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靜
延續護理對先天性巨結腸患兒行為心理狀態的影響
趙玉靜
目的分析延續護理對先天性巨結腸患兒行為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選擇2010年1月~2011年6月手術治療先天性巨結腸患兒30例作對照組。選擇2012年7月~2013年6月住院治療的先天性巨結腸患兒32例作為實驗組。對照組的患兒出院時給予飲食指導、肛門功能鍛煉、定期擴肛的以及不定時的隨診復查的指導。實驗組患兒除了給與上述常規指導以外,實施延續護理的計劃。比較2組的效果。結果采用延續護理6個月的方式,實驗組的患兒品行問題(0.53±0.04)、多動指數(0.56±0.06)與對照組(0.61±0.07)、(0.65±0.1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對先天性巨結腸患兒術后延續護理能夠改善患兒的心理狀態。
先天性巨結腸;手術;延續護理;行為心理狀態
先天性巨結腸的發病率在0.002%~0.005%,是由于先天性腸道發育畸形的疾病,男孩的發病率高于女孩。手術完成第一步治療以后,從解剖重建到功能恢復還面臨很多問題[1]。醫院為家長提供了一定的康復指導,由于重視程度等方面的問題,患兒在家庭康復治療存在差距。所以,采用延續護理的形式對患兒進行術后護理,能夠應對患兒術后出現的并發癥以及行為和心理問題[2],對患兒的生活、學習心理壓力問題有改善的作用。本研究分析延續護理對先天性巨結腸患兒行為心理狀態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河南省滎陽市人民醫院手術治療先天性巨結腸患兒30例作為對照組,在出院的時候進行出院當天指導。選擇2012年7月~2013年6月住院治療的先天性巨結腸患兒32例作為實驗組。實驗組中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齡(4.30±1.74)歲;疾病類型:短型15例,普通型10例,長段型4例,結腸型3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齡(4.38±1.71)歲;疾病的類型:短型為12例,普通型為10例,長段型5例,全結腸型3例。2組患兒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兒術后進行飲食指導、肛門功能鍛煉、定期擴肛以及不定期隨診復查指導。實驗組除了給予這些常規指導以外,實施系統的延續護理的計劃。(1)建立延續護理登記本,登記的內容包括了患兒的姓名、性別、年齡、診斷、出院日期、家庭地址、電話號碼以及出現健康問題和需要咨詢的內容,選擇兩個具有高臨床經驗的人開展延續護理工作。(2)延續護理的內容包括:①肛門排便功能鍛煉指導,術后10 d開始對患兒進行縮肛和提肛的鍛煉,每天3次。每次10~30個動作,叮囑家長定時使接便器發出聲音,刺激排便。②進行擴肛方法指導,術后2周后進行擴肛,把小指帶上指套潤滑以后插入患兒肛門3~4 cm處,向背側按壓,逐漸更換大一點無名指進行擴肛,每天1~2次,每次10 min。堅持3~6個月。③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注意飲食的衛生,切忌選擇高生冷油膩不容易消化的食物。④觀察患兒體溫以及大便情況,如果出現體溫升高的現象要及時的復診。⑤對患兒以及父母的生理和心理狀況以及家庭情況進行分析,確定需要教育的內容。⑥對兒童的行為進行控制指導,包括游戲、處罰以及發泄怒氣等內容進行觀察。制定相應的措施強化個體,從測量結果出發,對患兒進行觀察,將觀察內容寫入到計劃書。延續護理需要加強家庭、兒童以及醫院的重視,使這些人員能夠相互督促[3]。(3)關于延續護理的瞬間,要求在患兒出院1周、1個月、1.5個月、2個月、3個月分別進行電話隨訪或者家訪的形式。隨訪時間要避開午休時間,對于那些有特殊情況的患兒,適當地增加隨訪次數。對患兒的家長反饋信息進行記錄。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兒的心理狀況進行分析,量表中共有 48個條目[4]。每個條目按照“無”“稍有”“相當多”“很多”等 4進行統計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延續護理6個月后2組患兒的行為調查情況顯示,實驗組的患兒品行問題(0.53±0.04)、多動指數(0.56±0.06)與對照組(0.61±0.07)、(0.65±0.1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種情況分別記錄為“0分”“1分”“2分”“3分”。按照品行的問題、學習問題、心身障礙、沖動-多動、焦慮和多動指數等6個因子對兒童行為進行評定,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實施延續護理6個月有專職的護士對患兒的心里進行問卷調查,患兒回醫院進行復查時有專職護士解釋并協助填寫。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使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
表1 6個月后2組患兒行為問卷各因子得分情況比較(±s,分)

表1 6個月后2組患兒行為問卷各因子得分情況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品行問題 學習問題 心理障礙 沖動-多動 焦慮 多動指數實驗組 32 0.53±0.04 0.68±0.03 0.26±0.01 0.62±0.06 0.34±0.04 0.56±0.06對照組 30 0.61±0.07 0.73±0.10 0.32±0.04 0.73±0.09 0.35±0.05 0.65±0.10 t值 -4.329 -1.528 -1.842 -1.120 -0.854 -4.817 P值 <0.01 >0.05 >0.05 >0.05 >0.05 <0.01
延續護理對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具有重要的意義。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后治療越來越受到重視[5]。腸道的構建需要一定的時間,采用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并不屬于治療過程的結束,手術只是第一步的治療方式,術后患兒存在排便功能障礙,容易出現異常緊張的現象[6]。身體存在手術的瘢痕或者異味等現象會被同伴嘲笑,造成性格的孤僻。另外出現反復性結腸炎和糞便污染出現異味等對患兒的心產生很大的影響,患兒的生活以及交往等方面都會產生很大的壓力,所以除了采用術后常規護理方式以外同時采用延續護理的方式,有效提升患兒的生活質量[7]。
本研究結果表明,延續護理改善了患兒的心理狀態。表1中各種分子均出現降低的現象,品行問題多動哲數對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沖動-多動、心身障礙、學習、焦慮4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采用電話回訪的形式能夠加強家長對這方面的重視,同時也給患兒進行保健方面的指導,對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這種方式有利于患兒心里行為的改善。護理中開展一些游戲等加強患兒心理情感的教育,淡化不良行為的出現[8]。
實驗組經過6個月的延續護理,患兒在護理以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品行多動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改善,對這些患兒的生活方式、危險因子以及患兒的擴肛方式、排便鍛煉方式進行詳細評估,采用延續護理的方式有效地改善的患兒的行為以及心理狀態。
[1]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2.
[2] 楊凡,李雪瑩,臧爽.先天性直腸肛門疾病患兒術后肛門的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1,25(9 A):2307-2308.
[3] 黃錦連.先天性巨結腸經肛門拖出術的圍術期護理[J].右江醫學,2011,39(4):528-529.
[4] 付萍,徐慧春,林喜愛,等.高血壓患者出院后延續護理的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8):546,548.
[5] 烏境,劉關霞.經肛門治療患兒巨結腸手術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5):1799.
[6] 李紅燕.巨結腸手術患兒術前回流式洗腸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1):1301-1302.
[7] 胡露紅,汪暉,卞荊晶,等.巨結腸術后患兒小腸結腸炎的門診護理及家庭康復指導[J].護理學報,2011,18(19):53-54.
[8] 焦旸.經肛門根治先天性巨結腸患兒的護理體會[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6,31(2):196-19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4.077
河南 450100 河南省滎陽市人民醫院護理部(趙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