤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D)兩大類,NHL的發生率是HD的6倍。NHL的高峰發病為60歲以上,老年患者發生高侵襲性淋巴瘤的比例較高;侵襲性NHL的發病率隨年齡而增加,約占老年NHL患者的72%。老年患者由于常伴其他疾病,病情進展較快,因此需要不同的治療措施。本研究通過對老年NHL患者進行個體化分組,旨在進一步針對性治療,延長患者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我院2008~2011年住院治療的已確診的老年NHL初治患者151例,年齡60~88歲,平均69歲,其中男70例,女81例。使用美羅華化療的NHL-B患者排除在外。采用Ann Arbor-Cotswolds分期系統對NHL患者進行分期。根據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與國際預后指數(IPI)及分型等指標進行分組。血清β2-MG≤2.5 mg/L為0分,>2.5 mg/L為1分;IPI評分0~2分為0分,3~5分為1分;疾病分型以低度惡性、早期進展型為0分,中、晚期進展型為1分。以上累計評分0分納入A組(30例),1分納入B組(46例),2~3分納入C組(75例)。
1.2治療方案①CHOP:環磷酰胺600~800 mg/m2,靜脈注射,d1;阿霉素35~50 mg/m2,靜脈注射,d1;長春新堿2 mg/次,靜脈注射,d1;潑尼松30~50 mg/m2,口服,d1~5。每21 d為1個周期。②COP:環磷酰胺750 mg/m2,靜脈注射,d1;長春新堿2 mg/次,靜脈注射,d1;潑尼松100 mg/m2,口服,d1~5,3~4 w重復。 ③CHOPE:CHOP方案+VP-16 80~100 mg/d,靜脈注射,d1~3。每21 d為1個周期。A組:無論分期,給予調節免疫、中成藥驅邪扶正等非細胞毒性藥物治療及其他輔助支持治療,斑蝥酸鈉維生素B6注射液30 ml靜點1次/d,2 w為1個療程;康艾注射液30 ml靜點1次/d,2 w為1個療程,根據病情可連續使用,最多不超過2個療程。B組:至少4個療程CHOP方案、COP方案。C組:4~6個療程CHOP方案、CHOPE方案。
1.3療效評估近期療效,:完全緩解(CR):無可觸及的淋巴結或活檢或細針穿刺陰性,腫瘤完全消失并持續4 w;部分緩解(PR):病灶最大直徑及最大垂直直徑的乘積縮小50%,若為多個病灶計算乘積的算術和;穩定(SD):病灶兩徑乘積縮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過25%;進展(PD):腫瘤增大超過25%或出現了新的病灶。長期生存評估:2年無事件生存率(EFS)、總生存率(OS)。所有患者隨訪截至2013年12月,死亡為觀察終點,生存期為患者開始治療至死亡或最后隨訪時間。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χ2檢驗、非參數Mann-WhitneyU檢驗。
2結果
2.1三組近期療效比較A組CR、PR均0例,SD 20例(66.67%),10例患者于治療2個療程后出現新發腫大淋巴結,PD占33.33%;B組CR 34例(73.91%),PR 4例(8.70%),SD 8例(17.39%);C組聯合化療4個療程,CR 42例(56.00%),PR 14例(18.67%),PD 19例(25.33%),B組CR高于另外兩組(P<0.05)。
2.2三組遠期療效比較三組2年EFS分別為53.33%(16例)、76.09%(35例)和14.67%(11例);OS分別為30.0%(9例)、54.35%(25例)和13.33%(10例),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老年淋巴瘤患者的腫瘤侵襲性強,診斷時分期晚,更容易出現貧血等癥狀,且老年患者體能狀態較差,常合并多種基礎疾病,化療風險大,緩解率較低。周立強〔1〕證實,對于老年NHL-B患者,使用R-CHOP 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傳統CHOP 方案。無論是高?;颊哌€是低?;颊?,R-CHOP 的OS及EFS均優于 CHOP單獨化療。因此,為避免干擾統計結果,本研究將應用美羅華的老年NHL-B患者排除在外。
β2-MG是一種小分子量蛋白質,除紅細胞與胎盤滋養層細胞外,存在于所有正常的有核細胞與腫瘤細胞表面,尤以淋巴細胞與單核細胞最為豐富〔2〕。β2-MG的檢測敏感性高,損傷性小,具有簡便、快捷等獨特的優點,已在臨床中廣泛應用。文獻〔3~5〕均證實了β2-MG在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預后中的意義。在侵襲性或惰性老年NHL患者,血清β2-MG水平升高與高腫瘤負荷及短生存期有關〔6〕。也有學者報道〔7〕,血清β2-MG水平與惡性程度有關,高度侵襲性淋巴瘤患者的血清β2-MG水平顯著高于侵襲性和惰性淋巴瘤,而惰性與侵襲性淋巴瘤的血清β2-MG水平無顯著性差異。目前公認的IPI對老年惡性淋巴瘤預后情況的推測要優于分期情況,且不同的疾病分型與治療效果及長期生存有著密切聯系。
在分組結果中可以看出,C組患者人數最多,這與老年NHL患者在就診時病情常常較重,病情普遍較晚,Ⅲ期、Ⅳ期患者比Ⅰ期、Ⅱ期患者多有關。另外,老年NHL患者的遠期預后與近期CR有直接關系。A組患者由于惡性度低,病情進展緩慢未采用聯合化療,僅給予保守治療,亦取得較好的2年EFS及OS。C組患者雖然接受正規聯合化療,但由于其病理類型惡性度較高、年齡偏大,化療相關毒副反應大,導致緩解率低、DS低。
綜上,雖然老年惡性淋巴瘤一直被視為難治性腫瘤,對化療、放療耐受性差,CR低,早期死亡率高,但在治療前給予系統評估,視結果進行個體化治療,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對于積分偏低的病人,采用保守治療仍可能爭取長期滯瘤生存,且可減少化療相關毒副反應并減少患者經濟壓力、心理壓力。對于積分高的患者,應積極給予足療程聯合化療。
4參考文獻
1周立強.惰性淋巴瘤治療進展〔J〕.癌癥進展,2006;4(5):377-83.
2郝吉慶.惡性淋巴瘤患者血清乳酸脫氫酶、β2-微球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01;8(2):49-50.
3田園,王列樣,吳麗,等.乳酸脫氫酶、β2-微球蛋白聯合檢測對非霍奇金淋巴瘤預后判斷的意義〔J〕.白血病·淋巴瘤,2012;21(7):423-6.
4Kostakoglu L,Goldsmith SJ,Leonard JP,etal.FDG-PET after 1 cycle of therapy predicts outcome in diftuse large cell lymphoma and classic Hodgkin disease〔J〕.Cancer,2006;107(11):2678-87.
5Sanz Y,De Pama G,Laparra M.Unraveling the ties between celiac disease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J〕.Int Rev Immunol,2011;30(4):207-18.
6于世英.老年惡性淋巴瘤診療進展〔J〕.老年醫學與保健,2006;12(1):9-11.
7Gutiérrez A,Mestre F,Pérez-Manga G,etal.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n the older〔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11;78(1):59-72.
8Hutchings M,Barrington SF.PET/CT for therapy response assessment in lymphoma〔J〕.J Nucl Med,2009;50(1):21S-30S.
〔2014-02-17修回〕
(編輯李相軍/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