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義軍張鵬麗田智敏石政文
1重慶市墊江監獄;2重慶市酉陽縣人民檢察院
現今非監禁刑的執行及其完善
孟義軍1張鵬麗2田智敏2石政文2
1重慶市墊江監獄;2重慶市酉陽縣人民檢察院
非監禁刑具有諸多優勢,因此世界各國都廣泛適用非監禁刑罰。為使我國非監禁刑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促使我國刑罰更加公正、透明,就必須對非監禁刑的執行進行完善。我國非監禁刑目前存在問題有適用比例偏低;對非監禁刑執行的負面效果過于苛求;執行效果不佳;對非監禁刑執行的監督不足等。完善非監禁刑執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立法;建設非監禁刑執行隊伍;提供經費保障;完善防控措施;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
非監禁刑;執行;防控;改革
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刑罰也從死刑、肉刑向監禁刑轉變,再進一步向非監禁刑轉化。我國順應歷史社會的發展規律,也逐步建立起非監禁刑相關的機制。
(一)非監禁刑的含義
非監禁刑與監禁刑相反,非監禁刑是指將罪犯置于監獄之外,通過限制罪犯一定的自由,剝奪其財產或特定資格的刑罰類型。“在我國,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非監禁刑罰主要有管制、緩刑、罰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赦免等幾種”[1],非監禁刑與監禁刑相比有許多優勢。
(二)非監禁刑的特征
深入研究非監禁刑的含義便可得知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幾點:
1.非監禁性。非監禁刑懲罰、教育和改造罪犯的目的是通過在監獄外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達到的。非監禁刑之所以比監禁刑更理性、更為人道主義就在于它有非監禁性的特點,相對于監禁刑,非監禁刑更能保障罪犯的基本權利,使其的生活更接近于“社會人”。
2.刑罰性。雖然非監禁刑是比監禁刑更輕的處罰,但仍可以使罪犯得到懲罰。它或限制罪犯一定的自由、或剝奪其政治權利、或沒收財產,都是對罪犯的犯罪行為所進行的否定性評價或懲罰。
3.“經濟性”。[2]非監禁刑的非監禁性特點決定了其又具有經濟性的特點。非監禁刑不用在監獄中進行,這樣可以為國家節省擴建監獄的費用、聘請相關監獄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酬以及罪犯在監獄中所需的費用等。
近年來,我國非監禁刑的執行,盡管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為了使非監禁刑的執行更加完善,必須分析非監禁刑的執行現狀。
(一)我國非監禁刑適用比例偏低
中國的非監禁刑在司法實踐中,適用率很低。非監禁刑在刑罰體系中不被重視,是其適用率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法官量刑時基于非監禁刑適用條件的限制以及法官自身對非監禁刑的認識不足等原因導致在適用非監禁刑時比較保守。
(二)對非監禁刑執行的執行效果求全責備
雖然非監禁刑與監禁刑同樣是刑罰,但人們對非監禁刑適用的效果是非常苛刻的。非監禁刑在執行時,罪犯與社會是直接接觸的,因此稍有差池則可能招致人們的各種想法,隨之而來的便是相關的阻撓觀點蜂擁而至。以我國司法實踐中緩刑的適用為例,適用緩刑對罪犯的教化、改造效果明顯比監禁刑好,但一些審判人員卻以適用緩刑后的罪犯仍有較低的犯罪率而限制緩刑的適用。每一種刑罰措施都有一定的詬病,審判人員不應對非監禁刑的負面效果求全責備。
(一)非監禁刑罰類型太少
目前我國的非監禁刑有九種,即管制、赦免、暫予監外執行、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假釋、驅逐出境、緩刑和罰金。因為非監禁刑的種類不多,所以即使它有再強的適用性,適用的總量也不可能很多。可見,適用非監禁刑的情況的多寡和我國法律所規定的相關刑罰種類的多少息息相關。
(二)我國非監禁刑適用條件過嚴
1.緩刑適用于社區矯正,是對原判刑罰附條件地不執行。但我國刑法第72條第1款規定了過于嚴格的條件,只有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并且至少符合五大無人身危險性的條件之一才可能適用,這大大降低了緩刑這種非監禁刑的適用可能性。
2.管制,作為主刑之一也適用于社區矯正。在不關押罪犯,不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前提下,社區、司法行政機關等相關部門對其勞動生產、工作和其他活動進行管束和監督。我國管制的具體適用條件只能從刑法分則中找到,刑法總則缺乏相應規定。問題在于刑法分則中關于適用管制的罪名較少,往往還與其他刑法是選擇適用的關系,這無疑減少了適用管制的可能性,如刑法第128條第1款的規定是在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三者中選擇適用。
(三)重刑主義思想的影響
中國自古以來就受重刑主義思想的影響,“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報復心理較強。對于犯罪行為必然要重懲,以平復受害人心靈和維護社會穩定,而監禁刑和死刑則能夠使人達到以上目標。因這種思想的影響,監禁刑在法官、受害人及其他社會成員心中的地位遠遠超越非監禁刑。談及非監禁刑的適用,他們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因而對之執行效果過于苛求。
為順應時代的潮流,實現輕刑化、刑罰緩和化,我國必須發揮好非監禁刑的作用。中國非監禁刑諸多現狀表明了對非監禁刑的執行進行完善有一定的必要性。完善我國非監禁刑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完善立法,健全非監禁刑法律體系
健全的非監禁刑刑罰體系能為非監禁刑執行的完善提供法律依據和必要前提。完善我國的非監禁刑相關立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適當增加非監禁刑種種類”。在我國,適用非監禁刑的數量偏少,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非監禁刑刑罰較少,非監禁刑的數量在刑罰體系中的比重較小。因此,要使我國非監禁刑得到更廣泛的適用就必須適當增加非監禁刑罰的種類,改變我國僅有九類非監禁刑的現狀。
2.明確和適當放寬我國非監禁刑罰的適用條件。對于緩刑和假釋,我國應在現有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將其適用范圍適當擴大,以使非監禁刑罰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3.提高罰金刑在我國刑罰體系中的地位。適當的擴大罰金刑的適用范圍能充分體現罰金刑在貪利刑犯罪方面的報應性和預防性的統一。對于各種各樣的貪利型犯罪適用罰金刑,能充分發揮罰金刑的相配性特征:刑罰所剝奪的權益于犯罪所侵害的權益的相似性。它既表明了刑罰與犯罪相似的的等量報應,也充分顯示了刑罰在價值上等同的法律報應。這種相配性同時也能與刑罰的預防性相結合。因為對貪利性犯罪人判處罰金,同時是對其貪圖不義之財的思想動機的一種教育,能使其明白不義之財不可貪的道理,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特別預防的作用。
(二)建設非監禁刑執行隊伍
非監禁刑的執行工作應當有一支高素質的、穩定的工作人員隊伍,從而為非監禁刑高效率執行打好基礎。
1.法律應該明確社區矯正的執行機關。我國對社區矯正執行機關缺乏法律明文規定,只能從有關文件和社區矯正實踐中獲知其應為司法行政機關。缺乏相關機關的規定使我國非監禁刑的實施主體缺乏法律依據。
2.在社區建立直接與罪犯打交道的社區矯正機構。從司法實際情況來看,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時,現有的執行機關雖然也能從事一些較為具體的社區矯正工作,但是由于行政級別、人員數量等方面的限制,它們不可能面面俱到,無法具體到最基層、最基礎的工作。因此,在社區矯正工作方面,我國必須建立直接面對罪犯的承擔最基本、最直接工作的矯正機構。
(三)提供經費保障
非監禁刑罰執行改革要得到有效結果,就必須保證經費充足。社區監管費用因法律修訂后被判處社區矯正的人員的增多而大幅遞增。我國可以以該標準為依據對經費保障體制進行完善,使其趨向科學與合理,從而掃清中國社區矯正中的障礙以保障其健康發展。
(四)完善我國非監禁刑執行的防控體系
我國非監禁刑執行效果不佳,一方面有執行不力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我國監督主體監督不力的原因,故我國應完善對非監禁刑執行的防控措施。推廣同步監督方法,我國法律所規定的社區矯正的監督方法都注重事后監督,缺乏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在開展社區矯正行為時,中國應促進監督同步以實現有效法律監督。
另外,還要充分發揮志愿者等社會力量的作用,來完善和擴大社會防控體系。社區矯正不僅需要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同時為實現最佳的教化效果,還需要調動社會的力量。
[1]陳雨婷.非監禁刑罰執行制度改革研究.湖南社會科學,2011(1).
[2]吳宗憲.試論非監禁刑及其執行體制的改革.中國法學,2002(6).
張鵬麗、田智敏、石政文,重慶市酉陽縣人民檢察院。
孟義軍(1991-),男,重慶墊江人,大學本科學歷,現就職于重慶市墊江監獄,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