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寒+趙新軍



一、引言
在工業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咖啡機已經由滿足人們對飲品的需求升華成一種生活方式,咖啡壺是歐洲最早的發明之一,約在1685年于法國問世,在路易十五時期在各地廣為流傳。它不過是一個附有加熱金屬板的玻璃水瓶,下方有酒精燈加熱。時代進步更帶來了滲濾式、滴漏式、真空式不同種類的咖啡機,同時人們對咖啡機品質的最求也越來越高,引發人們對未來咖啡機的思考。
二、咖啡的基本常識
從埃塞俄比亞的牧羊人第一次發現咖啡到現在,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飲品之一,喝咖啡的過程:1.正式開始喝咖啡之前,先喝一口冰水;2.一杯咖啡先不要急于喝,先聞香,再觀色,感受咖啡呈現的視覺印象;3.品嘗,先喝一口黑咖啡,感受一下原味咖啡的滋味,然后再小口地品嘗,應暫時含在口中,讓咖啡和唾液與空氣稍作混合,然后再咽下;4.喝咖啡要趁熱,飲品咖啡的最佳溫度是85~88攝氏度;5.飲用要適量,咖啡中含有咖啡因,所以喝起來要適量,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傳統的咖啡沖制過程需要烘焙、研磨、沖泡、過濾等幾個過程,雖然傳統的咖啡制作工藝,有很好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在休閑時沖泡咖啡也是別有情趣的。但是相對現代快速的生活節奏來說,許多人沒有時間學習這些工藝。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咖啡機就應運而生了。
三、咖啡機的種類
咖啡機的種類如圖1所示
圖1 咖啡機的分類
滲濾式咖啡壺(圖2)是電咖啡壺的早期產品,雖然價格低廉,但使用不太方便,可靠性較差;滴漏式咖啡壺(圖3)是一種經典的滴式過濾器,簡單,高效,可靠,最適合家庭、辦公及宿舍用;真空式電咖啡壺(圖4)沖制的咖啡味道濃厚,但其結構復雜,容易發生故障。適者生存,如今市場上就剩下了滴漏式電咖啡壺獨霸天下。半自動咖啡機(圖5),俗稱搬把子機。這種機器人工操作磨粉、壓粉、裝粉、沖泡、人工清除殘渣。這類機器有小型單龍頭家用機,也有雙龍頭等,較新型的機器還裝有電子水量控制,可以精確自動控制釀制咖啡的水量。全自動咖啡機(圖6),人們把電子技術應用到咖啡機上,實現了預熱、清洗、磨粉、壓粉、沖泡、瀉粉等釀制咖啡全過程的自動控制。
圖2
圖3 ? ? ? ? ? ? ? ? ? ? ? ? ? 圖4
圖5 ? ? ? ? ? ? ? ? ? ? ? ? ?圖6
四、咖啡機的發展歷程及TRIZ應用
咖啡機的發展經歷了如圖7所示的歷程
1. 從1685到1800年為咖啡機的孕育期(早期的咖啡機初見其形)
咖啡機約在1685年于法國問世,當時它不過是一個附有加熱金屬板的玻璃水瓶,下方有酒精燈加熱。之后美國人班杰明·湯普生便發明了朗福特過濾式咖啡壺,在當時大受歡迎。1763年,法國人頓馬丹發明了把粉碎后的咖啡豆裝入法蘭絨的口袋里,大大提高了咖啡的香味。1800年,得貝洛發明了一種分成兩段的壺式咖啡加熱器,它的特點是使用冷水來淬煉。
2. 從1800至1900年 是咖啡機的誕生期(咖啡萃取的“完美蒸汽論”)
1822年,法國人Louis Bernard Rabout把吸油墨紙的特性應用到咖啡機上,獲得更潔凈的萃取液。1838年,巴黎的眼鏡師Leburn設計了多款小型桌上咖啡器。1840年,英國海洋工程師納貝爾發明了虹吸式咖啡加熱器,而這就是比利時皇家咖啡壺的前身。1855年,法國人Loysel引進一款大容量的吧臺咖啡機。1868年,維也納人Reiss研發出新型維也納壺。
3. 1901至1947年為咖啡機發展的童年期(一次一杯的咖啡專屬特權)
1906年,意大利人Arduino申請專利,在機器內裝入一個熱交換器來快速地將水加熱。1909年,Luigi Giarlotto在機器中加入了泵,從而解決了萃取中壓力不足的問題。1935年,Illy博士發明了第一臺使用壓縮空氣來推動水通過咖啡粉的機器。
4. 1948至1961年為咖啡機發展的青春期(壓力變大水溫下降,“黃金泡沫”的誕生)
1948年,Gaggia將活塞式杠桿彈簧咖啡機引進市場。1956年,Cimbali使用液壓系統可避免在使用杠桿時耗費太多的力氣。
5. 1962年之后為咖啡機發展成熟期(電子零件的普及化,“熱交換、熱循環”出現)
1965年,Giampietro Saccani跨出重要的一步,即維持沖煮頭溫度的穩定。1961年,意大利與西班牙合作生產E61機型,在過去熱水是被加壓,但現在則是先將水加壓再加熱,相對于過去是一個完美的革命。
6. 咖啡機的發展分析
在咖啡機的發展歷程中,相關技術的進步與新型產品的出現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表1為TRIZ理論的40條發明創造原理在咖啡機發展史中的體現。表2為咖啡機歷程中五個階段與社會背景中技術發展的關系矩陣。
五、咖啡機多方面的發展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
1.咖啡機多方面發展分析
(1)技術發展
滲濾式咖啡壺是電咖啡壺的早期產品,雖然價格低廉,但使用不太方便,可靠性較差;真空式電咖啡壺沖制的咖啡味道濃厚,但其結構復雜,容易發生故障。適者生存,如今市場上就剩下了滴漏式電咖啡壺獨霸天下。
(2)材質發展
咖啡機材質的發展,從玻璃咖啡機(圖8)發展到金屬(圖9)再到塑料咖啡機(圖10)。材質的發展使咖啡機更貼近人的生活,同時成本銳減、可塑性更強、可回收利用材料的出現更使咖啡機能更好地融入我們的生活。
圖8 ? ? ? ? ? ? ? ? ? ? ? ? ?圖9
圖10
(3)色彩發展
咖啡機的色彩發展是根據咖啡機材質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咖啡機色彩從透明變化為單一色彩進而變化為多彩的咖啡機。顏色的變化使咖啡機更貼近人的生活,滿足不同人的不同個性需要。
(4)造型發展
咖啡機的造型發展是根據咖啡機技術的發展而變化的。從整體咖啡機(圖11)機體到上下分開(圖12),繼而包裹(圖13)的外形變化。咖啡機造型的變化愈來愈從人的角度出發,舒適性方面性更佳。
圖11 ? ? ? ? ? ? ? ? ? ? ? ? 圖12
圖13
2.咖啡機的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僅僅兩百年,咖啡機已經是集智能自動化、美觀、時尚于一身了。未來的咖啡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明天的咖啡機會是什么樣子,我們一起暢想一下吧!
(1)根據TRIZ理論的分離原理、柔性殼體或薄膜原理,復合材料原理,可預測未來的咖啡機一定向體積更小,材料更多元化、方便攜帶可折疊彎曲的方向發展(圖14)。
(2)根據TRIZ理論的參數變化、維數變化,可預測未來咖啡機不局限于三維狀態(圖15)。
(3)根據TRIZ理論的代替機械系統原理,傳統的方式也將被感應操作、語音控制等代替(圖16)。
未來咖啡機的發展方向 一定會更貼近人的生活,完美的融入人的生活;更科技、更環保、更智能。無論是技術上,造型上,材料上都會有很大的進步。
圖14 ? ? ? ? ? ? ? ? ? ? ?圖15
圖16
六、小結
喝咖啡已經發展成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它已經越來越融入人們的生活。咖啡機的發展伴隨著人類社會技術的發展,從孕育期、誕生期一直到成熟期,咖啡機的演變更是帶給人們更舒適的享受。用TRIZ理論的基本原理分析每一階段咖啡機的發展,從出現沖突到沖突解決,都與當下社會大環境下的工業技術發展有著必不可分的關系。從材質、色彩、外形、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咖啡機的發展也越來越適合社會的需要,適宜人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未來的咖啡機將會是在體積、材料、造型、操作方式等方面發生更大的變革,集智能自動化、美觀、時尚于一身。面對深不可測的未來科技,咖啡機必定會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洗禮,無論外形還是內部結構,必定會發生驚人的變化。 ? ? ? 責編/劉紅偉
參考文獻
[1] 喝咖啡-豆丁網 ? http://www.docin.com/p-677055191.html.
[2]咖啡機-360百科 ? http://baike.so.com/doc/history/id/469634.
[3]咖啡機歷史-百度文庫 http://wenku.baidu.com/view/d23d8933a32d7375a4178024.html.
[4]趙新軍.技術創新理論(TRIZ)及應用. [M]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5.
[5]檀潤華.《發明問題解決理論》. [M] .科學出版社,2004.
[6]圖片來源:http://imag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