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微
“今天主要是來查一下棚膜瓜菜的種植技術。”臥虎鎮六家子村農民于洪波在農家書屋里,學到了不少知識。棚膜西瓜、香瓜、白菜讓他每年賺10萬元不止。
向陽鄉新甸村農民邵榮在農家書屋里學到了“米薯間作”技術,3公頃土地年收入5萬多元。
農家書屋,一個不算太大的地方,卻將精神的食糧輸送到了農村不同需求的人群,他們的生活因此更充實、更富裕,也更幸福。目前雙遼市19個鄉(鎮、街)195個行政村共有農家書屋202家,實現了農家書屋全部覆蓋。
為解決農民“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保障農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書屋管理部門把王奔鎮、服先鎮、新立鄉和遼西街電廠社區農家書屋作為試點,在出版物的配置中,遵循讓農民群眾“看得懂、用得上”的原則,通過走訪農戶、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分析已有借閱登記等方式,對農民閱讀需求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同時,把健全的管理制度放在重點來抓,定期對管理員進行培訓,制定了《農家書屋讀者須知》、《農家書屋書刊借閱制度》等簡便易行的管理辦法,逐步將農家書屋建設、管理、使用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
同時,依靠文化站長為村民講授農業科技知識和衛生保健知識,極大提高了老百姓借書看書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了農家書屋的利用率。對養殖種植專業戶和農業技術員實現對接,實行一對一的幫扶,進一步提高了養殖種植專業戶的效益。結合村黨支部和社區黨支部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舉辦征文、有獎答題等活動,增強書屋對農民的吸引力。每年“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依托農家書屋開展“雙遼文化講堂”進鄉村活動,在陣陣掌聲中村民都意猶未盡,大家高興地說:“每次都是在電視上看節目,今天自己參與了現場版,真的不錯,希望這樣的講座在我們農村多辦幾期。”書屋管理部門把常見的農作物栽培及病蟲防治知識匯總成資料,將農民急需的農技知識送到田間地頭,通過“送文化下鄉,助科技興農”送書下鄉活動,為農民送去了“及時雨”,幫助他們解決了一部分農業種植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