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梅 杜建時 馬 鷹 王劍峰 郭爾平 劉大海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吉林 長春 30033)
放療后皮膚下皮下組織纖維化是腫瘤患者常見并發癥之一〔1〕。部分患者會發生進展性纖維化,反復出現皮膚感染〔2〕;部分可因纖維化導致皮膚、皮下組織的淋巴液及組織間液滯留,出現淋巴水腫,尤其是明顯降低老年病人的生活質量。本文觀察尿激酶聯合干擾素治療對放療后皮膚及皮下組織纖維化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療效后纖維化病人36例,年齡60~75歲,平均66.3歲,男19例,女17例。頸部20例,腹盆腔16例,病程0.5~5年。隨機分為對照組18例,實驗組18例,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
1.2 實驗方法 對照組應用干擾素α2b注射液,300萬IU,1次/d,皮下注射。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尿激酶,20萬U,1次/d,靜點。治療期間每周復查凝血常規及尿常規、便潛血,以預防藥物引起白細胞下降及出血。1個月后評價療效。
1.3 療效評價 治愈:皮膚及皮下組織恢復為放療前組織形態,彈性好,皮膚表面未見纖維化改變。顯效:明顯感覺癥狀好轉,皮下組織明顯軟化,活動不受限,局部皮膚可見輕度放療后改變。好轉:癥狀部分改善,皮下組織部分軟化,活動受限改善,局部皮膚呈放療后改變。無效:與治療前相比無變化。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χ2檢驗。
2.1 療效比較 1個月后,兩均無治愈及無效病例。實驗組顯效16例(88.9%),有效2例(11.1%)。對照組顯效 10例(55.6%),有效 8例(44.4%)。兩組顯效率差異顯著(P<0.05)。
2.2 副反應 均未出現出血及凝血障礙。亦未出現尿及便潛血。對照組5例和實驗組3例白細胞下降,但均在2.5×109/L以上,給予對癥處置后好轉。對照組7例和實驗組8例干擾素注射后發熱,給予對癥處置后均能耐受反應。兩組副反應無明顯差異(P>0.05),余未見其他嚴重副反應。
盡管淋巴水腫不會對生命造成威脅,但會進一步加重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國際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已成為腫瘤治療的終點目標之一〔5〕。劉大海等〔6〕應用藥物改善纖維化。臨床上常用干擾素來改善局部纖維化,但療效不盡人意。尿激酶直接作用于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能催化裂解纖溶酶原成纖溶酶,后者不僅能降解纖維蛋白凝塊,亦能降解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本實驗證實尿激酶對提高纖維化的治療有促進作用。但尿激酶在改善纖維化過程中的機制及過程仍不完全了解。
1 Walsh N,Rheaume D,Barnes P,et al.Postirradiation morphea:an underrecognized complication of treatment for breast cancer〔J〕.Hum Pathol,2008;39(11):1680-8.
2 van Geel AN,Lans TE,Haen R,et al.Partial mastectomy and M.latissimus dorsi reconstruction for radiation-induced fibrosis after breast-conserving cancer therapy〔J〕.World J Surg,2011;35(3):568-72.
3 小川佳宏.婦人科癌術後のリンパ浮腫の病態と診斷〔J〕.日本婦人科腫瘍雑誌,2008;26(3):242.
4 Manchana T,Sirisabya N,Lertkhachonsuk R,et al.Long term compucations after radical hysterectomy with pelvic lymphadenectomy〔J〕.J Med Assoc Thai,2009;92(4):451-6.
5 羅 健,孫 燕.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研究〔J〕.中國腫瘤,2001;10(2):76.
6 劉大海,杜建時,張東賓,等.降纖酶在肢體重度淋巴水腫綜合治療中的抗纖維化作用〔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4;31(4):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