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輝 王東升
在梅河口市有這樣一位樸實的農民,他從承包水庫開始一連串干了三樁買賣,用他的生意經,買賣越做越大,越干越活,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不僅他自己得到了發展,而且周圍的百姓群眾從中得到了實惠,他就是梅河口市牛心頂鎮馬場村四社農民——顧士俊。
承包水庫
1988年,顧士俊聽說鄰村的大腦山水庫無人管理,換了幾個主都以失敗告終。老顧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找了當時的村支書說明了來意,村書記說,我正為這個水庫發愁呢,找了幾個茬,干了幾年不掙錢,都不干了。你要是能干那可幫我們村大忙了!于是顧士俊和村里簽定了30年的承包合同。這個興隆溝水庫是國家小二型水庫,水面70坰。就在他承包的當年,顧士俊不惜血本,加大了水庫的投入,租來推土機對水庫四周進行了加固,重新清理了庫底,并又進行了石灰消毒,擴大了水面。當年放養鲇魚、鯉魚、草魚、鰱魚、鯽魚等60000余尾。
幾年過去了,魚場發展得一年比一年好,可是來這里釣魚的人也是絡繹不絕,私人垂釣成了個大難題,它直接影響著水庫的經濟效益。老顧思來想去,做出一個大膽的決策,不賣票不收錢,凡來的垂釣者都滿足他的要求,分文不取。常來垂釣的魚友有的不好意思了,釣兩條就走了。有的??筒缓靡馑季蜑槔项櫝鲋饕?,讓他建豬場養豬。一是靠養殖生豬掙錢,二是豬糞可以喂魚,還可以解決一大部分魚飼料的問題。有的常客還說,你建養豬場,防疫等問題我們幫你解決。還有的??驮诖贯炛邪l現魚有什么毛病都及時的告訴老顧,幫他支招,怎么解決問題。老顧釣魚不放票不但沒啥損失,而且水庫還逐年發展壯大了,一年比一年好。每當冬季捕魚期到了,從臘月24開始老顧用兩天的時間,不用出門,不用做廣告,10萬斤左右的魚搶購一空。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老顧從沒有拖欠過村里的承包費,而是足額按時兌現承諾。二十多年來,老顧的水庫給下游二個生產隊,3個自然屯100多畝水田無償供水,有1000多口人受益。
建養豬場
2008年顧士俊把魚友的建議變成了現實,在水庫的上游,投資100 萬元建起了“梅河口市興源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這個比較先進的養豬場占地5000多平方米,百米溫室大棚四棟,建筑面積達2300平方米。
為了這個養豬場老顧吃盡了苦頭。他6次去沈陽郊區,引進了美系大白、杜洛克等純種豬和仔豬600多頭,并做到自繁自養。為保證生態豬的聲譽,他杜絕添加劑飼料,一律使用國家注冊批準的生物飼料。種豬做到3年一換,還購進了溫控豬產床等先進設備。目前,年出欄育肥豬1600頭,好的年頭可到達2000頭。肥豬已銷往沈陽、通化、磐石、吉林、輝南10多個市縣區,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勢頭,成為當地有名的“生豬養殖大戶?!?/p>
開辦鮮魚館
老顧的水庫地處202道國道旁,交通方便,車輛流動大,老顧在魚友們的參謀下,2009年,他又和老伴馬艷秋開辦了“六合鮮魚村”,小飯館面積不大,也就四張桌??墒莵砜驮丛床粩?;有的是魚友,有的是聽魚友傳說慕名而來的,有的是流動客吃好了,第二第三次來的回頭客。有的是嘗鮮來的,有的是訂親家宴來的,有的是戰友聚會來的,有的全家宴來的,有的是開學宴來的······店面不大,賓客不斷。那么這個小飯館為什么如此紅火呢?一個是老顧的為人好,從不宰客,二是貨真價實,菜碼大,所有的魚全是新鮮的,現從水庫捕出來的,三是從不給顧客吃過夜魚,味道獨特,百吃不厭。農村的純香味十足,全是百姓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