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黃威誌是中國賽車教父式的人物,并不恰當,他自己也不會認同。但像他那樣長期和贊助商保持著 “模范夫妻”般的恩愛姻緣,12年來未曾改變,恐怕在中國賽車界中也尚存不多了。
要說黃威誌的事,十多年前和佳通輪胎結緣是怎么也繞不開的。
1999年,黃威誌無意中得知福建福州將于2000年舉辦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CRC)的分站賽,原本只能在電視中看到的東西一下子來到了家門前,想到就不禁心情激動,于是黃威誌便和幾個喜歡玩車的朋友行動起來,打算組建車隊參加比賽。
當時黃威誌對賽車的了解簡直一窮二白,他只能從中國汽聯的工作人員那里打聽參加比賽的途徑,得到的回答是車子要進行安全改裝,“光有頭盔不行,防滾架、安全帶等也不可缺少”。至于電腦調校、避震器改裝等等,這對于那時的黃威誌來說更是屬于外太空的知識了。“有個朋友見別人的賽車聲音特別大,于是我們就依樣畫葫蘆,把車上的排氣管直接拆了,聲音聽起來便覺得特別像賽車。”或許黃威誌本來就有賽車基因,這事也算蒙對了一半,大多賽車的排氣確實是直排的。
現在回想起那段日子,黃威誌仍會開心地笑起來,他的初體驗和大多數國內的賽車人一樣,都是從零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但連黃威誌自己也沒有想到,開著一臺只進行了簡單安全改裝的車子竟然拿到了那場比賽的N2組(N組2驅驅動,汽油發動機,排量不大于1.6L的車型)亞軍,而且輸給的是同樣是處子秀的一代中國車王徐浪,這也成為他后來和佳通輪胎結緣的源頭。
一場和佳通的嫁娶
這場比賽無疑給予了黃威誌信心,福州的比賽結束之后,他馬上開始策劃組建一支可以跑更多比賽的車隊長期作戰。當時福州的媒體報道了黃威誌開創當地車隊參賽先河的事跡,并給予贊揚和肯定,黃威誌的車隊開始有了一點知名度,而那時贊助CRC福州站而嘗到甜頭的佳通輪胎很快就把目光放到了正在尋求贊助的黃威誌身上。相互有好感,黃威誌和佳通輪胎公司就這樣牽手,為以后的光輝歲月埋下伏筆。
應該說黃威誌是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在福州一戰后,他已經看出了拉力強隊必須的生存之道——性能。他意識到要想在CRC中沖擊全場冠軍,必須要換車跑N4組(N組四驅驅動,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排量不大于2.0L的車型)。所以在佳通輪胎車隊成立之后,借助車隊有著不少喜歡斯巴魯的臺灣朋友牽線,黃威誌很快就決定把車隊的捷達更換為斯巴魯翼豹。當時由麻俊昆所率領的紅河車隊用三菱EVO稱霸著N4組的世界,而黃威誌的加入,不僅令老麻有了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也把斯巴魯和三菱的恩怨帶入了CRC。
賽車手的伯樂情節
雖然得到了佳通的贊助后車隊“衣食無憂”,但黃威誌也深知自己在賽車領域還是一個小學生,所以他不但參加國內的比賽,還拉著徐浪“入伙”一起進軍APRC(亞太汽車越野拉力賽),令佳通輪胎車隊在APRC印度站成為中國第一支登上國際賽事領獎臺的車隊,也開始了和車王的追風歲月。
徐浪過世后,劉曹冬無疑是中國新一代的車王所在,而正是APRC的歲月,讓黃威誌與當時完全不懂賽車的劉曹冬結緣。2001年APRC新西蘭站的時候,在新西蘭留學的劉曹冬見到有中國車隊出現時很驚訝,本來就對改裝車有研究的冬冬突然來了興趣,向黃威誌咨詢怎么樣才能參加比賽。“沒有遇到他,我或許就不會成為車手了。”這是冬冬生前接受采訪時曾經說過的話,后來歸國參賽后加入佳通輪胎車隊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兩位車王在賽車生涯起步的時候都在黃威誌的旗下效力過,前斯巴魯廠隊車手阿特金森也在參加WRC(世界拉力錦標賽)前被黃威誌慧眼識中,之后也在WRC大放異彩。而后來在越野賽場,他自己一手挖掘出來的山東車手喬旭更是在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奪得柴油組的年度車手總冠軍,成為國內最具實力的越野場地賽車手之一……弟子們的成功,讓一直都很低調的黃威誌也“不自主地重新審視自己是否真的有伯樂之才”,也讓他堅定了后來尋找培養年輕車手的習慣。
不過說到“伯樂情結”,老黃還是不由得有點唏噓:“徐浪仿佛才剛走,冬冬竟也離開我們幾年了……”兩位昔日愛將如今都魂歸天國,對于他們兩人未盡的情誼,只能長留心底。
頂點處淡出
除了情誼,兩位昔日愛將的離去也令黃威誌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人生匆匆數十載,到頭來都將是塵歸塵,土歸土。人走之后,名利都是留給世人的東西,自己帶不走,沒必要計較那么多。”確實,黃威誌現在對賽車圈的名與利已經看淡很多,并分別選擇在CRC和COC(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兩個賽場成績最輝煌的時刻急流勇退,這在國內賽車圈中幾乎沒人能做,更沒人會想這么做。對此,他是這么解讀的。
“雖然退出CRC和COC也是根據佳通輪胎公司的戰略調整而作出的決定,但對于我個人來說恰好也是一種解脫。當一切變得不那么的單純美好時,還不如在沒變質之前退出,這樣對于自己,對于別人,都能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一段美好的回憶。”前兩年CRC邵武站黃威誌單站復出了一下,這可把剛復出的老麻感慨壞了,拉著他就說:“老黃啊,我還是懷念以前和你一起跑比賽的日子啊。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享受比賽,不會過重看待成績。不像現在……”
“隨著CRC和COC的發展,競爭對手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也讓自己背負著更大的經濟壓力,COC一年十多站,吃得消的車隊真不多,我們預算夠準備得也累。拉力更費錢,你想想,要出成績的話,一站CRC得花好幾十萬,還要承受各種勾心斗角的環境,我打心底不喜歡這樣。”黃威誌認為急流勇退是自己的最好選擇。
關于“對得起”
合作了那么多年,外界的人覺得佳通輪胎公司肯定投了很多資金在黃威誌身上。面對這個問題,這位中年男人無奈地笑了起來,然后攤開雙手:“我像個有錢人嗎?”
但從2000年到現在, 黃威誌幾乎見證了中國賽車發展最快速的12年。對于現在很多為贊助商而頭痛的車隊來說,黃威誌與贊助商長久維持關系的秘訣在哪里呢?endprint
無論是跑CRC、APRC,還是COC也好,黃威誌認為賽車就一定會燒錢,而他事事喜歡做足功夫的性格往往會使佳通給的經費都不夠用,經常自己貼一些錢進去。“但我必須說,人是要會感恩的。佳通輪胎在我的賽車生涯中一直給予了扶持,并且不離不棄,這才是我最感恩的地方。”或許秘訣就在這里。
黃威誌表示,之所以能夠合作那么久,這是雙向的。“那么多年,佳通輪胎很少要求一定要出什么成績,但我總覺得拿了錢就應該好好辦事。所以除了努力跑出好成績作為回報之外,也會花錢來做推廣,讓佳通輪胎真正得到通過賽車帶來的好處。”“佳通輪胎公司是一個注重產品研發的公司,并認同汽車運動的市場營銷,我做的決定他們都很容易理解。另外,我自己運作車隊比較有責任心,絕對不能敷衍了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前三的水平。這樣對得起贊助商,也對得起自己。”
這兩點是最基本的交融點,也是佳通輪胎公司這么多年以來和黃威誌能夠始終走在一起的基本原因。
每一次的零到冠軍
十幾年的無間合作讓黃威誌覺得自己骨子里都是佳通輪胎的人,就像一家人一樣。有時候黃威誌也會開著玩笑跟老總說“要是有一天跑不動,就來佳通公司上班”。雖然上班的說法是玩笑,但黃威誌卻早已經是佳通輪胎公司的重要一員,“福建省的總代理”是黃威誌除了車隊之外,在佳通輪胎公司中的另外一個身份。
都說達喀爾拉力賽是每個越野人的夢想,佳通也曾提出時機成熟時圓黃威誌的夢。這樣的厚愛,黃威誌受寵若驚的同時也深知,這并不是有資金就行的,要集齊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取得好成績。現在看來,達喀爾離老黃還有一點遙遠,幫助佳通完成轉型或者更加實際。
由于戰略調整,2014年佳通輪胎車隊將出現在耐力房車賽的賽場上,這就意味著黃威誌又要經歷一次“業務轉型”,他幾乎又是面對一片空白。不過這次他不用面對1999年那樣“空白”的局面,喜歡交朋友的黃威誌認識不少熱衷改裝的朋友,其中就有房車賽的專家,他們在黃威誌的新戰場助力不小。而說起這兩年的成績,黃威誌用了個“還好啦”一語帶過,而你很難想象這個輕輕松松的“還好啦”里面,包含了“2012年中國越野錦標賽年度冠軍”和“2013年最具商業價值車隊獎”這些重磅獎項。
平日的黃威誌低調言寡, 但這并不阻礙他成為一個善于交朋友的人。就像老友大眾慶洋車隊的陳德安所說,到處都能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感覺也不賴。黃威誌的朋友除了來自賽車圈,最多就是來自于打獵——他賽車以外最大的愛好。這個老頑童在過去打獵沒被禁止前,常常和部隊里的朋友一起充當護田員,幫助鄉親們保護農田,順便也過過玩槍的癮,也因此沒少被嚇壞過。“一次我們埋伏在田里,一聽周圍都有野豬嚼稻子的聲音,我們都樂壞了!少說有十幾頭野豬,這回可以打過癮了。”但突然,野豬進食的聲音消失了,緊張感彌漫在空氣中,十幾秒后,野豬突然吼著集體撤退,“可把我們嚇得魂都飛了。”另外他還有過幾次和野豬相隔幾米的驚險遭遇,“輕舉妄動都會沒命的。”
盡管驚險多多,但黃威誌就是喜歡打獵,閑時還會抽空去國外的狩獵區打幾槍。“可能就是骨子里喜歡探險,喜歡征服目標吧。”怪不得要吃賽車飯!不過,或許某一天他不跑賽車了,佳通也讓他安定不下來,他會跑去當個全職獵人也說不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