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經驗無疆界
最近一封辭職信在網上很火,“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短短幾個字,流露出的不是工作的壓力和煩心,而是吸引眼球的浪漫情愫和開放的胸懷。世界是我們的,看世界、學世界,只有悟性好、積極尋求學習的人才能真正擁有它。
怎樣算是悟性強?
在德國之翼4U9525失事前一年,馬來西亞MH370的失事已經有跡象和一定的依據懷疑可能與飛行員有關,但是世界各國航空公司沒有哪家因此開始重視對駕駛員的心理管理。當德國之翼4U9525副駕駛因心理問題極端地制造了慘劇時,有悟性的人站出來提議,鑒于飛行員行業的特殊性,應該如何管控從業人員的心理狀況,怎么掌握他們的健康信息,以及如何將他們心理成長環境和生活境遇納入職業考核體系加以考量。如果MH370失事后,業界就拿出財力、物力和人力研究上述問題,4U9525之悲劇是否可以避免?
沒有誰是先知先覺的,世界上許多能被人們牢記的經驗都是教訓“倒逼”出來的。然而即便是做事后諸葛亮也需要認知的積累、理念的超越、思維的發散和憂患意識。
以色列是極度缺水的國家,自然條件十分惡劣,難以滿足人類的生存和生產。但是以色列竟然在一片荒漠之中創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占據著世界高科技農業的領先地位。他們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滴灌技術、沙漠種植、電腦控制、自動施肥等高科技農業技術,正影響著全世界,并成為猶太民族對人類文明杰出貢獻的證明。然而這份對世界大多缺水地區非常實用的貢獻又有多少地區“拿來”解決本地區的實際問題?遠的不說,我國北方、西北地區嚴重缺水,僅占世界淡水的6%,大約占2/3以上國土面積為干旱半干旱地區,新疆甚至高達95%,多少年來一直呼吁農田灌溉利用系數每提高0.1,節水300多億立方米,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深遠意義。然而節水措施、技術和資金都難以落實到位,致使農業節水仍停滯在口號上。
世界是屬于我們的,也是屬于你們的,歸根到底是屬于有悟性、肯學習、勇于實踐、懂艱苦奮斗人的。他們對自己的現實有清晰的認識,對學習有著明確的目標,不盲從、不迷信,對認準的方向不功利、不放棄,會結合自己的實際需要,能甄別“孩子”和“洗澡水”的利害關系。
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在發展中國家具有相當的水準,首先歸功于中國政府對環境保護較早的覺悟。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中國剛剛結束文化大革命,思想意識和社會環境仍然還沒有從“左傾”思潮中完全解放出來,對資本主義的一切深惡痛絕,“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支持;凡是敵人支持的,我們就要反對”影響深遠。但是在改革開放前夕,一批有悟性的人提議吸取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訓,要從國家層面重視環境保護。這以后,中國的環境保護始終牢記此訓,隨著經濟建設,環境保護的分量、架構不斷加強,從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到獨立成立環境保護局,從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再到環境保護部,三十多年來,如果說中國哪個部門始終向上、向前走,那當屬環境保護部門了。當然在經濟建設中中國也有失誤,那是發展中的問題,需要在發展中加以解決。
現在中央政府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力主依法治國,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更多地參與全球治理。在這樣的情形下,中國必須會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加快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步伐,這過程中我們既要防止“把孩子連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偏執,也要防止“一切照搬”的刻板。
《中華環境》編輯部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