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呂夢遠
萬物皆有磁,揭示物質磁性、探索磁性特征,使其為我所用,是人類了解自然、利用自然的表現。古有天然磁石用作指南針,今有高密度磁盤作為存儲器,磁性材料在人們工作生活中正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磁性材料這一領域的研究專家,南方科技大學吳君華教授所做的研究探索之一正是努力揭示磁性的奧秘、了解其規律,緊緊抓住磁性科技的精髓,使其成為現代人類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新型工具。
吳君華是我國磁性材料領域的研究專家,回顧他與磁性材料的結緣史,充滿各種曲折,造就了幾番傳奇。對高分子材料的初始好奇,使其深深沉醉于材料研究之中;國外的多年游學孜孜不倦追尋,又讓其幾度易國不辭辛勞探尋磁性材料的科研圣地。經年過后,他心系祖國,毅然放棄海外盛名,回國加盟南方科技大學,繼續潛心科研探索,同時教書育人,為中國材料、特別是磁性材料領域的發展培養著下一代優秀創新人才。這一路走來,吳君華不僅做到了與磁性材料相伴相生,而且卓有成效貢獻于、見證著中國磁性材料研究領域飛躍發展。
清華大學,作為世界著名高等學府,自創立以來便吸引著無數優秀學子,吳君華也不例外。作為清華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高材生,他在清華完成碩士學業后,隨之被分配到安徽省發改委。經國家教委選拔優秀人才公費到德國進修,吳君華憑借多年突出的工作成果與研究經歷,有幸到世界頂尖研究機構德國馬普聚合物研究所進修、攻讀博士學位。
時間如白駒過隙,兩年博士生涯很快度過,吳君華收獲頗豐并由于在高分子單分子方面的貢獻以優異成績畢業。為了攀登更高的學術高峰,經單位批準,他開始在馬普所開展博士后研究。一帆風順是人生期冀,曲折百態才是人生真諦,科學研究亦是如此,免不了會有挫折的荊棘橫生遍布。在采訪中,吳君華提到,科研道路上困難肯定有,但解決的方法千萬種,換個思路換個做法,也許就能夠過關奪隘、柳暗花明。也正是這種靈活變通、鍥而不舍的態度,讓吳君華在以磁性材料為主的納米高科技材料技術研究領域更加自由快樂地探索著。
誠如過往經歷總會在人身上打上深深烙印,清華求學的經歷同樣深深影響著吳君華之后的科研之路。從大學時代的高分子材料學習到現如今對磁性材料的研究,在這兩個旁人看似并不相通的領域里,吳君華憑借著對自然的好奇、靈活的頭腦、辛勤的耕耘,一步步踏向了磁性材料的園地,來到了另外一個神奇的領域。
公派赴德,吳君華對這個以嚴謹著稱的國度有了直觀的感觸,德國科學家一絲不茍的科研態度令其印象深刻。“追根溯源,一究到底”是吳君華留德期間的深刻總結。
張弛有度,接觸另外不一樣的科研環境,反而能夠造就一條更為堅實的科研之路。德國學成之后,吳君華來到美國硅谷這個世界科技中心進行考察工作學習。這是一個在學術上以自由開放、創新領先著稱的國度,也正是在這里,吳君華從受邀作為IBM的博士后與IBM Almaden研究中心結緣開始,在磁性材料研究領域樹立了更高的奮斗目標,在磁記錄及相關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對科學探索者來說能夠在適宜的環境中做研究工作是極大的幸福。然而,科研之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盡管西方科學有其獨特優勢,集大成者如美國有著更為包容的學術氛圍、更為創新的科研理念,但他認為西方科學也有其局限性,而東方科學文化同樣具有不同凡響的魅力和內涵,與西方科學各有所長,互補共生,因而找尋一個東西方文化交融碰撞融合之地做研究,將會擁有一個全新的研究視角,做到掇菁擷華、學貫中西,為自己在科研探索中所遇到的難點找到答案。
9·11事件之后,吳君華毅然決然地接受新加坡政府邀請離開美國。在這個東西方文化交融、人才備受青睞重視的新國度,讓他又一次感受到科研的魅力。在追求完美的學者眼里,科研就是生命,就是一切,就是前進的動力。在新加坡國防部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有力支持下,吳君華帶著研究團隊出色完成了新型納米材料在電磁領域的嶄新研發工作。
科學探索道路千萬條,各有特點、相互補充。受韓國國家研究基金之邀作為國際專家,吳君華來到了韓國,且一待就是近十年。十年里,憑借扎實細致的研究工作、勤勤懇懇的科研態度以及顯著的科研成果,他受到了韓國貿工能源部、教育部以及韓國研究基金等國家大型重點基金的鼎力支持。所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多年精心攻堅克難,最終取得眾多碩果,特別是他和團隊研發出一種基于高分子作為表面活性劑的納米乳液合成一般方法,高效、安全并應用范圍廣泛的多功能納米結構材料因此出現,填補了該領域研究空白。
誠然,萬物相連,從不孤立而生。一個領域新生事物的出現必然牽動著其它領域的發展。對多功能納米材料而言,生物醫學領域需求顯得尤為強烈。如何將這種多功能納米結構材料應用于新穎生物醫用領域,這成了吳君華的重要研究課題。在這個領域他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果,在國際上引起熱烈反響。
思想升華離不開各領域的激烈碰撞,科研發展更離不開各國學者的合作交流,找尋科研樂土,盡情徜徉,感受魅力,發現新生,造福四方,相信是每一個科研工作者的終極使命,也是人生快樂之源。吳君華在異國他鄉奮力求索,融會貫通,在其它領域也取得驕人的成果。
身處他鄉,雖贊譽滿身,但他懷著學有所成報效祖國的赤子之情,義無反顧地踏上歸國征程。回國后的吳君華,更是如魚得水,只因這是他夢想開始的地方。
得知吳君華回國的消息后,各科研機構也是展現最大誠意,來接納這位海外游子。可喜的是,倡導創新、擁有開放式研究環境的南方科技大學成為吳君華新的疆場,他以淵博知識和現代教學理念活躍在科研教學的一線。在南科大,吳君華主導開設《神奇的材料》這一課程,讓對科研有著憧憬的學生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材料、了解材料、探索材料。年輕學子在優秀導師磁鐵般的引導下享受著科研帶給他們無與倫比的神奇魅力。
在吳君華看來,科研工作的最高境界是為全人類謀福利,達到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強烈興趣的指引下,吳君華戀上了磁性材料,而在理想的驅動下,他有了更加堅定的目標。還有什么比朝著既定目標努力奮斗更感幸福的事情呢?
磁性材料作為一種重要用途廣泛的功能材料,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是國家重點發展方向之一,而在如今被信息化浪潮席卷的現代社會中,又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須夷不可或缺,重要性日益突顯。但,正是因為我們有像吳君華這樣不忘初心、始終如一的科研開拓者,我國的磁性材料研究才能走得更遠,我們的生活也才會因此而更精彩。采訪正值春暖花開之際,就讓我們以他的詠懷“料峭春寒催新綠,無窮宇宙樂遨游”作結,衷心祝愿他在人類對自然認知的探索之路上取得更高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