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東
陜西銅川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淺論銅川礦山資源合理開發、尾礦廢礦治理與可持續發展
劉衛東
陜西銅川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改革開發30多年來,我國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10年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帶來了對資源消費的旺盛需求,同時促進了資源型城市的快速發展,我國資源型城市對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功不可沒。可作為礦產資源,其突出性特點是不可再生和儲量有限,一旦一個地區或城市資源枯竭將極易導致產業衰敗,進而導致因礦而建的城市衰敗。
隨著資源開發程度的提高和開發的進展,資源型城市若沒有其他支柱性的非資源產業支持,就必然會出現由興起到鼎盛,再到衰敗的過程,這是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因礦而建的城市在其發展過程中,往往忽視環境治理,以犧牲生存環境換取經濟快速發展和GDP總量,廢棄尾礦、廢棄礦山不能科學治理和處理,帶來的環境影響令人堪憂。
我國的資源型城市大多形成于計劃經濟時期,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社會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實現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成為資源型城市迫在眉睫的問題,也是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重要工作,國家十分重視資源型城市的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出臺和實施了一系列促進轉型的政策措施。
銅川市位于陜西省中部,1958年建市,是一座因煤(礦)而興的礦業城市,總面積3882平方公里,總人口84萬,全市轄耀州區、王益區、印臺區、宜君縣及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區。銅川市是陜西省著名的礦業城市,是全省乃至全國煤炭、水泥用石灰巖、陶瓷粘土等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
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銅川經濟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2009年,銅川已被國務院確定為資源型枯竭城市,隨后又被確定為資源型城市轉型與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但是,在資源開發利用方面,隨著開采周期的不斷延長和富礦資源的開采殆盡,對有限資源的合理開發、尾礦資源的科學利用及廢棄礦山的科學治理,改善環境、消除污染,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
現存的主要問題有:
1、可供開發的探明煤炭資源緊缺,有勘查開發前景的遠景區有限,煤炭工業發展步伐受到限制,前景不明朗。
2、煤炭礦山規模較小,除銅川礦務局和陜煤建公司部分礦井外,多數為小型煤礦。按國土資發[2004]208號文件的規定,全市煤礦符合中型煤礦礦山規模(≥45萬噸)以上的16家,僅占全部煤礦的17.02%。小煤礦開采技術落后,回采率低,生產成本高,資源浪費較大。
3、水泥用石灰巖礦山偏小的現象也很突出,有待于通過資源整合,關閉和淘汰小型水泥用石灰巖礦山,建設與現代化大型水泥工業相配套的骨干水泥用石灰巖礦山,實現水泥用灰巖的合理有序開發。
4、對資源量豐富、尚未開發利用的礦產資源的開發途徑及方向的研究投入不足。如油頁巖、化工用灰巖、粘(鋁)土礦等,探明資源量雖較大,但未開發或開采規模很小。
5、銅川地處黃土高原,人均水資源僅400立方米,屬特別嚴重缺水城市。水資源不足制約了我市精煤產業的發展。
第一,轉變過去嚴重依賴資源開發產業促進經濟增長的觀念和方式。目前,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已是一個不可抗拒的大趨勢,延伸產業鏈,增加產品的附價值,逐步實現產業重心向第三產業的轉變,是我市經濟從根本上走出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第二,作為投資主體的企業,利益最大化是其投資的最大驅動力。一個地方經濟發展如何,規模大小,人民生活水平高低,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當地企業的數量和質量。政府應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按照“大集團引領、集群化發展、大項目支撐、園區化承載”的思路,規劃建設好市級縣級工業園區,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進入,帶動相關產業提質增效,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第三,掌握和了解國家和陜西省資源規劃情況,在確保前兩者利益的前提下,爭取國家、省在政策、資金和項目方面更多的支持扶持,有針對性的劃分和設立鼓勵開采區、限制開采區、禁止開采區,建立資源儲備區等,在源頭上確保我市礦產資源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第四,借鑒東北及其他資源型城市處理和利用尾礦、廢棄礦山的經驗,采用尾礦再選、生產建筑材料、制造無機肥料、采空區回填、老礦區綠化復墾等方法,下功夫消除其占用土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安全隱患方面的痼疾。加大老礦區煤矸石消化治理力度,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可利用現有成熟技術,鼓勵企業利用煤矸石生產建材,廢棄礦井填埋,限期對老矸石山進行無害化處理,新開煤礦同步設立矸石處理系統,不再形成新堆積,從根本上解決礦區矸石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第五,籌建市級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和協調管理機制,從而促進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嚴格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法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實現對環境保護的有效控制,在全社會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相關知識,提高全民生態環境意識。
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效保護和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有限的礦產資源,并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充分發揮礦產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基礎作用和保障能力,實現銅川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的根本目的,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根本需要。總結經驗教訓、分析存在問題,認識和處理好銅川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尾礦廢礦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提出具體可行和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和策略并付諸實踐檢驗,可以給全國范圍內眾多的礦產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提供經驗和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