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峰
“環境醫院”,顧名思義,就是為環境看病。即在一個協同機制下,從污染源的分析診斷、治污方案設計到環保設備、除污藥劑提供形成一條龍服務,將企業、人才、技術和資本等諸要素有機整合,構建一個一站式、全流程的環境綜合服務平臺,為環境問題的治理和改善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
一、“環境醫院”誕生的背景與架構
環保產業競爭激烈。怎樣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立于不敗之地?常規的產業模式、傳統的行業規則、市場的運行方式越來越不適應要求,這就要求環保技術和服務方式必須做出轉變,實現環保技術和管理等的綜合運用,在污染疑難領域開展協作和攻堅。由此,一個全新的、能夠綜合解決環境問題的“環境醫院”應運而生。
組織框架。三級設置:第一級建制是環境總院??傇旱钠髽I、技術、設備、人才、資本的集成能力最強,也是“環境醫院”系統的總指揮和中樞。第二級建制是環境分院。在全國各地甚至走出國門建立可復制的分院。第三級建制是??崎T診。專科門診團隊由相關細分領域有競爭力的合作企業組成團隊,有針對性地具體解決各類環境問題。五大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投資決策委員會、顧問委員會、企業考核委員會、系統協調委員會。九大平臺:診斷、檢測、設計、標準化、工程化、技術、項目信息、投資、風險控制。
主攻方向。一是疑難雜癥——如工業污水等,包括致病原因、把脈診療、開方用藥。二是“后遺癥”——環境處理設施的改良與運營,包括“重水輕泥”癥、“不負責任”的垃圾焚燒癥等。三是“并發癥”——流域治理和區域治理,包括水體富營養化癥等。
治療效果。實現四個負責:一是對“診療”過程負責。建立企業考核、負面清單管理等,建立完善的“醫生”篩選監管機制,確保每一家“出診”企業都能夠勝任環境治理工作,避免“庸醫殺人”的悲劇。二是對產品質量負責。由質檢中心和標準化工廠作為環境醫院的配備平臺,嚴格監管,確保藥劑、器械等質量,確保將客戶的采購風險降到最低,采購效率升到最高。三是對“治療方案”負責。將信息渠道和數據庫作為方案優化的重要基礎,通過信息整合,集大家之長,做到“門門精”、“個個通”,單一癥狀有專科解決,綜合性、區域性的實行專家會診制度,辨診施治,取長補短。四是對“醫患關系”負責。環境醫院收治的每一個“病例”,都必須明確收治前后的變化即“療效”,以真正的環境改善為最終目的,而非簡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通過制定反饋機制,實施質量跟蹤和效果保險,確保良性而高效的“醫患”互動。
二、“環境醫院”在宜興的實踐
宜興打造“環境醫院”的三大優勢。一是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高新技術、創新資源大量集聚。環科園與國內外300多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集聚了大量優秀的人才和專家,即環境醫院的“醫生”儲備。和清華大學等高校院所構建了15個產學研合作體,國家環保裝備質量檢驗監督中心等一大批“國字號”重大平臺相繼落戶,擁有了提供成套方案、解決各類環境問題的專業隊伍和權威機構。二是產業積淀十分深厚。宜興環保產業起步早,發展迅速。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環保專業高新技術園區,現在已經有1700多家環保企業和3000多家配套企業,環保產業從業人員達10萬人之多,其中環保專業研發人員8000多人,專業技術人員2萬多人,專業市場營銷人員近萬人,市場份額占全國30%以上,產業規模和集聚效應在全國獨一無二。在一些細分領域,宜興一大批有代表性的企業更是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成為“單打冠軍”。三是品牌效應日益放大。目前,宜興環科園已經成為國際環保技術轉移和國際合作的“第一跳板”,園區與德國、丹麥、芬蘭、荷蘭等8個國家建立了清潔技術對接中心,與20多個國家在新能源、環保清潔技術等領域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和對接,成都、哈爾濱等國內城市希望和園區開展深度合作、建設環境分院的意愿非常強烈。
宜興打造“環境醫院”的工作舉措。一是創新機制充實“技術池”。簡單的“病情”由??拼蠓蚪鉀Q,“病情”復雜的環境問題則由環境醫院組織專家、研究機構、產業主體等進行會診,做出綜合判斷,制定系統解決方案。園區已有10大國家部委重大平臺落地,國內所有環保類高校、院所都建立緊密型合作體。宜興環科園將搶抓“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基地落戶的契機,依托國家節能降耗水處理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未來概念水廠、國家重大水專項等合作項目,進一步創新機制,推動優質資源的整合集聚、落地生根,并吸引更多海內外優秀團隊、領先技術,打造國內最頂尖的專家智囊團,為“疑難雜癥”處理提供強大技術支撐。二是整合資源建強“企業池”。對內,篩選園區眾多環保企業,挖掘獨門技術,培育潛力種子,形成一批細分領域的“單打冠軍”;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向海外并購先進技術,形成新競爭力。對外,面向國內外,吸引大央企、大資本來園采用股權收購、資產并購、聯合投資等整合形式兼并重組,謀求強強聯合。通過努力,實現三個“三分之一”的構成——本土優秀、國內最好、國際領先企業各占三分之一。三是廣辟渠道做大“資金池”。和中植資本、大唐金控等知名金融企業開展合作,建立大型環保產業基金、融資租賃公司等,搭建環保產業資本平臺,建立總額超百億元的區域性投資基金,為優質環保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確?!碍h境醫院”高效運轉,承擔起“區域總包、流域治理”等重大環境治理項目。四是主動“走出去”占領大市場。通過建立專家資源庫、合作運營機制,完善管理架構,加快建設一批示范工程,包括工業廢水、土壤修復、油田廢水等,形成可參觀、可復制的效應和模式,形成共贏的融合機制和股權結構,逐步“走出去”在全國各大城市“復制”建分院。在此基礎上,依托中非中心、東盟中心等強大的國際合作平臺,積極加快奔赴非洲、東南亞、中亞等國家和地區建分院,搶占國際市場。
宜興打造“環境醫院”的初步成效。一是編制了總體發展規劃?!爸幸谁h境醫院”將依托宜興豐富的中小環保企業集群,整合國際國內領軍專家、領先技術、優勢企業、資本等,以宜興環保產業集團為龍頭,以各產學研創新平臺為支撐,以PPP、第三方治理服務為模式,為國內外的區域環境治理提供從咨詢、會診、系統解決方案到實施、設備供應、技術研發、投融資服務、示范推廣的“一站式”全程環境綜合服務。二是搭建了發展主平臺。圍繞發展規劃,組建了宜興環保產業集團,充分發揮其核心組織和龍頭作用,整合集成宜興及國內外優質環保企業和專家人才,作為推動“環境醫院”建設的主要發展平臺。目前,集聚了污水處理、給水處理、固廢資源化、污泥處置、土壤修復、流域生態治理、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廢氣噪聲治理、環保物聯網等11個??崎T診。同時整合外部優質資源,組建環保產業基金和金融租賃公司,為實施區域治理、第三方治理、PPP模式提供資本支持。三是完善了各類硬件設施。目前,10萬平方米、18幢小樓的“環境總院”已經竣工;國內首個環保類電子商務平臺——宜正環保電商運行良好;和湖北理工大學合作的中宜環保學院2014年9月已經開學;國際環保展示中心、中國環??萍汲晒W正式啟用;中節能宜興環保產業園、北投宜興環保裝備產業園已經破土建設;未來概念水廠、東盟環境技術與產業發展示范基地、靜脈產業園等一大批新平臺正在規劃設計之中。一條集設計、研發、制造、檢驗、培訓、展示交易、金融服務的完整產業鏈已經基本完善,為“環境醫院”提供了重要支撐。
當前,環保行業的“分水嶺”已經顯現,環保產業的春天已經到來,“環境醫院”契合了當前環保產業發展的“新常態”,是引領環保產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展望未來,“環境醫院”必然大有可為。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宜興市委常委、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管委會主任)
責任編輯:錢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