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業君 孫玲玲 劉家錚 鄒 杰 胡天翔 (中國醫科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2)
目前我國健康體檢中胸部的檢查還是以胸部DR照相為主,部分采用胸部CT檢查。隨著技術發展,低劑量螺旋CT技術也相應成熟。低劑量螺旋CT不但可降低受檢者輻射劑量,而且完全可以滿足臨床診斷的需要〔1~4〕。以往文獻較多探討的是低劑量螺旋CT在肺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5〕,本文主要探討低劑量螺旋CT在中老年健康體檢中的綜合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鄰近社區隨機選取接受低劑量螺旋CT胸部掃描的健康體檢查144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男40例,女104例,年齡43~79歲,平均57.8歲。
1.2 檢查方法 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采用SIEMENS 16排螺旋CT,層厚5 mm,層距5 mm,掃描管電壓100 kV,管電流30 mA;掃描范圍:胸廓入口水平至膈肌水平,于吸氣末屏氣完成掃描。圖像質量評估及影像診斷由主治醫師與副主任醫師分級會診完成;疾病診斷通過影像學表現并結合臨床表現綜合判斷,最后給出定性診斷。
2.1 體檢結果 參加健康體檢人群中,凡存在異常胸部CT影像學表現者定為陽性,反之為陰性。共檢出陰性26例,陽性118例,陽性率81.94%,惡性病變4例(肺內惡性病變2例,乳腺惡性病變 2例);其中40~50歲組(21例)陽性 12例(57.14%),51~60歲組(78例)陽性63例(80.77%),61~70歲組(37例)陽性35例(94.59%),71~80歲組(8例)陽性8例(100.00%)。
2.2 肺內病變 118例陽性體檢者中,檢出肺內結節樣病變32例,其中惡性結節2例,良性結節(鈣化硬化結節)14例,需要隨診結節16例。肺內其他病變包括繼發浸潤性肺結核11例(1例伴有空洞),慢性支氣管炎伴肺氣腫6例,慢性炎癥性改變18例,支氣管擴張6例,肺間質性改變34例,胸膜增厚14例,肺不張1例,胸腔積液1例,縱隔淋巴結增大2例。
2.3 其他病變 乳腺惡性病變2例,肝內膽管結石及膽囊結石8例,脂肪肝5例,發現肝內低密度灶共15例(囊腫12例,需進一步確診病變3例),腎囊腫2例,胃壁增厚2例,腎上腺占位1例,甲狀腺病變5例。
健康體檢的作用主要在于早期發現疾病,做好疾病的二級預防,從而可以做到疾病的早診斷早治療〔6〕,尤其對惡性疾病早期發現,更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及生存率。在胸部體檢中,早期發現肺癌并進行臨床干預,可以明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本文中共檢出惡性病變4例,高于大樣本流行病學調查的患病率〔7,8〕;2例肺部惡性結節直徑分別為 1.9 cm、1.2 cm,未伴有確切的淋巴結增大,均屬于早期肺癌;通過電話隨訪,體檢者均進行了治療及干預,術后證實為早期非小細胞肺癌;2例乳腺惡性病變患者,體檢前均無乳房疼痛及乳頭溢液癥狀,1例外院手術治療,為左乳腺腺癌,1例我院手術治療,術后證實右側乳腺癌(T1N1M0,Ⅱa期),現定期化療中。
周圍型肺癌早期大部分僅表現為無任何癥狀的肺內結節,很多患者出現癥狀就診時已達癌癥晚期,治療困難、生存率較低。因此,胸部體檢中早期發現癌變結節,對于早期肺癌的診斷及后續治療有重要意義〔9〕。對于肺內結節良惡性的評價仍然比較困難,并存在爭議,除了確定為良性的鈣化及硬化結節14例及惡性結節2例外,剩下的16例結節僅憑CT表現無法直接判定良惡性,16例待確診結節直徑均<1 cm,部分結節直徑<0.5 cm;結節密度部分表現為實性結節11例,半實性結節3例,磨玻璃樣結節2例。對于低劑量CT發現結節但無法明確定性診斷者,根據相關臨床經驗及文獻介紹〔10,11〕,筆者根據結節密度、大小和是否吸煙及是否有家族史等相關肺癌危險因素建議:若結節直徑0.5~1 cm,同時伴有吸煙史或家族癌癥病史等危險因素,無論結節密度如何,建議1、3、6個月定期隨訪;如果沒有家族癌癥史或吸煙史等危險因素,無論結節密度如何,建議3、6、12個月定期隨訪。若結節<0.5 cm,如實性結節,建議6個月定期隨訪;如為磨玻璃結節或半實性結節,建議3、6、12個月定期隨訪。以上結節若隨診有變化,均建議手術或活檢。若按上述時間隨訪后結節無明顯變化,可以定性為良性病變。
參加體檢者位于東北地區重工業城市,冬季寒冷,氣候較干燥;在已經退休(男性>60;女性>55歲)的85例受檢者中,11例有20年以上粉塵接觸史;所有受檢者中吸煙者30例(4~40年,6~20支/d),被動吸煙者36例(5~40年)。環境因素,年齡,粉塵接觸史,吸煙都屬于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同時對肺部功能也有相應的損害,因此受檢者中有32例(22.22%)患有慢性肺部疾病(慢支肺氣腫、肺間質改變、慢性炎癥性改變、支氣管擴張),并且受檢者慢性肺部疾病并不單一存在,大多二種或三種并存。肺結核作為我國較常見的肺內傳染病,此次體檢中共發現11例,1例存在空洞,屬于活動性肺結核。
由于掃描范圍上至胸廓入口水平,下至膈肌水平,因此在篩查肺部病變的同時,也篩查出部分頸部及上腹部的疾病,如脂肪肝、膽囊結石等;同時,一些胸部低劑量CT發現但無法確診的疾病如甲狀腺及肝內的低密度灶,可以給體檢者一個繼續檢查的提示和建議,促使體檢者規避危險因素及對現有疾病采取治療及控制手段,提高受檢者健康水平。
低劑量螺旋CT不足之處:(1)價格相對較高;(2)由于管電壓的下降,對于體重過胖的體檢者,低劑量螺旋CT掃描圖像噪聲增大,圖像質量下降,影響微小病變的檢出。
綜上所述,低劑量螺旋CT在中老年健康體檢中優勢明顯,對疾病的檢出更加全面,不但了解肺內情況,而且可以了解整個胸部螺旋CT掃描范圍內的身體狀況,尤其對于存在肺癌危險因素的中老年人,低劑量螺旋CT胸部掃描是性價比很高的檢查,可以幫助提高疾病早期發現及診斷,值得廣泛應用。
1 Naidich DP,Marshall CH,Gribb in C,et al.Low-dose CT of the lungs:preliminary observations〔J〕.Radiology,1990;175(3):729-31.
2 Nakayama Y,Awai K,Fumana Y,et al.Lower tube volt-age reduces contrast material and radiration doses on 16-MDCT aortography〔J〕.AJR,2006;187(2):490-7.
3 葛虓俊,滑炎卿,張國楨.肺部低劑量CT的應用進展〔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09;8(2):225-7.
4 張彥彩,朱小忠.螺旋CT低劑量掃描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0;26(7):1376-8.
5 尚文麗,張和平,楊拴盈,等.低劑量螺旋CT對高危人群肺癌篩查價值的Meta分析〔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09;17(1):38-42.
6 王紅玉.國內外健康體檢的發展現狀及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4;23(3):214-5.
7 吳 勇,武 強,曾 強,等.低劑量螺旋CT對35686例健康體檢者的肺癌篩查分析〔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4;16(2):24-7.
8 李東輝,徐賽英.中國女性乳腺癌的發病和死亡現況——全國32個腫瘤登記點2003-2007年資料分析報告〔J〕.腫瘤,2012;32(6):435-9.
9 王 林.肺癌篩查的研究進展〔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4;21(4):258-63.
10 Slattery MM,Foley C,Kenny D,et al.Long-term follow-up of non-calcified pulmonary nodules(<10 mm)identified during low-dose 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J〕.Eur Radiol,2012;22(9):1923-8.
11 柳學國,梁明柱.肺癌低劑量CT篩查發現結節病灶的診斷與處理〔C〕.第八屆中華放射學會心胸影像學術大會論文匯編,2008: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