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運
臺北捷運得過許多獎,嗯,這個不提了。
靠左邊走: 雖然說搭乘電扶梯靠右邊站并不是臺北人發明的,卻在臺北實現得最徹底,不然你站在左邊看看,超過五秒鐘如果沒有招來嫌惡且殺傷的眼神,我肯定尊稱你為淡定天王,不過我是建議,為避免電扶梯載重失衡而翻覆的危險,大家應該左右換邊站,一左一右一左一右,趕時間的人只要左右交叉跑,一方面練體力,一方面訓練反應力,不失兩全其美。
飲食: 臺北捷運禁止飲食,不要在座位上吃鹽酥雞,公然調情也不允許。
讓座: 有人抱怨搭臺北捷運會焦慮,我想她說的是“乘坐的危機”。臺北捷運車廂內雖設有座位,主要目的卻是讓你坐立難安,隨時只要有年紀大的(或疑似年紀大的)或孕婦(或疑似孕婦,可能只是胖子)或抱著小孩(疑似小孩,明明嘴巴還咬著檳榔)的人上車,剛坐下沒兩秒的你,頓時內分泌失調:“要不要讓……要不要讓……” 搭臺北捷運的訣竅就是不要坐,讓它整排空掉,這關系到尊嚴。
UBike
搭捷運轉Ubike是逛街的好辦法,租借方式不復雜,只要備有一張芯片信用卡。附設的置物架可以買菜,和麥當勞外帶,但為了安全請想辦法騎在人行道,不過人行道要注意婦女輪椅老人和坑洞,及貓狗小孩跟電線桿,最近臺北市政府打算捉單車超速,所以也要注意騎車速度,最好不要超過時速一百,趕時間的話建議叫出租車。
出租車
起跳價七十元臺幣,結賬按照機器的數字,不可以殺價,多給小費可以讓司機開心。不要批評司機的音樂品味,或他的服裝觀點,節奏性的音樂可以跟著搖擺,另外,司機開啟的話題,無論如何請同意,可以導致車內和諧,若閉起眼睛,他會明白你的意思。電話叫車很方便,雖然路上已經滿滿的空車,在那邊繞呀繞,但如果你還是硬要叫車,那隨便你。
步行
走路是挖掘臺北樂趣的最好方式,慢慢走,用散漫的心情,東張西望,可以給你很多靈感,看要寫詩或想數學。人是臺北最美的風景,但待在臺北,也把自己當作風景的一部分,融入劇情,跟著悠哉悠哉,臺北式的浪漫就會自動出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