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 風
管住官員“八小時”外的權力延伸
文/清 風
最近,都江堰市某小區的布告欄上,多了一份干部任前公示。讓小區居民感到意外的是,這份公示涉及的干部——擬任都江堰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反貪污賄賂局局長的楊斌就住在他們小區。
任前公示,是干部選任的必須程序,旨在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但在習慣上,干部任前公示,僅限于官方媒體,或黨政機關辦公區域。而且公示的內容,也只是與工作相關的。根據《干部選任條例》規定,干部選任,除能、勤、績外,要以德為先,還要考察其廉潔狀況。
然而,干部的德、廉情況,并非完全體現在工作空間和時間內,更多的則是發生在“八小時”外,發生在干部日常生活的空間。尤其是德,更多的是體現在干部與左鄰右舍的關系上,表現在與家庭成員的相處上,展現在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上。干部在黨風廉政建設上,諸如接受吃請,收受紅包賄賂,甚至權色交易等,亦多發生在工作時空之外。對這些情況的掌握,組織上未必清楚。
俗話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在“八小時”外的活動情況,置于群眾的眼皮之下,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將干部任前公示延伸到其居住、生活區域,讓群眾獲得更多知情權,參與干部選任的監督,及時反饋干部的日常表現,讓組織部門更加全面了解干部情況,全面掌握其工作、生活的內外情況表現,為綜合評判干部,客觀分析干部,提供有利條件。
再則,“帶病提拔”是干部選任中深受詬病的問題。讓群眾參與監督干部“八小時”之外的活動,能督促干部即使在工作時空外,也要以干部的身份、官員的操守,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做到思想不松懈,行為不放任,宗旨意識不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