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耀東 楊茂省 顏士平
摘要:小麥是一種密植型作物,在實際種植中經常會遇到小麥倒伏的現象。小麥的倒伏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所產生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很多農民朋友面對小麥倒伏,嘆息之余而又不知所措,本文從預防和補救兩方面解析了小麥倒伏這一難題。
關鍵詞:小麥;倒伏;災后補救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8-85-1
研究發現小麥的倒伏按物理性狀分為根倒伏和莖倒伏。根倒伏是由于根系弱,入土淺,小麥基礎不牢固。莖倒伏是由于植株莖稈細弱,經不住上部重量,遇風雨天多易形成倒伏。莖倒伏危害大于根倒伏。按照小麥生理期可分為灌漿期前倒伏和灌漿期后倒伏。其中灌漿期前倒伏對產量影響比較嚴重,這是由于這時期籽粒尚未發育,影響穗粒數。灌漿期倒伏造成減產是由于籽粒發育不成熟,影響千粒重。
1 預防小麥倒伏的措施
1.1 選種一些抗倒伏能力比較強的品種
如山東省2013年主推品種:濟麥22、濟麥20等。
1.2 深耕松土
深耕打破犁底層,促進根系下扎。小麥返青后搞好劃鋤, 沿麥行劃鋤1~2 遍, 深度在8~12厘米之間。既能防止土壤板結, 又能切斷部分浮根,促使根系下扎。
1.3 合理密植
植株過密會造成通風不良,無效植株增加,肥料浪費,植株弱小。在播種前一定要了解種子的合理種植密度。濟麥22畝有效穗41.6萬穗,濟麥20畝有效穗44萬穗。
1.4 后期灌水適時、適量
小麥抽穗后灌水應選擇無風天氣并掌握灌水量,澆后地面無積水,防止根倒伏。如土壤過干時澆水量過大,土壤形成泥漿,就會引起根倒伏,減少粒重,造成減產。
1.5 測土配方施肥
磷鉀肥可以促進作物根莖生長。磷是作物體內許多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元素,如核酸、蛋白質、磷脂等,磷參與作物體內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脂肪等的代謝,能夠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適應外界環境條件的能力。
鉀是作物體內多種酶的活化劑,促進光合作用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的合成和運輸,能夠增強作物的抗旱、抗寒、抗倒伏和抗病能力。
由于磷肥的物理性質較穩定,流動性弱,前期可適當增施磷肥;鉀肥可以使莖稈健壯,鉀肥流動性強,可在拔節期適當增施鉀肥;對于肥料的施用結合苗量和耕地肥力科學統籌,合理使用測土配方肥。
1.6 加強病蟲害防治
抓好麥田地下害蟲、小麥紋枯病、根腐病、白粉病、銹病、葉枯病的防治, 做到防治病蟲害與增強抗倒相結合。
蠐螬取食萌發的種子,咬斷幼苗的根、莖,輕則缺苗斷壟重則毀種絕收。蠐螬危害幼苗的根、莖,斷口整齊平截,易于識別。化學防治:可選用灌施毒水、溝施毒土等措施。選用辛硫磷顆粒劑或甲基異柳磷。
小麥全蝕病是一種典型根病。病菌只侵染小麥根部和莖基15厘米以下部位。病株根和地下莖變黑腐爛,抽穗后莖基部變黑腐爛加重,形成典型的“黑腳”癥狀,葉鞘易剝落,內生灰黑色菌絲層,后期產生黑點狀突起。播種前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按每畝2~3公斤加細土20~30公斤,均勻施入播種溝中進行土壤處理。小麥返青期,施用蝕敵或消蝕靈每畝100~150毫升,對水150公斤灌根。
2 小麥倒伏災后補救措施
一是在小麥灌漿期前發生的倒伏,稱為早期倒伏。由于這時候小麥“頭輕”,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復直立;二是灌漿后期發生的倒伏,稱為晚期倒伏。這時候由于小麥“頭重”不易恢復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莖可以抬起頭來。小麥發生倒伏后,光合作用受到了嚴重影響,易造成籽少、粒癟,產量明顯下降。為了使倒伏小麥不減產或少減產,可采取以下技術措施進行補救:因風吹雨打而倒伏的可在雨過天晴后,用竹竿輕輕抖落莖葉上的水珠,減輕壓力助其抬頭,以防葉片被泥土粘連, 并能增加倒伏群體底層的通氣透光性。切忌挑起而打亂倒向,這樣有利于地表散濕和倒伏小麥自身背地曲折性能的盡快、充分發揮,降低倒伏小麥的減產損失;噴施葉面肥、防治病蟲害。天氣晴好能夠下地時,可補噴磷酸二氫鉀或天達2116等葉面肥,每畝可用磷酸二氫鉀0.15~0.2公斤對水50公斤或16%的草木灰浸提液50~60公斤做葉面肥進行噴灑,以促進小麥生長和灌漿;對于灌漿后期倒伏,臘熟期倒伏,可以采取人工捆扎的方法,防止麥苗腐爛、折斷,減少損失。小麥灌漿期是指小麥籽粒形成以后到籽粒完全成熟分為:乳熟期、蠟熟期、完熟期。其中蠟熟期是指籽粒初成黃綠色,后又變成黃色,籽粒內含物由粘滯狀變為蠟質狀。在蠟熟期,莖葉中的光合產物繼續向籽粒運輸,但數量已減少。到臘熟末期,植株上部葉片變黃,同化活動停止,籽粒干物質停止增加,可溶性物質轉化為貯藏性物質;防治病蟲害。一般輕度倒伏對產量影響不大,重度倒伏穗、莖、葉密集在一起,小麥由于溫度高、濕度大,通風透光不良,易導致病害的發生,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減輕小麥產量損失。
參考文獻
[1] 鄧賀明,等.小麥倒伏對產量因素的影響及補救方法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3, (31).
[2] 劉現貞,等.小麥倒伏原因多科學防止從頭做.科學種田[J].2005,(10) .
[3] 方大法.小麥倒伏原因淺析及預防對策[N].安徽農學通報,2004,(10).
[4] 段明革.小麥發生倒伏的原因及綜合預防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05,(08).
作者簡介:丁耀東,本科學歷,兗州市農業局,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