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空
2014年12月16~17日,由國家煤監局、美國環保局聯合主辦,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信息研究院承辦的2014第十四屆國際煤層氣暨頁巖氣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國家煤監局副局長楊富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美國環保局煤層氣辦公室主任費莉西亞·瑞茲、美國駐華大使館官員菲利普·蓋蒂斯,煤監局相關司負責人,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信息研究院院長黃盛初、黨委書記林冰、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劉國林、副院長劉文革出席會議,來自各國駐華使館、研究機構、煤炭企業、外國公司的領導、專家和代表共180多人參加了會議。
楊富指出,瓦斯防治是煤礦安全的重中之重,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監局堅決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和《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的要求,進一步深化煤礦瓦斯防治工作,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強化政策引導、加大安全投入、提升科技水平,切實防范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他強調,我國瓦斯治理工作任重道遠,瓦斯防治工作還面臨嚴峻形勢,應常抓不懈,不能有半點麻痹大意,加強瓦斯防治和煤層氣開發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別是需要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并衷心歡迎來自海內外的政府部門、國際機構和公司企業與國內相關部門合作,共同為開發煤層氣、改善煤礦安全和保護全球環境作出更大貢獻。
黃盛初在開幕式上致辭,并在大會上作了“中國煤層氣(煤礦瓦斯)產業發展前景和挑戰”主題報告。與會代表圍繞中國煤層氣、頁巖氣項目開發利用潛力及前景、煤礦區瓦斯抽采利用與瓦斯防治、廢棄煤礦瓦斯抽采利用,低濃度瓦斯綜合利用、煤層氣開發利用政策等內容進行了熱烈討論。
國務院近日發布《關于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政府及部門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
一是統一稅收政策制定權限。堅持稅收法定原則,除依據專門稅收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的稅政管理權限外,各地區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未經國務院批準,各部門起草其他法律、法規、規章、發展規劃和區域政策都不得規定具體稅收優惠政策。
二是規范非稅等收入管理。嚴格執行現有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社會保險管理制度。嚴禁對企業違規減免或緩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以優惠價格或零地價出讓土地;嚴禁低價轉讓國有資產、國有企業股權以及礦產等國有資源;嚴禁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規定減免或緩征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保險繳費,未經國務院批準不得允許企業低于統一規定費率繳費。
三是嚴格財政支出管理。未經國務院批準,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對企業規定財政優惠政策。對違法違規制定與企業及其投資者(或管理者)繳納稅收或非稅收入掛鉤的財政支出優惠政策,包括先征后返、列收列支、財政獎勵或補貼,以代繳或給予補貼等形式減免土地出讓收入等,堅決予以取消。其他優惠政策,如代企業承擔社會保險繳費等經營成本、給予電價水價優惠、通過財政獎勵或補貼等形式吸引其他地區企業落戶本地或在本地繳納稅費,對部分區域實施的地方級財政收入全留或增量返還等,要逐步加以規范。
國務院安委會下發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以煤礦、金屬與非金屬礦山、交通運輸、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等工貿行業領域為重點,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誠信體系,促進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依法依規、誠實守信加強安全生產工作。
指導意見指出,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納入國家管理的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一年內發生生產安全重大責任事故或累計發生責任事故死亡10人(含)以上的;重大安全生產隱患不及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發生暴力抗法的行為或未按時完成行政執法指令的;發生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遲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的;無證、證照不全、超層越界開采、超載超限超時運輸等非法違法行為的;經監管執法部門認定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的其他行為。
此外,指導意見還要求,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完善市場退出機制。企業發生重特大責任事故和非法違法生產造成事故的,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及有關行業管理部門要實施重點監管監察;對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一律取消評優評先資格,將其不良行為記錄及時公開曝光。強化對安全失信企業或列入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企業實行聯動管制措施,在審批相關企業發行股票、債券、再融資等事項時,予以嚴格審查;在其參與土地出讓、采礦權出讓的公開競爭中,要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相關金融機構應當將其作為評級、信貸準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據;對已被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或安全生產許可證已過期失效的企業,依法督促其辦理變更登記或注銷登記,直至依法吊銷營業執照;相關部門或保險機構可根據失信企業信用狀況調整其保險費率。
指導意見同時還給出了時間表:2015年底前,地方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誠信承諾制度、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和“黑名單”制度、安全生產誠信報告和公示制度。2016年底前,依托國家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和“黑名單”與國家相關部門和單位互聯互通。同步推進建立各省級的企業安全生產誠信建設體系及信息化平臺,并投入使用。2017年底前,各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全面建成。2020年底前,所有行業領域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誠信體系。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發布《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公告六條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規定》全文共6條272個字,通過既簡單又明了、易操作好執行的規定條款,讓企業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向社會公告其安全風險,讓群眾尤其是企業從業人員充分了解企業安全風險,監督、參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倒逼企業搞好安全生產,最大限度地保障從業人員以及企業周邊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實現安全發展。
《規定》全文如下:
一、必須在企業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在存在安全生產風險的崗位設置告知卡,分別標明本企業、本崗位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預防及應急措施、報告電話等內容。
二、必須在重大危險源、存在嚴重職業病危害的場所設置明顯標志,標明風險內容、危險程度、安全距離、防控辦法、應急措施等內容。
三、必須在有重大事故隱患和較大危險的場所和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標志,標明治理責任、期限及應急措施。
四、必須在工作崗位標明安全操作要點。
五、必須及時向員工公開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決定、執行情況和整改結果。
六、必須及時更新安全生產風險公告內容,建立檔案。
國家統計局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工作情況和主要成果。
統計顯示,2013年末,全國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241萬個、從業人員14025.8萬人,分別比2008年末增長26.6%和19.5%。其中,采礦業法人單位為8.9萬個,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為6.9萬個,分別占3.7%、2.9%。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采礦業從業人員為1035.2萬人,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為485萬人,分別占7.4%、3.4%。
在采礦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法人單位為1.9萬個,從業人員最多,為611.3萬人;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法人單位為500個,從業人員為80.1萬人。
2013年末,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總資產為1051993.4億元,比2008年末增長122.4%。在采礦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總資產最高,為56624.7億元;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居第二位,為20702.2億元。
在總資產貢獻率方面,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總資產貢獻率為14.8%,比2008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采礦業為12.7%,比2008年下降11.1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為7.2%,比2008年上升5.2個百分點。
在采礦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總資產貢獻率最低,為12.3%;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總資產貢獻率最高,為31.6%。
在企業研發方面,2013年,采礦業研發經費支出為292.6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0.43%。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研發經費支出為156.6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0.48%。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的研發經費支出最高,遠高于排第二位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80.7億元),但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排第二位,低于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0.7%)。
日前,由山西晉煤集團引進的國內領先液態CO2氣相壓裂技術在該公司趙莊礦一個回風立井揭煤過程中成功應用。該項技術應用于煤礦立井揭煤過程在全國范圍內尚屬首例。
據了解,液態CO2氣相壓裂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之前主要應用于瓦斯抽采,晉煤集團將該項技術應用到煤礦立井揭煤過程中在國內還是第一次。該技術是利用CO2液態向氣態間轉換的特性進行爆破,主要是通過在壓裂管中裝入液態CO2,經過化學加熱將液態CO2迅速轉化為氣態,當氣態CO2體積迅速膨脹,使高能CO2氣體瞬間從壓裂管噴氣孔里爆發出來,達到對煤體進行爆破的目的。
該項技術的應用,不僅是用CO2代替火藥在實施過程中無火花外露,大大提高了揭煤過程中的安全系數,而且還具有預裂威力大、無需驗炮、操作簡便等優點。同時,該項技術還能實現煤層提前預裂,提高了煤層氣的透氣性和預抽效果,而且縮短了瓦斯抽放時間,減少了防突工程量,達到了安全快速揭煤的目的,為后續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近日,大武口洗煤廠榮獲“2012-2013年度煤炭工業十佳選煤廠”榮譽稱號。
該廠是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焦精煤洗選加工基地。近年來,各項生產技術指標連創新高。在質量管理方面,該廠實施精品戰略工程,從原煤進廠檢驗到工藝條件控制、產品的出入庫等生產的每一環節都嚴格控制,通過全員參與,強化質量控制和保證能力,穩定了產品質量,增強了顧客滿意度,該廠“25#”焦精煤榮獲2013年寧夏名牌產品稱號。在科技創新與技術改造方面,該廠實施了本部煤泥水系統改造工程、焦煤資源深度洗選回收項目、煤泥碎干項目等技術改造;通過自主創新、研制出一種新型鑄鋼耐磨襯板,投用后每年可產生經濟效益約2000余萬元,目前已在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內部推廣使用;實施TBS尾礦底流系統改進研究,減少了生產工藝環節設備,大大降低了電耗和材料成本;通過引進RSMD系列刮輪式磁盤機,2013介耗降低0.83 kg/t,節約材料費204.22萬元/a;通過引進高效表面改質調漿機、智能振網弧形篩等技術領先的新設備及國際先進的微波干燥技術,實現了效益最大化;通過《綜合自動化無人值守本質安全管控系統建設工程》改造方案,實現遠程自動控制、不安全行為智能報警處置,實現無人值守,達到本質安全。
除此之外,該廠實施金能分廠煤泥水系統完善工程,降低了因煤泥運輸堆放造成的煤塵污染;投資興建封閉式氣膜儲煤棚,從根本上解決儲煤場煤塵污染的問題,使廠區及周邊的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實施本部浴池改造項目,采用太陽能供熱輔助加熱為電加熱爐;大力淘汰高耗能設備,通過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和高耗能的機電設備,使該廠的節能減排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從源頭上做到了節能減排,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贏。
(趙艾鈺)
目前,神華寧煤集團礦山機械制造維修分公司針對液壓支架立柱在井下復雜環境下易受腐蝕、故障率較高的問題,研究運用復合滲鹽浴技術,解決了該問題。
該工藝主要是將液壓支架支柱通過預熱爐預熱、氮化爐滲氮、氧化爐氧化三道工序,使工件在兩種不同性質的熔融鹽液中先后進行處理,使多種元素同時滲入金屬表面,形成由幾種化合物組成的復合滲層,是金屬表面得到強化改性,耐磨性、抗蝕性、耐疲勞性同時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時該技術所使用的浴鹽無害,廢水、廢氣等排放遠遠低于國家排放標準。該技術的使用使立柱表面耐磨性達到常規淬火的16倍以上,疲勞極限提高45%以上,能夠延長設備使用周期,減少設備維修成本,有效保障集團公司各生產礦井正常接續。
(郭永喜 張新強)
(責任編輯 宋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