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等
摘要:目前吉林省內各地區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廢棄菌袋污染問題,已經制約了吉林省食用菌產業進一步快速發展,如何做到吉林省食用菌產業良性快速發展成為今后食用菌產業發展中的新的課題。本文以和龍市食用菌產業發展為例,簡要分析吉林省食用菌廢棄菌袋的處理建議。
關鍵詞:廢棄菌袋;處理難點;建議
中圖分類號:X7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8-89-1
1 基本情況
在和龍市,黑木耳種植已經成為全市特色產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全市每年的食用菌種植已超過6000萬袋,主要分布在龍城鎮、頭道鎮、西城鎮等八個鄉(鎮)和林業局,分布廣且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農民增收明顯已經成為和龍市近幾年食用菌產業發展的主要特征。與此同時大量的廢棄菌袋的亂丟、亂放也成為目前困擾我市食用菌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目前估算全市多年來堆棄食用菌廢棄菌袋有上億袋,以每袋食用菌用0.5公斤木屑計算,1億袋食用菌袋就會產生50000噸廢棄菌康和1億個塑料袋。而這些廢棄菌糠、菌袋被丟棄在田間、地頭、河邊。目前頭道鎮長仁村由于黑木耳品質好、價格高、年產量也比較穩定,種植戶數越來越多,面積不斷擴大。現在田間、地頭、河邊到處都是廢棄的食用菌廢棄物,情況非常嚴重。而這樣的危害主要會造成,一是污染環境、污染水源,影響整體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二是影響黑木耳的再生長;三是場地如果不清理廢菌渣堆積影響黑木耳下一次栽培季節的生長;四是對周邊森林野生動植物產品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絕大部分菌戶對這種危害并不了解。黑木耳產業的蓬勃發展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由于種植戶缺乏一定的環保意識,或者苦于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木耳菌袋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已經日漸顯現。
目前延邊州食用菌共有13.2億袋,以敦化、汪清為多。汪清縣天橋嶺鎮、大興溝鎮做得相對較好,其中天橋嶺鎮紅日能源公司利用脫皮廢棄菌袋制作顆粒用作燃料。敦化市正在謀求利用廢棄菌袋做可燃氣體。經查閱相關資料,省外主要以黑龍江省為主,但大部分也是制作顆粒。
2 目前處理的難點
目前較為科學的辦法就是回收再利用,作為二次能源將其有效的利用起來。目前和龍市的食用菌種植面積較大并較為分散,如果就地焚燒或者掩埋都會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即使回收,菌渣盡管有用,又不值錢,但回收成本很高(例如:人工費、運輸費等),一般對企業來講吸引力不大,這樣就對集中處理又提出了新的問題。
3 解決建議
3.1 行政督導
政府應確定一個市級部門,落實一名科級干部具體負責,抽調2~3名工作人員與相關鎮配合組成綜合協調辦公室,具體負責菌渣回收利用的綜合協調工作,同時不斷開辟新的菌渣利用渠道,并落實補貼資金。市級宣傳部門、媒體及相關鎮要利用各種渠道宣傳亂倒菌渣污染環境、堵塞渠系的危害,教育菌農積極配合菌渣回收利用。
3.2 強化執法
組織執法機構與當地負責人到集中連片的食用菌基地進行專項檢查,目前廢棄菌袋丟棄在田間、地頭和河道的現象十分普遍,更嚴重的已經堵塞交通,河流上游污染十分嚴重。嚴重影響了當地人的生產生活。因此執法部門要與相關鎮組織村、組干部負責轄區內菌農不能亂倒菌渣,并制訂《食用菌環保生產協議書》與每戶菌農簽署這一協議,對違規亂倒菌渣的行為予以處罰;環保、水利部門應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制止亂倒菌渣。
3.3 技術幫扶
要組織專家進行詳細調研,對可二次利用的,要拿出具體技術方案,及時解決廢棄菌袋的利用問題,對廢棄的塑料袋,每個鄉(鎮)要派專人進行檢查,做到及時分離的塑料袋要馬上送到當地的廢品回收站或塑料加工廠進行處理,避免污染現象的發生。
3.4 招商引資
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外來相關企業對全市及周邊縣(市)的食用菌種植戶或基地進行回收,加工成可再生資源或其他產品。做到在不污染環境的條件下變廢為寶,推動當地這一產業的良性發展。
3.5 落實執法
環保、水利和農業等相關部門要將清理食用菌廢棄菌袋污染、生態環境整治納入到日常工作上來,細化管理范圍、明確執法標準、劃定工作職責、嚴格執行獎懲措施。對尚未具備綜合利用條件的,要通過合理辦法,在適當時間和地點進行集中堆放進行填埋或焚燒,盡可能地避免資源浪費。
3.6 補貼資金
政府應制訂政策落實一筆專項資金,盡快制定出鼓勵廢棄菌袋綜合利用的政策,在用水、占地和用電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扶持政策。對菌渣的回收利用給予補貼。主要補貼回收轉運的運費;相關鎮的工作經費補貼;綜合協調辦的工作經費補貼;對相關村、組干部給予工資補貼等。
作者簡介:金山,大專學歷,和龍市農墾特產管理站,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