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智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2級師承研究生,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自擬溫腎利濕方治療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的療效
張廣智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2級師承研究生,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溫腎利濕方;慢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1〕,而60歲以上女性尿感的發病率高達10%~20%〔2〕。西醫治療以抗生素為主,短期效果明顯,但病情易反復,遷延難愈;而長期應用抗生素又容易產生耐藥性和很多不良反應。中藥治療常著眼于“炎癥”,多用清熱利濕之法,即使補腎也多滋補腎陰,忽略了腎陽的重要性,日久損傷腎陽〔3〕。而老年女性慢性反復發作的尿路感染多為虛實錯雜,市場上的中成藥要么針對其實,要么針對其虛,往往不能虛實兼顧。李瑩老師在臨床治療老年女性慢性反復發作的尿路感染方面,從整體出發,溫腎陽兼以祛濕邪,以“溫腎利濕”為治療大法,不僅減少了抗生素帶來的副作用,而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減少其復發,取得很好療效。
1.1 對象 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共觀察60例60~80歲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均來自吉林省中醫院門診及療區、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門診及療區。西醫診斷標準:參照1985年第二屆全國腎臟病學術會議通過的尿路感染診斷標準〔4〕;中醫診斷標準:參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5〕,中醫辨證為勞淋腎氣(陽)虛夾濕證候。根據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兩組年齡、病程、病情、中醫證候積分等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溫腎利濕方:益智仁、菟絲子、桑螵蛸、山茱萸各30 g,車前子、白茅根、蘆根、淮牛膝各15 g。藥品采用北京康仁堂藥業有限公司的中藥配方顆粒,每日一劑,分兩次水沖服。對照組給予無比山藥丸(杭州胡慶余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33020111)口服,9 g/次,2次/d。兩組,均以4 w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3.1 癥狀評分 (1)主要癥狀:0分尿頻:無,2分小便次數略有增加,每天增加2~3次,4分小便次數明顯增加,每天增加4~6次,6分小便次數極度增加,時時都有尿感;淋漓不盡:0分無,2分偶有,4分經常出現,6分持續出現;遇勞(冷)加重:0分無,2分輕度,4分中度,6分重度;(2)次要癥狀:小腹涼:0分無,1分小腹涼感輕微,2分小腹涼感明顯,3分小腹涼感很重;腰酸痛:0分無,1分偶有,2分經常出現,3分持續出現;夜尿頻:0分無,1分夜尿2次,2分夜尿3~4次,3分夜尿5~6次以上;舌:1分正常,2分質淡苔白;脈:1分正常,2分細弱或沉細。
1.3.2 輔助檢查 用藥前、后進行尿常規、尿細菌學檢查。
1.4 療效判定標準
1.4.1 綜合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有關尿路感染的療效標準及全國第二屆腎臟病學術會議“尿路感染的診斷治療標準”擬定。
1.4.2 中醫證候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評定標準:痊愈:療效指數≥95%,中醫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 顯效:療效指數76%~94%,中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減輕。有效:療效指數30%~75%,中醫臨床癥狀、體征減輕。無效:療效指數<30%,中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
兩組疾病綜合療效比較:治療組治愈20例,顯效、有效各5例,治顯率83.33%,總有效率100%,明顯高于對照組(86.67%,治愈15例,顯效6例,有效5例,無效4例,治顯率70.00%)(P<0.05)。
兩組證候療效比較:治療組治愈23例,顯效3例,有效4例,治顯率86.67%,總有效率100%,明顯高于對照組(86.67%,治愈13例,顯效10例,有效3例,無效4例,治顯率76.67%)(P<0.05)。在尿常規方面,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尿白細胞計數比較無顯著差異〔(103.26±25.85)vs(100.12±29.38)個/HP〕(P>0.05);兩組尿白細胞計數治療后均明顯下降(P<0.01);且治療組〔(22.37±15.37)個/HP〕明顯低于對照組〔(40.49±22.89)個/HP〕(P<0.01)。
《素問遺篇·刺法論》:“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在此理論基礎上,根據老年人慢性尿路感染的病因病機,李瑩教授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確立了以“溫腎利濕法”治療勞淋的學術思想,尤其老年人慢性尿路感染,中醫診為勞淋,辨證為腎氣(陽)虛夾濕者,她認為老年人反復發作的尿路感染當以溫腎為主補其本虛,而以利濕以治其標實。李瑩教授臨床常用溫腎利濕方(益智仁、菟絲子、山茱萸、桑螵蛸、牛膝、車前子、白茅根、蘆根)收效甚佳。以益智仁、菟絲子、山茱萸、桑螵蛸為主藥,以扶正固本;以車前子、白茅根、蘆根利濕濁而祛邪實,且反佐以防溫補之藥過燥而化熱;以牛膝,利尿通淋、引血(火)下行,引藥力入下焦。以達溫而不熱、補而不滯,扶下而不留邪,祛邪而不傷正的目的,使腎氣來復、邪祛正安。臨床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應用和進一步研究。
1 劉繼紅.老年患者尿路感染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1;2(3):177.
2 周 棟,孫 偉.現代醫學對尿路感染的認識及抗生素使用利弊的探討〔J〕.中醫藥學刊,2006;24(5):843-4.
3 趙潔萍,王曉麗,李 莉.溫腎通淋法治療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J〕.光明中醫,2013;28(6):1266-7.
4 第二屆全國腎臟病學術會議.尿路感染的診斷、治療標準〔J〕.中華腎臟病雜志,1985;1(4):13.
5 周仲瑛.中醫內科學〔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52-5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發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1993:146.
〔2014-10-21修回〕
(編輯 徐 杰)
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項目課題(2012-SC036)
張廣智(1970-),男,主任醫師,在讀博士,主要從事中醫腎病的臨床研究。
R28
A
1005-9202(2015)12-3429-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5.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