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躍鐵,溫 全,單 丹
沈陽建筑大學
建立校企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造就專業學位高級應用型人才
耿躍鐵,溫 全,單 丹
沈陽建筑大學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要越來越迫切。雖然普通高等院校開展的碩士教育每年為社會貢獻了很多優秀的畢業生,然而由于明確的育人理念與計劃的缺乏,其中很多人都不能符合企業進步、技術更新的要求。因此工科院校改革創新現有的培養模式,建立校企聯合培養基地是勢在必行的。
工科院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基地建設
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我國的企業類型也逐漸多樣化,企業高管由原來對有淵博的理論知識人員的偏愛轉向對實際操作能力強的人員的注重。盡管碩士課程的開展選拔創造出了很多高知識分子,可在這其中動手操作能力強、能夠滿足企業對應用型人才標準的少之又少,這不但反映了工科院校教育理念的不到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有待創新,還使企業的發展陷入瓶頸期,不能更好的在市場中站穩腳步。因此工科院校關于研究生培養模式是時候轉變了。
專碩校企聯合培養,是指為了改善當今社會畢業生技術能力差、工作經驗薄弱的現狀,學校與企業相互合作,由學校對研究生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而企業為研究生提供實際操作演練的場地與機會,進行資金的支持與最前沿科技發展信息的透漏,從而造就高級應用型研究生,提高工科院校研究生的就業率,推動企業的發展,收貨更多的經濟效益,以此來實現研究生、學校與企業三方的多贏。
1、目前,我國工科院校研究生培養對象主要有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與專業學位型研究生兩種類型,前者更偏向于專業理論知識的探究,而在后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職研究生,他們不像全日制研究生有很多時間與精力可以投入到實踐操作中去。因此這就導致學位結構的不科學合理,在這種情況下培養的研究生動手創新能力較差,就業競爭力不高,不能很好的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2、我國很多工科院校在對專業學位型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方面還不太成熟,很多方面參考借鑒了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比如,在人才培養計劃方面、論文選題方面等,這導致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理論知識偏強,而動手操作能力差,缺乏實踐經驗,不能成為高級應用型人才,在企業中沒有很強的競爭力。
1、工科院校聘請企業優秀工作人員擔任研究生的導師。在這種合作模式下,學校可以加大資金的投入,買進先進實驗設備,改善實驗室的條件聘請的企業員工由于參加工作多年,有豐富的實戰操作經驗,了解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可以為研究生帶來最新最具有研究價值的課題,也可以親自指導他們動手演練,發現他們的不足并幫助他們改進;而學校還應該再給每名研究生配備一位理論知識導師,達到對研究生的培養理論與實踐齊頭并進,提高研究生的綜合能力。
2、企業提供科研項目與資金,學校提供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導師。在這種合作模式下,企業與學校簽訂協議,由企業每年向學校提供一些科研項目,并提供資金與場地,而由學校提供具有淵博知識的導師與優秀的研究生,讓他們在項目中盡最大努力,這樣既履行了雙方協議的義務,又參與了企業產品的開發過程,可以發現平時學習中難以遇到的問題,并積極解決,提高了創新能力,培養了發散性思維,也使其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3、學校與企業共同開設研究生班級。在這種合作模式下,企業可以根據自己在發展過程中的需要,明確企業標準,將產品研究中出現的難題與最前沿的信息帶進班級學校對這些人進行劃分科研小組,鼓勵研究生探究摸索,進行實踐創新,定期撰寫學術報告,一方面可以攻克難題,另一方面可以籌措研究經費,從而實現雙方的利益。
4、建立科學研究基地。在這種合作模式下,不僅可以為工科院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提供一個操作實踐與創新的基地,還可以得到企業專業人員的技術指導,提前熟悉未來工作的流程,積累工作經驗。并且學校課余與企業簽訂合同,在基地進行科研的研究生畢業后企業應立即進行聘用,這樣不但解決了工科院校研究生面臨的就業難題,而且企業由于對這些研究生知根知底,也便于挖掘到優秀的專業應用型人才,為新產品的研發與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上四種模式是現階段我國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中最常見的,而其中的科學研究基地的建設最有利于培養出專業應用型人才,它不但實現了課程實踐教學,為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技術平臺,也解決了學校課題研究較落后、不新穎的問題,還為企業培養了大批量符合其發展需求的人才。所以,在專碩計劃中推行科研基地建設,這不僅可以給研究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幫助他們完成論文實踐,從而提高專業素養,成為專業應用型人才,從而實現企業產品與技術的更新,提高其在同行業中的知名度,實現多贏的局面。
[1]陶進.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J].繼續教育研究.2012(11)
[2]白君貴.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以主導價值取向為定位[J].學理論.2012(27)
[3]陳璟華,章云,曾岳南.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培養模式的探索[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