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水蓮
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性腹股溝斜疝的臨床體會
凌水蓮
目的 探討中西醫聯合治療老年性腹股溝斜疝的臨床療效及患者對此新治療方法的評價。方法 選取老年性腹股溝斜疝患者80例,按治療方法分為2組(n=40)。2組老年性腹股溝斜疝患者均進行腹股溝斜疝手術治療。實驗組患者在手術的基礎上加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耳穴壓豆、炙法、磁熱療法等中醫治療方法。分析2組老年性腹股溝斜疝患者的臨床療效與患者對此新治療方法的評價。結果 實驗組療效總良好率為97.50%,對照組療效總良好率為73.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對治療效果的評分為(94.35±2.45)分,對照組對治療效果評分為(80.24±7.5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性腹股溝斜疝臨床癥狀較不明顯,老年患者機體退化,多不愿意做手術,但手術治療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在手術方法的基礎上,補中益氣湯加減、耳穴壓豆、炙法,磁熱療法等中醫治療方法,可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中西醫結合;老年性腹股溝斜疝;手術;補中益氣湯;耳穴壓豆
老年性腹股溝斜疝臨床癥狀較不明顯,老年患者機體退化,多不愿意做手術[1-2],但手術治療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本研究對80例老年性腹股溝斜疝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運用中西醫聯合治療老年性腹股溝斜疝患者,可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中醫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性腹股溝斜疝患者80例,按治療方法分為2組(n=40)。實驗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46~70歲,平均(59.9±11.2)歲;對照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47~71歲,平均(58.4±9.4)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老年性腹股溝斜疝患者均進行腹股溝斜疝手術治療。實驗組患者在手術的基礎上加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耳穴壓豆、炙法、磁熱療法等中醫治療方法。分析總結2組老年性腹股溝斜疝患者的臨床療效與患者對此新治療方法的評價。以此來具體探討中西醫聯合治療老年性腹股溝斜疝的重要意義。
1.3 臨床療效與患者評價評定標準 臨床療效分為優秀、良好、較差3個等級,總良好率=(優秀例數+良好例數)/各組總例數×100%。由科室所有醫師共同打分評價,80~100分為滿意,60~80分為良好,60分以下為較差。患者評價同樣行百分制評價方式,由患者出院時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總良好率為97.50%,對照組總良好率為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對治療效果的評分為(94.35±2.45)分,對照組對治療效果評分為(80.24±7.5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老年性腹股溝斜疝患者的臨床療效、患者評價情況比較[n(%)]
疝氣指人的器官離開所處部位,通過人體組織的間隙,進入另一部位,通常采用手術將脫離器官送回。中醫藥理論中,疝氣的形成多是因人體中氣下陷,不能托舉臟器。老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身體機能較差,雖然手術能夠很方便的治療腹股溝斜疝,但是老年患者的身體條件可能不能承受手術帶來的創傷,恢復較慢。補中益氣湯中含有多味補益藥如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等,還有能夠升陽舉陷的升麻、柴胡等[3-4]。可以提高老年患者恢復能力,還對老年性腹股溝斜疝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運用耳穴壓豆、炙法、磁熱療法等刺激腹股溝斜疝所反應區域,可調節血液循環、提高患者身體機能。中西醫治法的共同應用,可達標本兼治之效。
綜上所述,在手術治療的基礎上,結合補中益氣湯加減、耳穴壓豆、炙法、磁熱療法等中醫治療方法,可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阿力木江,托洪巴衣.老年性腹股溝斜疝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7):109,111.
[2] 陳德育,陽平貴.102例老年性腹股溝斜疝修補術體會[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01,15(2):43-44.
[3] 張文軍,孟垂霞.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性腹股溝斜疝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5):133-134.
[4] 俞兵和.補中益氣湯雜病應用舉隅[J].浙江中醫雜志,2009,44(4):305-30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4.110
江蘇 223400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中醫院普外科(凌水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