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成立于2007年的雙遼市紅旗科富花生專業經濟合作社,如今已走過了7年的發展歷程,昔日十年九旱的沙壤土地,如今已由玉米當家的傳統種植,改為以種植花生為主的農業合作社基地,效益規模逐年翻番,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連年增效,從而帶動了當地農企對接、農企聯姻,攜手創造美好明天的新銳發展模式。
在合作社發展過程中,雙遼市工商局以普及和推廣新技術為抓手,培育“科富”商標品牌,共譜“富農曲”。通過合作社社員的率先種植示范和輻射,用耐旱高產的花生取代了傳統農作物玉米,2002年花生面積增加到2100公頃,玉米面積減少到2000公頃,花生種植面積占全市播種面積的40%,這種種植業結構的重大調整,開創了雙遼花生種植的先河,使花生種植很快在全市形成了規模,2008年,全市花生面積達到60萬畝,占沙陀地區總耕地面積70%。科富花生專業合作社起到了其他組織不可替代的作用。圍繞花生這個大產業,進行科技普及、推廣,使社員更好地掌握花生種植技術,從而得到了更大經濟效益。
通過普及和推廣“科富”花生種植新技術,使合作社社員主動投入到科技興農的主戰場,促進了科技及經濟的結合,依靠科學優化種植結構,用科技推動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近年來,共舉辦大型培訓班150次,受訓人數達30萬人,利用協會網站傳遞致富信息上萬條,科普講座1800次,發放科技光盤12000張,出科普畫廊200期,印發《科富花生高產栽培技術》手冊5000份,趕科普大集1150次,測土配方施肥15次,組織現場觀摩會30次。普及和推廣“科富”花生種植新技術的同時,提升了“科富”花生知名度,為打造“科富”花生品牌奠定了基礎。
合作社設有花生示范園區,做了20多個花生品種對比試驗,從中選出3個適合當地種植的花生品種,合作社開發出1500公頃的花生良種繁育基地,總產量8000萬斤,可種花生15000公頃,每公頃增產2000斤,進一步帶動全市花生產業的發展,使“科富”花生真正成為全市花生產業的領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