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民
(開灤(集團)唐山礦業分公司,河北省唐山市,063000)
國有衰退型煤炭企業轉型發展探析
張存民
(開灤(集團)唐山礦業分公司,河北省唐山市,063000)
認為轉型發展是國有衰退型煤炭企業破解難題的必然選擇,必須通過轉型升級來實現企業自身的良性循環。即:探索轉型發展之路轉換經營機制,實現企業的快速增長;變廢為寶,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打造多元化產業共同發展的戰略格局。
衰退型煤炭企業 轉型發展 經營機制 多元化
長期以來,很多國有煤炭企業依靠煤炭資源的地理優勢和國家資源開發政策的扶持,取得了可觀的發展業績,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國際國內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國家對煤炭行業政策的轉變,很多國有老礦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特別是2012年以來,煤炭消費增速放緩、產能過剩、進口煤大幅增加、水電增發、清潔能源擠壓等因素使煤炭市場下行壓力加大。國有煤炭企業逐漸進入了經營困難期,主要表現為煤價下跌、庫存上升、貨款拖欠嚴重、企業虧損面擴大。作為可耗竭資源型煤炭企業,特別是歷史久遠的國有企業,經過長時期開采,現有礦井已經老化,后備資源接續困難,導致生產接替緊張,礦井已經進入了衰退期。在資源枯竭、產能下降、價格下跌的危機以及企業本身改革發展的雙重壓力下,轉型發展是國有衰退型煤炭企業破解難題的必然選擇,必須通過轉型升級來實現企業自身的良性循環。
2.1 轉換經營機制,實現企業的快速增長
國有煤炭企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必須先考慮經營機制的轉換,通過創新經營機制,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整體素質,使企業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擺脫目前的困境。
(1)創新管理機制。作為轉型發展中的衰退型企業,要充分認識到,機制的創新是激活企業原動力的重要手段。要學會在困境中創新思維、謀求發展,要在學習和總結先進企業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從優化頂層設計做起,扎實做好基礎工作,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一套全面、系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另外,要保證機制創新工作的系統性、創新強度和持續性,使其能夠真正釋放出巨大的管理效能。
(2)推行企業內部市場化。引入市場機制,把基層單位視為獨立經營主體,在實行效益承包模式時,不宜搞一刀切,應圍繞總體經濟效益這個主題,根據各單位的不同情況,實行多種形式承包。在原煤線實行一切生產要素、生產組織明碼標價,自主經營、獨立核算,增強職工“收入減去支出就是工資”的觀念意識,激發其創收動力,提高勞動效率,降低成本支出;在非煤線實行分灶經營,劃小核算單位,形成對外以多種經營積極創收、對內提供有償服務的經濟實體。各基層單位在保證正常生產的前提下,利用人才、設備、場地等方面資源,實現對外創收。例如,企業的食堂和浴池在滿足內部員工需求的前提下,可以放寬政策、對外開放,獲取額外的收益;地質測量單位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在人員配備許可的前提下,承包技術培訓、地質測量等相關工作;機電單位可以承接一些供配電項目的線路鋪設、維護工程,也可以承攬機電設備的維修業務,以此獲得更多的收益。
(3)上級公司適當放權。目前國有煤炭企業一般都作為集團公司的下屬二級或三級單位,要增強其在轉型發展中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就需要上級集團公司在經營管理政策上給予適當放權,即以模擬法人運轉的方式,下放產銷權和物資采購權限,給予其行使自主經營的權限,只對企業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實行考核管理,調動其生產經營的積極性。
2.2 變廢為寶,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
煤矸石是一種在煤炭形成過程中與煤伴生的巖石,隨煤炭開采提升至地面,是煤礦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廢棄物。煤矸石長期堆存,不但占用大量土地,其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質對大氣、土地和水體也會產生破壞和污染。因此,提高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率是變廢為寶的重中之重。廢棄了的煤矸石經過破碎加工、篩選、烘干等十幾道工序,可以變成規格統一、外形美觀的新型磚材;通過有效利用煤矸石還可以進行發電、生產水泥、復墾及回填礦井采空區、回收有益組分制取化工產品、生產復合肥等。
礦井開采都有一定的年限,達到這個年限后礦井就要報廢。但這些報廢的礦井并不是毫無用處,有些完全可以進行二次利用,使其繼續發揮作用,尤其是位于城市區域的一些老礦井,其利用價值會更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機動車數量迅速增加,停車難問題隨即產生,因此,可以將智能化的全自動停車系統與礦井結合,充分利用廢棄巷道解決停車難題。
煤炭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礦井水,水溫在28℃左右,這些礦井水經過開發利用再提取,可以用于全礦職工的洗浴供熱、冬季供暖和選煤。此外,這些礦井水經過處理后還可以輸送到城市公園,用于澆灌花草林木,也可以作為城市人工湖和環城水系蓄水的重要水源之一。
煤泥作為煤炭開采的副產品,具有高水分、高粘性、高持水性和低熱值等諸多缺點,對外運輸銷售難度大,很難實現工業應用。隨著煤炭加工深度和廣度的不斷擴展,煤泥的產量日益上升,這些煤泥存放時,遇水容易流失,遇風容易飛揚,極易造成環境污染。但如果將這些煤泥干燥脫水后,就會提高它的發熱量,提升其利用價值。因此,投資煤泥干燥行業,既保護了環境,又響應了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還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2.3 打造多元化產業共同發展的戰略格局
很多國有煤炭老礦,經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開采,資源已近枯竭,再想創造新的輝煌已經是絕無可能。因此,臨近衰竭的煤炭企業,必須大膽嘗試多元化的發展戰略,改變煤炭企業結構單一的現狀,從單一生產煤炭向“以煤炭產業為主、非煤產業為輔、多業并舉”的格局轉變,有效帶動和促進煤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1)對于靠近城區的關停老礦,利用其閑置的土地資源,可以建設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區或者老年公寓、養老院等,有效促進土地的合理利用,促進現代服務業與能源產業的協調發展。
(2)通過采取靠大聯強、技術合作、資產重組等運作方式,積極探索轉型之路。例如,在現有電力市場沒有市場化的情況下,煤炭市場走入困境,而電力企業盈利頗豐,這就迫切需要煤炭企業增加與電力企業的資源合作,參股或新建適合自己企業煤種的電廠;煤炭企業還可以聯合陶瓷企業,對廢棄的煤矸石和陶瓷等進行深加工,生產具有防火、防水、防凍、無毒害、耐腐蝕等諸多優點的高科技墻體保溫產品——泡沫陶瓷保溫板。這種新型產品既可以用于建筑內外墻,又可用于煙道和保溫防腐工程。煤炭企業與陶瓷企業的完美融合,既能滿足日益興起的建筑行業對新型材料的需求,又能給企業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既能實現從傳統行業向高科技領域的跨越,又能構建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一旦產業鏈創建成功,企業經營就可以實現互惠雙贏。
(3)煤炭企業還可以開發利用廢棄礦井和塌陷地,積極發展旅游業和養殖業,大力進軍機械制造業、現代物流業、煤焦化工業、煤矸石發電等諸多領域,努力打造出一個多元化產業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在我國,國有衰退型煤炭企業的轉型發展一直是阻礙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成功的企業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轉型升級才是走出困境的關鍵。在轉型的過程中,既有失敗的例子,也有成功的典范。在艱難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企業一定要堅持多措并舉,積極開拓適合不同國有衰退煤炭企業的轉型之路,要堅持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解放思想,做到破解難題主動轉,搶抓機遇加快轉,著眼現實科學轉;要抓住機遇,加快步伐,積極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1] 楊德玉.中國大型煤炭企業資源開發方略[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
[2] 牛克洪.未來我國煤炭企業轉型發展的新方略[J].中國煤炭,2014(10)
[3] 葉連松,靳新彬.新型工業化與能源工業發展[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4] 楊中,魏金奎等.市場化精細管理——開灤(集團)自主管理創新實踐[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 2006
[5] 葉連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調整優化產業結構[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 張大鵬)
Discussion 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resource-declined state-owned coal enterprises
Zhang Cunmin
(Tangshan Mining Branch Company,Kailuan Group Co.,Ltd.,Tangshan,Hebei 063000,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resource-declined state-owned coal enterprises,and it must carry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o achieve the virtuous circles of the enterprises themselves,that is,t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road and convert operating mechanism to realize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enterprise; to make the waste profitable to improv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to build a strategic pattern of common development with diversified industries.
resource-declined state-owned coal enterprises,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peration mechanism,diversification
TD-9
A
張存民(1972-),男,河北唐山人,高級政工師,現任開灤(集團)唐山礦業分公司經營副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