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及垂體興奮能力的檢測
何靜李元春張健付永麗李靖波
(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6)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的改變。方法選取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老年患者120例,進行常規血清垂體激素水平、垂體激素興奮度實驗,并對上述觀察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83例老年患者出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分泌不足的癥狀,79例出現促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癥狀,46例出現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癥狀,部分老年患者出其他癥狀,如頭痛(21例)、視力下降(14例)、尿崩癥(5例)等癥狀。老年患者垂體相關的激素分泌水平大部分較正常值范圍低,其中促性腺激素(Gn),黃體生成素LH,催乳素(PRL),生長激素(GH)降低老年患者比例與正常值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興奮試驗、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VEP)興奮、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EP)興奮試驗的激素上升延遲平均比例與正常值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采用垂體激素水平及垂體興奮能力測試作為垂體功能水平檢測,尤其是Gn水平含量,以期取得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關鍵詞〔〕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促性腺激素;垂體興奮能力
中圖分類號〔〕R5〔文獻標識碼〕A〔
第一作者:何靜(1980-),女,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內分泌科的垂體、甲狀腺等疾病的臨床診治研究。
老年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患者常具有病情隱匿、復雜及臨床表現多樣化等特點,常常在臨床檢查中不能得到及早發現及治療,使老年患者承受更多的痛苦和損傷〔1~3〕。本研究通過對老年患者促性腺激素(Gn)水平的改變進行測定和評價,對其在評估老年患者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的發生和發展程度中的臨床意義進行評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內分泌科收治的診斷為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的58歲以上老年住院老年患者120例,年齡65~85〔平均(70.2±3.2)〕歲,其中男51例,女69例,病程為1~31個月,所有老年患者自愿參加,并排除患惡性腫瘤、嚴重高血壓、肝功能障礙及糖尿病等影響觀察分析疾病的老年患者。
1.2觀察指標對老年患者進行常規血清垂體激素(包括GH、FSH、LH、TSH、PRL、ACTH等)測試,并與正常參考值比較。老年患者根據需要進行胰島素耐量試驗和眼底檢查,并觀察統計老年患者垂體激素興奮度實驗結果,并對上述觀察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觀察。垂體激素興奮度實驗方法:試驗前1、2 d抽靜脈血測皮質醇、測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作為對照,試驗日早8點排空膀胱后靜脈滴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黃體酮(LH)、卵泡生成素(FSH)、促甲狀腺激素(TSH)、泌乳素(PRL)(25 U溶于葡萄糖中),8 h滴完,連續2 d,抽血測皮質醇,嗜酸性粒細胞〔4〕。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χ2檢驗。
2結果
2.1臨床表現120例老年患者中83例出現ACTH分泌不足的癥狀,如惡心(56例)、嘔吐(63例)、納差(45例)、乏力(61例)、體重減輕(33例)等,同時多伴有低血鈉(62例)、低血糖(59例)、低血鉀(39例)、低血鈣(82例)癥狀。79例出現促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癥狀,主要為畏寒(65例)、面色蒼白(44例)、困倦(57例)、水腫等。46例出現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癥狀,如陰腋毛脫落(45例)、皮膚細皺紋(42例)、性欲減退(36例)、睪丸萎縮(26例)、少精或無精(32例)、停經(27例)、陽痿不育(32例)等。還有部分老年患者出其他癥狀,如頭痛(21例)、視力下降(14例)、尿崩癥(5例)等癥狀。
2.2垂體功能及靶腺激素水平老年患者垂體相關的激素分泌水平大部分較正常值范圍低,其中Gn、LH、PRL、生長激素(GH)降低老年患者比例,與老年人正常值〔5〕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Gn檢查102例,低于正常93例(91.18%);TSH檢查113例,低于正常83例(73.45%);ACTH檢查94例,低于正常72例(76.60%);LH檢查83例,低于正常69例(83.13%);E2檢查85例,低于正常59例(69.41%);T檢查71例,低于正常53例(74.65%);FSH檢查83例,低于正常63例(75.90%);PRL檢查89例,低于正常73例(82.02%);GH檢查61例,低于正常52例(85.25%);F檢查57例,低于正常45例(78.95%);T3檢查63例,低于正常36例(57.14%);T4檢查47例,低于正常21例(44.68%);UFC檢查36例,低于正常11例(30.56%)。
2.3垂體興奮試驗大部分老年患者在進行垂體興奮試驗后,靶腺激素升高能力均有延遲,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興奮試驗、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VEP)興奮、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EP)興奮試驗的激素上升延遲平均比例分別為87.7%、75.4%、75.0%,平均延遲比例為75.4%,且與正常值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其中GnRH興奮中LH延遲反應比例88.2%(30/34),FSH為87.0%(20/23);VEP興奮中TSH為80.0%(12/15),PRL為70.8%(17/24);CEP興奮中ACTH為83.3%(15/18),F為66.7%(6/9)。
3討論
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臨床表現因病變程度不同而不同,因此常常給老年患者的及時診斷和治療帶來不同的困難和危害〔6〕。垂體前葉多種激素分泌不足的現象呈持續漸進狀態發展,一般從出現GH、PRL和Gn不足的癥狀逐漸發展成TSH分泌狀態低下的癥狀,最后一般進展成ACTH分泌不足的癥狀。
有研究表明〔7〕,垂體前葉功能的減退可以損害內分泌腺,如性腺、甲狀腺和腎上腺皮質的功能。Gn的分泌量減少,在女性多表現為閉經、月經稀少、性欲低下、乳腺萎縮及第二性征退化(陰毛少、肌肉不發達、睪丸萎縮及陽痿等),所以Gn的分泌水平變化可以用來預期老年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的發生和發展進程。本研究結果與文獻中報道〔8〕的全齡患者數據不同,老年患者本身身體上存在著生理性功能減退的情況,因此病理性降低常常被臨床上忽略或誤診,常常不能用作臨床檢查依據。同時研究結果表明,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會造成垂體功能和興奮能力的降低,需要在臨床檢查和治療中引起足夠注意。
本研究與國內外相關文獻〔9,10〕研究結果相符。老年患者多伴隨并發多種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病情多交錯復雜,同時老年患者已過生育期,故Gn低下造成的癥狀往往不能引起足夠的注意〔11〕,臨床上往往注意重點癥狀而忽略全面考量身體健康情況,造成誤診漏診而延誤病情。因此推薦臨床采用垂體激素水平及垂體興奮能力測試作為垂體功能水平檢測,尤其是Gn水平含量,同時可建立長期水平檢測體系,對老年患者的垂體前葉功能進行跟蹤性全面評價,以期取得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4參考文獻
1顧維正.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危象〔J〕.醫師進修雜志,1995;18(2):2-3.
2Parenti G,Cecchi PC,Ragghianti B,etal.Evaluation of the anterior pituitary function in the acute phase after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J Endocrinol Invest,2011;34(5):361-5.
3賈靜,陳少華,任青娟.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臨床回顧分析〔J〕.河北醫藥,2012;34(14):2125-6.
4張麗娜.老年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低鈉血癥的臨床分析〔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0;27(6):31-3.
5Zuhur SS,Kuzu I,Kzturk FY,etal.Anterior pituitary hormone deficiency in subjects with total and partial primary empty sella:do all cases need endocrinological evaluation〔J〕. Turk Neurosurg,2014;24(3):374-9.
6張紅娣,張小群,范麗鳳.1型糖尿病合并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的護理1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23):43-4.
7肖向陽.34例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的臨床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1):70-1.
8陳少華,任青娟,賈靜.老年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的發病情況及臨床治療〔J〕.河北醫藥,2012;43(12):1834-5.
9Wilson V,Mallipedhi A,Stephems JW,etal.The causes of hypopituitarism in the absence of abnormal pituitary imaging〔J〕.QJM,2014;107(1):21-4.
10薛慧梅,王淑玉.產后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誤診2例報告〔J〕.中國農村醫學,1995;5:31-2.
11Ruggeri RM,Smedile G,Granata F,etal.Spontaneous recovery from isolated post-traumatic central hypogonadism in a woman〔J〕.Hormones(Athens),2010;9(4):332-7.
〔2014-12-23修回〕
(編輯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