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稅法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緊密相連,日益受到重視,但把稅法籌劃運用得法卻是需要靈活去掌握,只有真正掌握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途徑和應注意的問題,才能發揮稅法籌劃的作用,為企業帶來效益。
關鍵詞:稅收;財務
一、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運用的必要性
(一)稅收籌劃能夠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很多企業中,尤其是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能力普遍較低,對財務管理的認識局限于財務核算。與企業管理層的要求有著一定的差距,企業管理層希望通過對經營、投資和理財的事先安排,盡可能的節稅。但財務人員往往只能做到減少稅金或者推遲交稅,這樣的做法有著極大風險,如果審計嚴格就可能被指認為偷稅行了,就會被加倍的處罰,并且為企業帶來不良記錄。
(二)稅收籌劃有助于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企業利潤的增加依靠提高收益和減少支出來實現。稅收作為企業重要的支出項目,占到企業利潤的相當大的比重。如果能夠做到經營、投資、理財的事先妥善安排,選擇最為優化的納稅方案,則可以為企業節約更多的資金,實現企業的利潤最大化。
(三)稅收籌劃是企業財務決策的需要。財務管理中籌資、投資、生產經營、利潤分配等財務決策的制定都與稅收籌劃有著緊密的關系。企業無論進行怎樣的經濟活動都會考慮到稅收因素,因此,哪些環節可采取稅收籌劃,直接影響著企業投資的方向,企業可以參考稅收政策,選擇納稅低但收益較高的生產方式。企業的財務核算必須時刻考慮到稅收的影響,只有在稅收政策導向的情況下,企業才能全面分析投資的項目,做出有利于企業利潤最大的決策。
(四)企業向海外市場擴張需要稅收籌劃。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現代企業走出國門已經不是新鮮的事情,然而具體到哪個國家去投資,選擇什么項目。稅收因素都是重要的考慮項目之一。每個國家對某一行業的稅收制度不同,利益的分配也就會不同。有些國家會開出優惠的稅收制度吸引企業來投資,這對于企業來說會減少很多的稅收負擔。
二、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一)籌資活動中的稅收籌劃。在企業經營中,籌資是一項重要的財務管理內容,但籌資同樣有著稅收的支出,稅收會無形中加大籌資的成本,而籌資成本過高,不但不會給企業帶來收益,反而會給企業帶來虧損。因此稅收是籌資中必須考慮的環節。企業籌資有權益資本籌資和債務資本籌資,究竟采取何種方式,首先要拿出不同的稅收籌劃方案,互相進行的對比,盡可能最大程度上降低稅收支出,以保障籌資的收益。
(二)投資活動中的稅收籌劃。企業經營的目的即為產生最大的利潤。而稅收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利潤。企業在投資活動中,要進行積極的稅收籌劃,能利用則要利用到國家對某些行業、某些領域的稅收特別照顧政策,使利潤收益最大化。
(三)經營活動中的稅收籌劃。經營活動維系著企業的存活。而經營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著稅收籌劃,在收入的稅收籌劃里包括:采購環節的稅收籌劃,銷售環節的稅收籌劃。在成本費用的稅收籌劃里包括:利息支出的稅收籌劃,公益、救濟性捐贈的稅收籌劃,折舊方法的稅收籌劃,工資費用的稅收籌劃。充分利用在收入和成本費用的各個環節中的稅收籌劃,盡可能幫助企業節約資金。
(四)利潤分配中的稅收籌劃。稅收籌劃則在很多方面可以為節省許多資金。一是利用稅前利潤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當企業發生虧損時,可以使用下一年的稅前利潤彌補,企業以盈利彌補虧損,少交所得稅,從納稅中獲得收益。二是利用再投資優惠的稅收籌劃。三是保留在低稅地區投資的利潤不予分配,可以減少企業的稅收負擔,從納稅中獲得收益。
三、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一)稅收籌劃應從整體、系統地進行考慮,整體效益為上。稅收籌劃的目的是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盡可能多為企業帶來更大價值。但在稅收籌劃時,要從整體上進行通盤考慮,不能因為稅收籌劃而顧此失彼,更應該從企業投資、生產、銷售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籌劃,把稅務籌劃當作其中的一個環節,否則容易犯丟了西瓜撿芝麻的問題。
(二)不鉆稅法空子,不做違反政策導向的稅收籌劃。納稅是每一個企業應盡的職責。國家稅法的根本在于對社會需求分配形式。作為企業財務人員,要認真積極地學習稅法,稅收籌劃所做的事情必須限定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企業可以利用這一權益為企業所用,但如果一味的想減少交納稅收,必然導致產生違法的后果。
(三)關注稅法動態,了解最新稅法信息。稅法是在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而不斷與之相適應,作為企業要緊密關注稅法的變化,吃透國家經濟政策的內涵,這樣在做稅收籌劃時,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不出差錯。
(四)稅收籌劃必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稅收籌劃的運用在財務管理中涉及多個方面,在運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稅收籌劃的成本,如果采取稅收籌劃的方案是否帶來比不采取稅收籌劃更多的其他費用開支,一味想降低稅收成本,但卻從整體上看收益卻并未增加,甚至減少。
(五)稅收籌劃應注意風險的防范。稅收與企業的經濟環境和國家政策的調整緊密相連,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都會給企業帶來風險,應該在制定稅收籌劃時就應該意識到可能發生的問題及對策,而不應等到出現問題再想辦法,給企業帶來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