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春 (唐山市工人醫院血液科,河北 唐山 063000)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老年發病率僅占14%〔1〕。由于老年人主動接受診斷的人較少,且缺乏快速準確的診斷方法,故老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常常被人們忽視。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免疫分型包括B型、T型和B/T混合型,不同年齡階段細胞表面分子特征不一樣,可為老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斷提供依據〔2〕。本文擬分析老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表型,從中找出老年患者的發病特征,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
1.1 資料和標本 選擇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55例,納入標準〔3〕:(1)骨髓穿刺,骨髓涂片結果為陽性;(2)免疫分型檢測診斷為急性白血病;(3)生化檢查血清乳酸蛋白和血尿酸水平均升高;(4)外周血涂片以原始和幼稚淋巴細胞為主,骨髓象有白血病細胞;(4)年齡≥60歲。排除標準〔4〕:(1)年齡<60歲;(2)伴發其他類型的白血病;(3)有家族遺傳史;(4)外周血涂片未見原始和幼稚淋巴細胞。男27例,女28例,平均年齡(68.2±11.7)歲。抽取所有患者靜脈血,并且分離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流式細胞儀分析。
1.2 外周血淋巴細胞制備 將外周血用完全1640按1∶2稀釋,然后輕輕加到分離液(貨號:170891-01,Pharmacia)上,注意不要將兩者混合,比例是2∶1。1 500 r/min離心10 min,20℃ ~25℃。可見分為三層,中間一層白色為淋巴細胞。輕輕吸取淋巴細胞層(不吸取下面的分離液),加入到6~8 ml 1640中洗脫;1 500 r/min離心10 min;去掉上清,加6~8 ml 1640再洗脫;1 500 r/min離心10 min,去上清,用磷酸鹽緩沖液(PBS)重懸底部細胞即為外周血淋巴細胞。
1.3 流式細胞檢測 所有患者的細胞用PBS重懸使細胞濃度為1×106/ml,然后用3%的甲醛固定,PBS洗滌3次后,按照一定體積加入相應的抗體,37℃孵育1 h,然后PBS洗滌3次后上機檢測。所有熒光標記的抗CD3(貨號:ab1669)、CD2(貨號:ab131276)、CD4(貨號:ab25475)、CD7(貨號:ab3121)、CD5(貨號:ab24873)、CD19(貨號:ab31947)、CD79a(貨號:ab3121)、CD20(貨號:ab9475)和 CD10(貨號:ab951)、Ig(SmIg)(貨號:ab10558)單克隆抗體均購于Abcam公司。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均采用χ2檢驗。
2.1 淋巴細胞免疫表型情況 5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35例(63.64%)是B型淋巴細胞白血病,9例(16.36%)T型(CD4)淋巴細胞白血病,11例(20.00%)B/T混合型淋巴細胞白血病,其中B型顯著多于T型(χ2=25.606,P=0.000)。
2.2 B型免疫表型分化抗原情況 5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46例表現出B型淋巴細胞分化抗原表達異常,B型淋巴細胞分化抗原表達異常患者中有33例(71.74%)CD19陽性,18例(39.13%)CD79a陽性,2例(4.35%)CD20陽性和3例(6.52%)CD10陽性。
2.3 T型免疫表型分化抗原情況 5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20例表現出T型淋巴細胞分化抗原表達異常。T型淋巴細胞分化抗原表達異常患者中有5例(25.00%)CyCD3陽性,19例(95.00%)CD2陽性,18例(90.00%)CD4陽性,2例(10.00%)CD7陽性,2例(10.00%)CD5陽性。
臨床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典型病例的診斷主要是通過病史、血象(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比例)和骨髓象(骨髓涂片和細胞化學)等進行〔5〕,但有些病例常常被誤診,特別是老年淋巴細胞白血病病例〔4〕。不易確診的病例常與貧血、惡性腫瘤骨髓瘤、風濕性類風濕、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等疾病難以區分,誤診率較高。近年來,免疫分型成為診斷急性細胞白血病的一種新的有效診斷方法,根據免疫分型,可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分成B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D19、CD22、CD79a、CD10陽性)和T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D3、CD7、CD4、CD8陽性),且這種診斷方法已經得到廣泛應用〔6~8〕。此外,以往骨髓象診斷的標本是通過骨髓穿刺取骨髓標本進行分析,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而免疫分型只需要抽取外周血進行分析,簡單易行,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患者的疼痛。
免疫系統中淋巴細胞(B和T細胞)除在脾和淋巴系統外,還大量游離于外周血中,這提示外周血淋巴細胞表型可能也能反映淋巴細胞免疫分型。陶慧等〔9〕發現B類型和T類型比例無顯著差異,且CD34表型為主。馬順高等〔10〕分析所有淋巴細胞均表達淋巴系抗原。巫翠萍等〔7〕對35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研究發現22例為B型,13例為T型,且B型主要以CD19為主,T型主要以CD7為主。但較少人對老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細胞表型特征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老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主要以B型類型為主,且以CD19和CD79a陽性為主。揭示了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表型特征,為老年急性白血病診斷提供了科學參考。
綜上所述,本文較系統地分析出了老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細胞免疫表型特征,但研究對象數量較少,還需要收集更多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分析。但可初步表明對老年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免疫表型的檢測分析可能會成為一種快速老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潛在診斷方法。
1 劉麗曉,岳冬梅,楊貴生,等.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特異性標記物的精準檢測方法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32):6280-4.
2 Obro NF,Marquart HV,Madsen HO,et al.Immunophenotype-defined sub-populations are common at diagnosis in childhood B-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Leukemia,2011;25(10):1652-7.
3 范 蕓.老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斷治療進展〔J〕.山東醫藥,2011;51(12):7-8.
4 Fujisawa S,Maruta A,Ogawa K,et al.Treatmen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J〕.Rinsho Ketsueki,1995;36(2):91-7.
5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中國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2;33(9):789-92.
6 王穎超,殷楚云,徐學聚,等.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28例免疫分型〔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44(6):1238-41.
7 巫翠萍,覃 西,巫翠云,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及CD4+CD25+T調節細胞檢測〔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45):8487-90.
8 姚丹丹,張航帆,戴海濱.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的研究及其臨床意義〔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2;46(2):128-31.
9 陶 慧,徐 杰,何海龍.73例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點〔J〕.蘇州醫學院學報,2000;20(9):866-70.
10 馬順高,何秋陽,楊國順,等.細胞免疫表型檢測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導刊,2008;10(8):1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