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冠
摘 要:財務風險貫穿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對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樹立財務風險意識,對財務風險展開深入研究,科學地預測風險,有效地防范和規避財務風險,是企業經營者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財務風險;財務管理;防范
一、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
(一)籌資引起的財務風險。企業為了滿足日常經營管理的需要,在自有資金投入不足的情況下,出于擴張性動機或調整資本結構的動機,往往會選擇對外單位或個人進行資金籌集。企業進行籌資的主要途徑可以分為權益籌資和負債籌資兩個方面,對于大多企業而言,權益籌資主要指通過發行股票等形式籌集資金支付股利的方式,負債籌資主要指通過銀行借款或發行債券等形式籌集資金支付債務利息的方式。籌資活動中財務風險的形成與企業的舉債行為密切相關,由于舉債而發生的利息支付,導致企業財務狀況的不確定性所引起的企業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二)投資引起的財務風險。對于企業而言,投資主要有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兩種形式。當企業對外進行投資時,可以選擇權益投資方式,也可選擇債權投資方式。投資所引起的財務風險主要針對債權投資而言。當企業購買并持有其他單位發行的債券時,能夠當期收回本金并獲得固定的債券利息收入。但是,當債券發行單位經營狀況不佳,無力償還債券本金和利息時,企業對外投資的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發生背離,必然會引起財務風險的產生。除此之外,投資過程中所發生的利率變動、通貨膨脹、違約等情況,也會引起財務風險的產生。
(三)經營引起的財務風險。企業日常經營所引起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存貨管理和應收賬款管理兩個方面。為滿足日常生產經營所需,企業往往會存有一定量的存貨,如何提高存貨周轉速度,減少滯銷的可能性,降低存貨變現風險是存貨管理的關鍵。企業為促進銷售,減少存貨,通常會選擇賒銷的方式,而會計核算在權責發生制原則的限定下,對賒銷所產生的收入予以確認,卻忽視了收入的實際現金流入時間。現金流入困難最終會導致企業陷入財務困境,致使企業償債能力下降,財務風險加大。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
(一)形成企業財務風險的外因。從外部成因來看,財務管理環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是形成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財務管理環境主要表現為經濟環境、金融環境、技術環境和法律環境幾個方面。市場利率的變化、資本市場上供需關系的改變、經濟周期、通貨膨脹、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國際經濟政治關系、國家管制程度等,都是引起財務管理環境變化的原因。財務管理環境的不利變化,必然會引起企業財務風險的形成。
(二)形成企業財務風險的內因。(1)風險意識不足。在現實工作中,企業財務管理者的財務風險意識淡薄,基礎管理工作有待完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待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缺乏足夠的判斷能力和應變能力,財務決策以經驗決策為主導,主觀決策現象頻繁發生,缺乏科學的預見和決策手段,加大了財務風險產生的可能。(2)內部監控機制不健全。企業內部財務監控制度的完整、系統、綜合、有效,才能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力開展。而實際工作中,大多企業并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內部財務監控制度,財務關系混亂,監控制度執行不力,資金安全性低,權責不明,對風險責任人的追究流于形式,財經紀律執行不嚴,難以對企業施行有效約束,也難以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的對策
(一)降低籌資風險的對策。企業應當建立合理的資本結構,規避財務風險的發生。企業發生舉債行為,必然會產生財務風險。反之,企業降低舉債比例,同樣也可以降低財務風險。當企業資金困難時,不僅可以選擇銀行借款或發行債券籌資,也可以選擇發行股票籌資。通過股票籌集的資金可視為是企業的自有資金,可以長期使用,無需到期歸還,股利的支付隨著企業經營的好壞而發生波動。因此,通過股票籌集的資金,可以起到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的作用。同時,企業還可充分利用市場利率的變動來改變籌資方式,從而達到降低財務風險的作用。例如,當市場利率下降時,企業可考慮加大負債籌資比例;當市場利率上升時,企業可考慮減少負債籌資比例。
(二)降低投資風險的對策。企業因為投資所引起的風險主要有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種形式。系統風險是市場風險,不可規避。非系統風險又稱公司特有風險,有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信用風險三種形式,可通過投資組合的多樣化來抵消和降低風險。企業在進行投資項目的判斷時,可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對投資項目的風險進行衡量,并盡可能選擇投資組合的形式,降低組合的平均風險,從而達到防范風險的目的。
(三)降低經營風險的對策。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經營收益越高,經營風險越小。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可以通過經營方式的多樣化,來化解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未知風險。對于流動性較強的現金、存貨和應收賬款等項目的管理,應當盡量提高周轉速度,確定現金的最佳持有量、存貨的經濟訂貨批量和應收賬款的信用條件,滿足流動性的需求,提高企業經營業績,降低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