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元
2014,又一個甲午年。
對于中華民族的民族記憶而言,甲午從來都不是一個平淡的年份:120年前,中日甲午海戰失敗,李鴻章精心打造的北洋艦隊轉瞬間灰飛煙滅,中華民族的民族覺醒進入新階段;60年前,中國大陸炮擊金門,海峽兩岸頓時戰云密布,千鈞一發……
2014,新的甲午年同樣不平靜。春節前后,在中國的老百姓們經歷了對于“馮氏春晚”的滿懷期待與旋即而來的失望透頂之后,一場名為“搶紅包”的活動在網絡空間中爆發,這場活動的發起者是馬化騰,活動的受沖擊者則是馬云。
這是屬于兩個不同風格男人之間的戰爭,二人在中國互聯網疆域中早已勢如水火。馬云如火,高高在上,頻頻出現于鎂光燈下,向普羅大眾宣揚自己的價值觀;馬化騰如水,沉穩儒雅,恪守悶聲發大財的本分;馬云說話,縱橫捭闔,出口成章,極其能夠“蠱惑人心”;馬化騰說話,脫口就是技術語言,讓外人難以明白,而在更多時候,馬化騰根本不愿意說話;馬云最擅嫁接,金庸小說,太極八卦,信手拈來,以勢借勢;馬化騰幾乎不做取巧的事,見溝填溝,遇海入海,每一條路,都用自己的雙腳量過去,先滲透,再蔓延,慢就是快。火,聲勢張揚。馬云素來戰略為先,高舉高打。水,沉潛蓄勢。馬化騰一貫產品為基,迭代推進。
2014,中國農歷甲午年,這兩個在過去十余年間,在中國互聯網疆域中開疆擴土的“凱撒”式人物終于迎來了短兵相接的對決時刻。
“偷襲珍珠港”
2014年1月29日,農歷臘月二十九,當神州大地正沉浸在喜迎農歷新年的濃厚氛圍中時,馬云的一則留言驚現由阿里巴巴推出的移動社交平臺“來往”,馬云在其來往賬號上留言稱,“幾乎一夜之間,各界都認為支付寶體系會被微信紅包全面超越。體驗和產品是如何如何地好……確實厲害!此次珍珠港偷襲計劃和執行完美。幸好春節很快過去,后面的日子還很長,但確實讓我們教訓深刻?!?/p>
被馬云稱之為偷襲珍珠港的就是騰訊之前推出的微信搶紅包行動。
2014年1月25日晚,微信新版5.2上線,一個有趣的公共號——“新年紅包”開始病毒式地在微信群、朋友圈中傳播開來?!靶履昙t包”只需3個步驟,就可玩轉:填寫紅包信息、微信支付成功、發送給好友微信群?!靶履昙t包”活動的發起者與安全技術支持者正是“財付通”。作為騰訊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財付通為“微信支付”提供全部幕后支持。而另據知情人透露,微信搶紅包行動3個月前就在醞釀中。
借助中國農歷新年“發紅包”的民間風俗,以“游戲”形式推廣自己的移動支付產品,馬化騰這一招不可謂不聰明,春節期間,一則改編的《沁園春·紅包》在微信朋友圈悄然流行,“望群內群外,人人興奮,兩眼放光,魂牽夢繞。手機之外,一片蕭條,線下活動,統統推掉。到晚上,看紳士名媛,捧手機笑。為了塊兒八毛,引無數土豪不睡覺……”。根據財付通的統計,除夕到初八,有超800萬用戶參與了紅包活動,超過4000萬個紅包被領取,平均每人搶了4個到5個紅包。紅包活動最高峰是除夕夜,期間1分鐘有2.5萬個紅包被領取,甚至造成了理財通“堵車”。
這一切顯然驚動了馬云,電子商務和金融支付本就是馬云阿里帝國的生命線,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事實上,在微信紅包推出前,支付寶就有“新年討紅包”的應用。據支付寶數據顯示,春節7天支付寶錢包共發放了價值兩億元的紅包,紅包平均金額超過50元,最大的更是達到19萬元之巨。但由于阿里缺乏微信這樣強而有力的社交平臺,支付寶的這項應用并未引發轟動。
2014年2月8日,支付寶發布最新數據,稱自己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支付公司,此舉被視為馬云對于馬化騰“偷襲珍珠港”行動的反擊。
同一天,媒體傳言稱馬化騰的騰訊即將入股京東,與阿里在電商領域正面開戰,而阿里將與360結盟,還將推出手機游戲平臺,意在打破騰訊在游戲領域的龍頭地位,網友紛紛驚呼,互聯網世界大戰正式開啟,以阿里、360、新浪組成的軸心國將與以騰訊、百度、京東、搜狗、金山組成的同盟國在2014年全面開戰。
馬云的“神奇時刻”
二馬之間的纏斗豈是從今時今日開始?
時間倒回兩個多月以前,2013年11月10日晚間,杭州,阿里巴巴公關總部大廳人頭攢動,巨大的電子顯示屏顯示著跳動的字符,空氣緊張的仿佛快要凝固了一般。
2013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戰役”即將打響。過去幾年間,原本發源于南京某大學男生公寓的“光棍節”文化,硬是讓馬云的淘寶網將其打造成了全國人民的購物盛典,2013年雙十一,阿里巴巴公關部邀請了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一眾記者到阿里巴巴總部現場目睹神奇的時刻。
11月11日零點一過,微博和微信上不斷傳出一波又一波高潮:6秒破10億,13秒破20億,29秒破40億,38秒破50億,50秒破60億,1分03秒破70億,5分49秒破100億……一個瞬間接著一個瞬間,顯示成交額的大屏幕不斷刷出新的數據,現場的記者被全國網民噴涌而出的熱情驚訝地合不攏嘴巴……事后數據表明,天貓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最終銷售額達到了350.19億元。在光棍節當天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阿里巴巴董事長馬云現身,他表情嚴肅,語調鏗鏘,奇跡一般的銷售數字早已無法容納他的野心,“300億不是個懸念,我們更關注數字背后的東西,把做五六百億、做千億、做萬億的能力,放到真正的幫助更多的企業轉型升級上去,真正的讓整個社會通過各種各樣的經濟手段進行運轉。”
同一天,當馬云領著自己的阿里人為數字狂歡的時候,馬化騰同樣沒有閑著,他在深圳的保利劇場主持騰訊WE大會,在大會開始部分的演講中,馬化騰稱,“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甚至是物聯網,都是不同階段、不同側面的看法,最終的走向是一個很大、很全、可以全面聯系的一個網絡實體,而這也是未來談論一切變化的基礎?!眅ndprint
不知是巧合還是必然,同樣的時間,不同的網絡盛事,二馬都以令人矚目的高調方式向外界表達了自己吞吐天地,包裹環宇的野心。而就在馬云帶領自己的阿里人用盡渾身解數推高光棍節期間支付寶的交易額時,馬化騰在最新推出的微信中加入了一個很不起眼的微信支付功能,幫助用戶在簡單、流暢的狀態中順利實現購物。
眾所周知,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本就是馬云阿里巴巴帝國的命脈所在,就在馬云為2013年天貓商城刷新銷售紀錄而興高采烈之際,馬化騰以這樣一種靜悄悄的方式在微信平臺上實現了對于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的滲透,此舉被視為后來的微信搶紅包行動的提前演練。
馬化騰曾對柳傳志說,“如果沒有微信,現在來看,對于騰訊而言可能是一場災難”。其實這句話對于中國互聯網疆域的三大巨頭TAB(騰訊系、阿里系、百度系)中的其他幾位玩家,特別是A系的馬云來說可能稍顯苦澀。對于阿里巴巴而言,有了微信的企鵝實在難以小覷,微信的出現直接將馬云和馬化騰的對抗推入白熱化。
在中國互聯網十余年狂飆突進的發展歷程中,各類互聯網公司如過江之鯽,有的如流星一般轉瞬間湮滅,有的則野蠻生長,最終成就帝國。時至今日,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各自坐大,成為當代中國互聯網的中心角色,其中騰訊以即時通信QQ為命脈建立起自己的強大帝國,旨在在網絡空間中重建中國人的現實生活,阿里巴巴則以電子商務和網上支付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意在借助網絡搭建中國社會本就缺少信用體系,百度則以搜索占據了國人網上尋求信息的第一通道。在桌面互聯網時代,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各自占據一片疆域,三者鼎足而立。
微信在2011年的迅速崛起在將中國人帶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同時,也讓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三者間的平衡格局被打破,其中微信推出的網上支付功能更是搶了馬云的奶酪。微信通過與財付通的綁定,通過二維碼識別,把商家和用戶建立起聯系,網民可以通過微信網上購物,并通過微信實現網上支付,這樣以來,馬云耗盡畢生心血的“淘寶、支付寶”的網上購物體系很有可能被馬化騰借助微信一舉瓦解。
面對馬化騰的攻擊,馬云的手段堪稱雷霆萬鈞。2013年9月23日,阿里巴巴正式發布移動好友互動平臺“來往”,該產品幾乎可被視為微信的翻版,馬云以此舉直接向馬化騰的微信展開挑戰。10月21日,有消息人士爆料馬云在前一天阿里巴巴的內部論壇中發帖,強調“來往”對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性,并在帖子中正面向微信發起挑戰。在一份傳言是馬云阿里內部發言的帖子中,馬云以近乎于惡棍的語氣表達了自己對于微信的戰斗欲,“今天,天氣變了,企鵝走出了南極洲了,他們在試圖適應酷熱天氣,讓世界變成他們適應的氣候,與其等待被害,不如殺去南極洲。去人家家里打架,該砸的就砸,該摔的狠狠的摔。兄弟們好好玩吧!微信IM本來就不是我們的。把企鵝趕回南極去!動起來!我們11月底將清點每個人的努力,我們12月的冬季攻勢要更猛。明天夏天,我們要看到火燒南極……”
除反客為主,推出“來往”侵入微信地盤以外,馬云旗下的淘寶、支付寶等早以各種方式積極對抗微信。2013年8月,淘寶以賣家利用微信營銷應用騷擾用戶為由封殺微信營銷賬號;接著,支付寶又公布數據,指微信成木馬新災區;在此之前,淘寶網宣布屏蔽站內二維碼外鏈圖片,被指針對微信5.0支付。
2013年11月6日,在上海舉行的互聯網金融論壇暨眾安保險啟動儀式上,“三馬”——阿里巴巴馬云、騰訊馬化騰和平安集團馬明哲首次一起公開露面,在隨后回答郭廣昌關于“來往”和“微信”競爭的問題時,全場觀眾似乎都可以嗅到馬云和馬化騰二人言談之間的“硝煙味道”。
馬云并未點明來往和微信的競爭,卻首先道出大力推廣來往的初衷:“我覺得我們是門外漢,很好奇,想進去看一看?!瘪R云還表示,除互聯網金融,也包括其他領域,移動通信領域的微信自然也包括在內。而在談到互聯網對金融的顛覆話題,馬云又借機調侃了一把,“我們一開始覺得微信也很復雜,結果做著做著,發現也很簡單!”
“必須要有兩家”,馬云在現場斬釘截鐵。他直言,“來往”的存在至少“讓微信不斷創新”。
面對馬云的咄咄逼人,馬化騰以低調的方式從容應對,他強調微信產品是騰訊“內部競爭的結果”,但他也亮明了自己的態度:兩家互搏也無所謂?!霸谝粋€市場太舒服了,一定會出事兒”,馬化騰再次提起騰訊QQ當年和MSN共存競爭的歷史,“不敢怠慢,共同進步”是上一個IM時代競爭總結的經驗。而此馬對彼馬說,騰訊和阿里巴巴“一定能找到各自的位置”。
臺上硝煙彌漫,臺下激戰正酣。
從2013年12月開始,微信和支付寶在北京出租車上展開了激烈競爭。以支付寶為例,安裝了阿里巴巴所投資的快的打車App的司機會拿出一個印有二維碼的牌子,乘客用手機上的支付寶錢包客戶端掃一下,即可獲得司機的賬戶信息,乘客輸入應付款金額,就可以完成付款。而微信則在市場占有率更高的嘀嘀打車上展開試驗,只要用這款軟件叫車,它會引導你在線支付車錢。
打車軟件自2012年在一些北京出租汽車司機中開始流行,2013年上半年,幾家發展迅速的打車軟件紛紛被中國互聯網巨頭招安,快的也被支付寶的母公司阿里注資。支付寶以補貼吸引司機,并將他們納入理財體系,目前,綁定一個支付寶賬戶,司機能夠獲得50元現金,以及支付寶賬戶中50元的余額;改變司機和乘客的支付方式,需要給他們足夠多的好處,接受一筆支付寶收款,司機和乘客都能夠獲得5元補貼。騰訊也看中了出租車這個線下支付切入口。就在2014年1月5日,微信把嘀嘀打車直接放在支付平臺上,作為一個新功能出現,也就是說,用戶無需下載打車軟件,在微信上就可以實現叫車以及支付。相比快的打車40萬的用戶安裝量,微信擁有超過6億用戶。且微信同樣深諳補貼之道,從1月10日開始,使用微信上的嘀嘀打車,用戶和司機雙方都能夠獲得10元補貼。endprint
這最終演變成兩個互聯網大佬的補貼戰:騰訊號稱投入兩億元預算作為補貼,而支付寶也提高了獎勵額度,每單獎勵乘客10元、司機5元,并打算接下來用5億元去鋪市場。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對抗反而成了出租車司機和打車民眾的狂歡。
在不惜血本與阿里展開對移動打車領域的爭奪之外,騰訊還積極攜手大眾點評蠶食支付寶在O2O領域的支配地位。(O2O:Online To Offline,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領域的霸權,此概念最早來自美國,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本地服務可被視為代表)。
2014年2月19日,大眾點評CEO張濤在上海宣布,騰訊將投資入股大眾點評,占股20%。大眾點評在國內O2O發展中,起步早,線下資源豐富,用戶群穩步上升,吸引不少互聯網巨頭爭相搶奪。此前,大眾點評就與百度、阿里傳出過收購傳聞,而騰訊也早在2008年就提出要入股點評,但始終沒有成功。這一次,騰訊承認能夠在今年完成入股,完全是借力微信支付。
騰訊總裁劉熾平與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把手言歡面對記者侃侃而談的場景歷歷在目。這場景足以讓馬云夜不能寐。
大眾點評的優勢,劉熾平很清楚地指出,而且他還點出了騰訊與大眾點評合作的好處:“大眾點評已經建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服務體系,讓幾十萬、幾百萬的服務提供商接入互聯網。我們希望可以從這個形式出發,跟大眾點評深入合作,更快把這些商家很快進入微信和手Q的生態體系,把人和商家的連接一下子打通。”
而眼下與微信的結合,似乎可以實現雙贏。有業內人士分析,騰訊利用剛投資的大眾點評發動一場全國的餐飲、娛樂、消費用微信支付優惠扣減戰役,將進一步擠占支付寶在O2O線下支付的市場,以后整個線下手機端消費(衣食行)將迅速被微信占領。而O2O的大蛋糕本屬于淘寶一家獨大的狀態,就這樣被騰 訊悄悄進入了。
馬云舊傷還沒好,又添新傷。
英雄少年時
2013年1月,北京,中南海,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主持的第三次座談會會議現場。
馬云、馬化騰作為企業界人士受邀參加會議,討論互聯網的發展,馬化騰本身是深圳市人大代表,此前剛參加了深圳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而馬云頭上并無任何級別的官員頭銜、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頭銜,據新華網消息,“馬云是溫家寶點名請來的”。在會議現場,馬云向溫家寶建議,把互聯網和電子商務上升到國家戰略,并呼吁要培養企業家精神,對民營企業不能開而不放。
作為借助互聯網實現崛起的新一代商業領袖,馬云和馬化騰,背影殊異,性格不同,在中國互聯網星火燎原的過程中,如太極之兩極一般,既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
馬云在性格上的性如烈火和馬化騰的不動如山,來自二者截然相反的專業領域,同樣來自二者不同的人生軌跡……
1982年,陜西作家路遙的小說《人生》在《收獲》上發表。有個年輕人在杭州火車站的角落,一口氣把這篇小說讀完。18歲的馬云,那時剛剛從蹬三輪車的臨時工升格為收發信件的助理——仍舊是臨時工。被文學作品鼓舞著,他認真參加了第二次高考,數學只得了19分。一直到1983年,馬云還在復習。按照世俗的眼光,那幾年,馬云就是最失敗的人:高復班怕影響升學率,不要他;從小夢想當兵,去應征,身高體重不夠;考警校,被拒絕;和小伙伴們一起去面試肯德基,二十多個人全錄取了,只有他被拒絕。
1984年,馬云考進杭州師范學院,1988年畢業后,馬云在杭州電子工學院任英語及國際貿易講師并發起西湖邊上的第一個英語角,開始在杭州翻譯界獲得名氣。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馬云創建海博翻譯社,為了支付創業初期的房租,馬云甚至背著大麻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海博翻譯社開始賣鮮花,賣禮品。馬云還曾經銷售過一年的醫藥,推銷對象上至大醫院,下至赤腳醫生。
1995年初,馬云偶然去美國,首次接觸到互聯網。1995年4月,馬云創建“中國黃頁”,專門給企業做主頁,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其后不到三年時間,他們利用該網站賺到了500萬元。1999年3月,馬云以50萬元人民幣開始了新一輪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優先發展企業與企業間的電子商務,開創B2B模式,馬云的阿里帝國生根發芽……
就在馬云正在為自己的阿里夢想激動地夜不能寐的時候,互聯網所帶來的無限可能同樣燃燒著27歲的馬化騰的心。
1998年10月,深圳一家咖啡館。27歲的馬化騰和大學同學張志東相約坐在咖啡桌前,他們依舊帶有幾份青澀的眉宇間不時籠罩在一片愁云之中,他們正在為自己新公司的名字而殫精竭慮——陽光從咖啡館碩大的玻璃窗中投射下來,映在馬化騰和張志東年輕的臉上,盡管這家新公司的名字和未來前景依舊模糊且不可知,二人的討論也變得日趨綿長與瑣碎,但這顯然無法阻擋馬化騰和張志東義無反顧地雄心與對互聯網行業未來的無限向往……
出生于1971年的馬化騰祖籍潮汕,自小在海南長大。1984年,13歲的馬化騰隨父母定居深圳。高考之后進入深圳大學。大學期間,馬化騰癡迷于計算機技術,一個廣泛流傳的段子是:在校期間,他經常利用計算機天賦開一些玩笑,比如編一些小程序把學校機房的電腦硬盤鎖死,讓機房管理員哭笑不得;馬化騰也是各種病毒的克星,普通的病毒對他來說手到擒來,機房的老師也經常向他求助。
1993年大學畢業后馬化騰進入潤訊,從工程師做起。1998年2月,老友丁磊將網易免費郵箱系統及163.net域名以119萬元的價格賣出的消息,讓馬化騰認準互聯網才是未來的方向。也是在這一年,微軟在海外發布Windows98,張朝陽推出“搜狐”,互聯網浪潮席卷中國……1998年10月,馬化騰向潤訊公司遞交了辭職信,1998年11月11日,馬化騰創辦騰訊。endprint
1998年,美國在線(AOL)以2.87億美元將風靡全球的ICQ品牌收入囊中,這確認了即時通信(IM)的市場前景,1999年2月,馬化騰推出中文OICQ測試版。早期的OICQ幾乎可被視為ICQ的漢化版,但也是從第一版OICQ開始,那種帶有強烈馬化騰個人色彩的創新思路開始出現:他的OICQ不但集合了ICQ所有的優點,更是創造了一些ICQ沒有的功能,具備離線消息功能、提供個性化頭像。
馬化騰推出OICQ的第一個測試版本不久,用戶數量就迎來“爆炸式”增長。
巔峰對決
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兩次共獲得國際風險資金2500萬美元投入,這標志著馬云的阿里巴巴已成為世界級的網站。2000年7月,馬云登上美國知名財經雜志《福布斯》封面,成為50年來第一次獲此殊榮的中國企業家。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馬云說,“從創業的第一天起,阿里巴巴就立志要做全球最好的站點, 我們相信中國人一定能做出全球最好的站點。這次阿里巴巴被《福布斯》這一權威的全球性雜志選做封面故事, 說明我們以前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認可。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正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我們應在新經濟時代打響中國制造的品牌。”
登頂《福布斯》雜志的封面顯然不是馬云的全部野心。自2003年開始,馬云先后創辦阿里巴巴、淘寶網、支付寶、天貓、阿里云等電子商務知名品牌,力求最大程度地完善他的電子商務帝國。就在馬云正在以阿里巴巴為軸心,積極擴展自己的帝國疆域之時,勝利的曙光也正在向馬化騰招手。
1999年11月,QQ注冊用戶突破100萬,2000年5月同時在線人數首次突破10萬大關,5月28日《人民日報》還對此進行了報道,6月注冊用戶數再破1000萬……2000年,馬化騰成功獲得IDG創業投資基金,突破了最初的資本瓶頸,QQ的用戶數量繼續攀升,之后,廣告、會員服務、QQ秀、短信鈴聲的推出也讓QQ逐漸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盈利模式。2001年7月,騰訊實現正現金流,到2001年年底,實現了1022萬元人民幣的純利潤;2002年,騰訊凈利潤1.44億元;2003年,騰訊凈利潤3.38億元……
2004年6月16日,馬化騰站在香港聯交所的中央,目不轉睛地看著頭上的屏幕——“恭賀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于香港聯交所上市”……這一切距離馬化騰和張志東坐在深圳的咖啡館里滿懷激蕩,談論大洋彼岸的馬克·安德森僅僅過去了6年時光。
正如馬云不會滿足于登頂《福布斯》一般,在成功將騰訊送上香港聯交所之后,馬化騰也開始以QQ為軸心,在互聯網疆域中跑馬圈地的征程。馬云和馬化騰不知疲憊的擴張野心也使二人逐漸成為中國互聯網疆域中飽受爭議的凱撒式人物的同時,也構成了二馬今日之較量的邏輯起點。
馬云的心中有個阿里巴巴的帝國之夢,而馬化騰心中有一個騰訊的帝國之夢,當二馬不知疲倦地擴展其帝國的疆域,二者的摩擦也就在所難免。
從攜QQ在即時通信領域大戰微軟MSN到推出QQ游戲,將原有的游戲平臺公司聯眾挑落馬下;從推出門戶網站,改寫新浪、搜狐、網易三足鼎立格局到2006年3月推出騰訊搜搜蠶食百度搜索引擎市場……馬化騰低調而又兇猛地開拓著自己的帝國,他的戰術如出一轍:找到最新的市場,創造性的復制該市場中的最新產品,導入經QQ積累的海量的互聯網用戶資源將市場占為己有。這一切讓馬化騰的財富逐漸增加、騰訊帝國的疆域持續擴大,最終,馬化騰開始將“假想敵”對準了馬云。
2005年9月12日,馬化騰推出電子商務網站“拍拍”,劍指馬云的命脈——電子商務,據傳,馬云聞訊后破口大罵。
2006年5月,馬云在淘寶上推出“招財進寶”功能,旋即引發網民的反彈,認為馬云此舉有違于此前淘寶“免費三年”的承諾,一場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在網絡空間洶涌而來,甚至有4萬淘寶小賣家準備退市。所謂的“招財進寶”其實就是付費推薦位,換句話說,就是在一定的金額范圍內,哪個賣家出的錢多,則他的商品越靠前。馬云沒有想到,這個并沒有太多創意的東西,會招致如此廣泛的抗議之聲。
馬云的無心之失給了馬化騰機會。
2006年6月3日,就在淘寶推出“招財進寶”功能之后不久,拍拍網發布鄭重聲明:“自即日起,拍拍網將對所有個人賣家至少完全免費三年,期間,拍拍網將不會向個人賣家收取任何費用,做到真正完全免費。”拍拍此種口吻,頗有“匡扶正義”之感,不能不讓人有額外的聯想?!罢胸斶M寶”的命運多舛反倒造就了拍拍,使其一夜之間名聲大噪。2006年9月12日,在上線運營一周年之際,騰訊宣布“拍拍”擁有超過2500萬的注冊用戶、超過500萬的在線商品,成功令其躋身國內C2C三大巨頭之列,位居馬云的淘寶、ebay在中國的易趣之后。
在此后多個場合,馬化騰都表示,“拍拍將與淘寶拼到底?!?/p>
鹿死誰手
從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邏輯來看,二馬之爭,實為移動互聯網新時代即將到來的先聲。
在二十多年的高度發展之后,從2013年始,互聯網迎來了新舊轉換的更新點,基于個人電腦的桌面互聯網時代正在成為過往,基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在到來。與之相伴,過去在桌面互聯網時代一統山河的微軟帝國正在解體,谷歌、亞馬遜等新的互聯網巨頭爭先恐后在新時代建立自己的霸業。近二十年,全球互聯網引領潮流的熱門企業從網景到雅虎,從谷歌到Facebook,每三至五年城頭變幻大王旗?;ヂ摼W企業之間超強度的火拼,加速創新速度,也將更深刻提升各行業的轉型壓力。
二馬相爭正是這樣一個新舊時代轉換的片段,而二馬相爭的背后更是馬云與馬化騰進軍移動互聯網的號角與野心。二馬馬年相爭將構成2014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最令人期待的場景。
比二馬相爭,鹿死誰手更為重要的則是馬云、馬化騰所代表的互聯網技術對于中國傳統經濟運行模式乃至中國社會所帶來的積極變化。2013年,馬云以余額寶實質性攪動死氣沉沉的傳統金融業,完成中國互聯網金融真正切入傳統金融心臟的突破,其后續效應可能驚人,令馬明哲等傳統金融巨頭大呼“狼來了”;馬化騰則通過微信,使網絡支付變成社交甚至游戲,以更多的場景和頻道將交付融入網民日常生活,將廣大中國網民向移動互聯網時代推進了一大步。
從中國社會發展的大歷史來看,二馬之爭,也是中國社會制度進步的體現。
如果沒有社會的轉型開放就不會出現馬云、馬化騰這樣的互聯網精英,而馬云、馬化騰在互聯網領域的凱歌高奏又構成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推動力。如果沒有反壟斷法的及時出臺與對市場競爭的政策鼓勵,微信以其對于傳統電信運營商短信和語音業務的強力沖擊,或許很難免于遭受傳統電信巨頭的制約;余額寶直接沖擊了原先鐵板一塊的存款利率,從網民口袋爭搶了存款,大大推進了利率市場化進程,直接威脅到傳統銀行的高額壟斷利潤。沒有政策上的支持,阿里巴巴也定會遭遇制度和政策上的阻撓和限制。
是三十余年市場經濟觀念的深入人心,是全社會公民意識的覺醒與對于信息技術的尊重,構成了馬云、馬化騰互聯網傳奇的土壤,也構成了今天二馬甲午一戰的時代背景。過去20年,無論在信息服務和中國媒體領域,還是在產業競爭政策和資本市場的制度等方面,既有互聯網推動制度創新,也有制度創新促進互聯網發展。
二馬相爭孕育于時代,也必將引領時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