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卻咎
清光緒二十四年九月的一天,大清農工商負責人陳子方正躺在太師椅上,下人送上一份《京城日報》,頭條刊登了百日維新六君子被處決的新聞。看到這條消息,陳子方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圣旨到——”門外響起了公公的喊聲。陳子方一個激靈從椅子上跳下來,伏地便拜。
待公公念完圣旨,沒等陳子方反應過來,已被人押上囚車,投進了京城大牢。
“陳兄沒事吧?”一個熟悉的聲音在牢門外響起,來人是老太后身邊的紅人,總管李蓮英。李蓮英跟陳子方平時關系還是不錯的。
“李總管救我。”陳子方連忙喊道。
李蓮英低聲說道:“搞不好,恐怕你的腦袋都保不住。”原來,慈禧太后對維新黨人恨之入骨,凡是跟維新黨人稍有牽連的,不是被砍頭便是革職查辦。陳子方因職務關系跟維新黨人有過接觸,曾命印刷社刊印維新派的文章,可那是光緒皇帝的意思,他只是照辦而已,沒想到老佛爺秋后算賬了。
“事到如今,看在咱哥兒倆情分上,我就硬著頭皮幫你上下疏通一下,看能否勸老佛爺改變主意。你快讓家人籌集資金吧。”李蓮英說。
陳子方馬上寫了字條,讓李蓮英帶了出去。好在他這幾年進賬不少,經李蓮英出面,陳子方的腦袋算是保住了。
回到家中,看到家財散盡,想到仕途渺茫,陳子方心中不禁一陣茫然。除房子外,身上只剩一枚祖傳的玉佩了。陳子方手托玉佩,內心無比失落。這時李蓮英來了,陳子方忙上前答謝。李蓮英看了眼玉佩,慢悠悠地道:“陳兄,你想不想重新人朝為官?”
重新人朝做官,陳子方做夢都想,但這可能嗎?
“也許有一個法子行得通,”李蓮英兩眼一瞇,“出書!”
“出書?”陳子方一臉的茫然。
“還記得甲午戰爭爆發時,誰擔任朝鮮交涉通商大臣嗎?還有,湖廣總督張之洞你應該認識吧?”李蓮英詭譎地一笑,“照著上面的思路出書就可以了,盡快寫出來,然后拿到京華堂刊印,切記!”說罷便告辭了。
沒多久陳子方就編撰好了一本書,起什么名字呢?他想自己書中多是勸人為善的,于是將書名叫作《為善歌》,并將書名跟李蓮英說了。
拿著稿本陳子方直奔京華堂——北京城最大的印刷社。京華堂的老板張胖子見是以前的上司,倒也客氣,但聽說要開印時,他伸出了三個指頭:開印得三千兩銀子!陳子方頓時跳起來,這不是趁火打劫嗎?張胖子呵呵一笑,我也是沒辦法,一定得收這個數。陳子方氣得扭頭就走。
可是陳子方一連找了大小十幾家印刷社,這些印刷社一看到《為善歌》稿本,不是推說模具壞了,就是說自己的技術不行,紛紛婉拒,弄得陳子方一頭霧水。最后,陳子方總算在街角看到一家新開張的印刷社,店主是外地剛來的年輕兩口子。“三十兩銀子,包您滿意!”兩口子熱情地接下了活兒。陳子方付了定金,滿意地回去了。
晚上,兩口子來到陳子方的家。陳子方一見對方便愣住了。兩口子鼻青臉腫的,進門便退還了定金和稿本:“先生,您還是去京華堂刊印吧,他們技術更好。”
在陳子方的一再追問下,兩口子才道出了實情。原來,陳子方一離開印刷社,一伙陌生人就沖進店里又打又砸,硬逼他們把接的活兒退了。
“京華堂欺人太甚,老夫報官去!”兩口子一聽跪地大哭,使不得使不得,對方說了,要是敢報官,明天就等著來收尸吧!
就在這時,李蓮英讓人送來話兒,催促陳子方盡快刊印《為善歌》。陳子方擺手讓兩口子回去了,如今當務之急是先印發文稿,這筆賬以后再算!他想了想,狠狠心扯下了腰間的翡翠玉佩。這玉佩里頭有一片翠綠的沁色,形狀像極了一枚如意,少說值三千兩。
望著玉佩,張胖子馬上接了活兒。“等著瞧,待老子東山再起時,有你好看!”陳子方心里恨恨地罵道。
半個月后,李蓮英來到陳子方的府上:“陳兄,妥了。《為善歌》獻上去后,老佛爺高興得不得了,而且下令廣為刊發,首期刊數就達十萬冊,您就等著升官吧!”慈禧看到《為善歌》上面全是“太后佛爺真圣人,垂簾聽政愛黎民”、“圣心猶為天下計,憂國憂民常不眠”等歌功頌德的語句,她能不開心嗎?
當年的甲午戰爭,清政府認定是那時任朝鮮交涉通商大臣的袁世凱“任性妄為”才挑起的,因此將其削職。袁世凱私下找到李蓮英,得以面授機宜,不久他就讓幕僚編撰了《練兵折》一書,刊發后借李蓮英之手送到了慈禧手上。慈禧正為戰敗而懊惱,看到這本書后直拍大腿叫好,命袁世凱組建新式陸軍,靠著出書,袁又飛黃騰達了。
到了光緒二十二年,身為湖廣總督的張之洞曾積極支持過維新黨人。然而政治風頭轉了向,一見苗頭不對,張之洞馬上撰寫《勸學篇》,主張維護君主專制的思想。這書一出,很快得到了慈禧的認可,在李蓮英的游說下,她下令廣為刊發,所有在職官員人手一本。
當時陳子方也買了一本《勸學篇》,一本就三錢銀子。所以見陳子方有難,李蓮英想到通過出書幫陳子方化解危機。
“李大總管不僅救了我的命,還幫我重新為官,您對我的恩情形同再造呀!”陳子方激動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他跪地就拜,被李蓮英一把拉住:“咱們兄弟倆誰跟誰呀,甭客氣。”
正如李蓮英所言,不日,陳子方獲賜三品頂戴,任江南按察使。
兩年后,陳子方回京城,直奔京華堂。
見到陳子方,張胖子有些吃驚,不過很快就鎮定下來。“當年陳某交給你的玉佩,張老板該還回來了吧!”聽陳子方這一問,張胖子半晌才說,玉佩已經被他弄丟了。陳子方大怒,命人將張胖子押到了順天府。正要開審,這時,下人在陳子方耳邊低語了幾句,陳子方只好匆忙告辭。
原來李蓮英聽聞陳子方回京,前來探望了。兩人相談甚歡,臨別時,陳子方將對方送至大門外,李蓮英一不留神腳下打滑,摔倒在地。哎喲!李蓮英神情痛苦不已,掀開外衣,他身上掛著的一枚玉佩正好硌在腰間,被壓碎了。見恩公倒地,陳子方忙去攙扶,卻見李蓮英一骨碌爬起來,手抓起碎玉忙塞進衣袖:“沒事,沒事。”
只是眨眼工夫,但陳子方還是看到一塊玉屑里有片翠綠的沁色,沁色呈如意形狀,和自己那枚祖傳的玉佩一模一樣!
自己的東西咋會跑到李蓮英那里?晚上陳子方還在為這事困擾,順天府黃府尹來了。黃府尹告訴他,已把張胖子放了,因為李蓮英派人傳話讓他放人。
黃府尹接著遞過一個賬本,是他派人搜出來的,記錄著京華堂幾年來的大筆業務往來。其中就有陳子方的《為善歌》,記錄此書前后共印了幾十萬冊,每冊書京華堂收取了一錢銀子。
不對呀,陳子方記得此書下發到各省,每冊收費是三錢銀子。
“老佛爺喜歡人們為其歌功頌德,很多官員便投其所好,紛紛出書,她的身邊人便能從中賺取可觀的銀兩。”
陳子方一聽慢慢理順了思路:那么多官員出書,老佛爺看不到就等于白出了,所以關鍵時刻還得靠李蓮英,他便借此機會大撈好處,同時在京華堂還要抽成。難怪他為自己張羅著出《為善歌》!難怪張胖子口氣會這么牛,難怪自己的玉佩會出現在李蓮英的身上,原來如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