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華
包頭機電工業職業學校
淺談提高學生水粉色彩感受能力的“心靈教學法”
王少華
包頭機電工業職業學校
水粉畫因其工具簡單,應用廣泛已成為最簡便的一種色彩畫表現形式。因此,從六十年代起,水粉畫被美術院校列為色彩教學的基礎課程。是美術高考技能考試部分必考內容之一。通過多年水粉色彩教學工作的積累,我認為要想提高學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必須從以下幾點入手:
水粉畫教學是職業高中專業基礎課重點課程之一,是實施色彩教學以及今后設計課程開設的基礎。由于它本身具有應用范圍廣,易于掌握等特點,是職中美術教學技能考試的重要內容。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經過多年總結,我在水粉課的教學中運用了“心靈教學法”,通過多年教學實踐收到了良好成效。所謂“心靈教學法”是指結合學生愛探索,對新鮮事物好奇的特點,按照由淺入難、由簡入繁、逐步推進的教學方法,將整個水粉色彩課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并把它們統一化、規范化,進而上升為心靈的共鳴的教學方法。并使其具有自主能動性強,實踐操作性強、理論與實踐邏輯關系明確的特點。“心靈教學法”共分為三個步驟進行:
1.針對學生實際,講清色彩原理,讓學生學會用心靈感受客觀世界的色彩變化。經過多年教學觀察我發現,職業高中美術專業的學生大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初學者,這些剛剛接觸色彩的學生通常表現為:色彩基礎知識欠缺,作畫時的固有色觀念牢固,觀察不出光源色和環境色對物體顏色的影響等問題,這是色彩教學的最大難點。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必須使學生明確大自然中色彩產生的原因,讓學生知道:“光是視覺色彩產生的前提”,“沒有光就沒有色”的基本道理。其次要讓學生明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客觀物體對光既能反射又能吸收,物體呈現的色彩是光反射的產物。如我們看到的紅色物體是吸收了除紅色外的其他色光,而反射出紅光的結果。最后啟發學生學會用心靈來感受大自然色彩的神奇與曼妙。這中間我們可采用“演示法”、“問答發”、“啟發法”等,使學生搞清這些“光”、“色”關系,并激發學生心底深處對色彩的喜愛與興趣,為進一步研究色彩奠定了基礎。在明確了“光”、“色”關系后就可進行實踐練習了,讓學生在小構圖上反復推敲光、色關系,進行色彩造型訓練,使他們達到“心中有數,意在筆先”。
對于我所教授的學生來說,由于色彩基礎較淺。在繪畫初期,他們在觀察時光源色、環境色往往看起來不是那么的明顯,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運用圖例對他們進行“演示教學”,讓學生親眼看到這些色彩的存在,明確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是組成物體色彩的基本元素。引導學生理解掌握這一色彩變化的規律。同時運用“心靈教學法”,讓學生從心靈上體會到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的客觀存在。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而上升到精神層面的理解。這樣當學生面對靜物寫生與色彩作業時,用所學色彩原理、色彩關系等色彩學知識與心靈感受到的色彩相結合,進行系統理解式的學習。就能較快較好地掌握色彩基礎理論知識,并用這些知識指導實踐繪畫。
色彩操作訓練就是在心靈色彩感悟上進行的技能基本功訓練。可分為三個層次來進行:
初步練習:
這一層的重點是指導學生熟悉常用顏色的屬性,掌握調色的基本技法,進而熟練的調出作畫過程中需要的顏色。我認為在這一層可做些色彩推移、調和、對比的色調練習,就是讓學生不畫具體的物象,而是運用紅、黃、藍三原色和橙、綠、紫三間色及復色,作色彩在不同色相、明度、純度及冷暖的環境下的練習,看誰畫出的作品最符合練習的目的和要求,最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通過這樣的反復練習可使學生在初期階段,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調色上,在調色的過程中,既熟悉了顏色的特性,又積累了色彩的知識和經驗,為下一步的靜物寫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深入練習:
這一層的重點是要求學生在對所要表現的對象進行觀察、分析與判斷,把對物象的認識、體會與心靈感悟相結合,這樣在表現時,才能全面控制色彩復雜性,運用色彩獨特的語言將自身對色彩的理解及心靈體會融會貫通的表達到畫面上。這也是水粉畫色彩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水粉畫的最高目標。此時教師在教學中,可引入“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的作品來進行剖析,使學生親身感受到不管是物體的光源色、固有色、陰影色和反射色,他們的色調和純度都是最重要的。這一原理運用到我們的作品中,一般來講就是根據畫面的色調,把物體大的形體關系、純度關系、明度關系概括地肯定地畫出來,這樣可以較大程度地發揮了學生現有的造型水平,為下一步靜物寫生操作做好鋪墊。
強化練習:
它是在前兩個層次基礎上的較高層次訓練,重點是研究色彩對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產生的不同感覺和理解。所謂感覺,就是指色彩通過人的視覺引起的反應,是光線通過瞳孔進入視網膜,再由視覺神經傳達至大腦而產生的色彩感覺,是一種直觀感受;理解是指對視覺色彩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后的理性認識。我認為在繪畫過程中單憑感覺去作畫是片面的,只有將感性的感覺和理性的理解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準確判斷出物象的色彩關系。因此我們平時要多注意比較分析,積極思考,主動學習,不斷師法自然,堅持長期性原則,不斷關心周圍事物。“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做到持之以恒地培養敏銳的色彩觀察能力,熟悉條件色的變化規律,并從心靈上去體會和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大量欣賞世界名畫,從中用心體會一個繪畫經驗豐富的畫家,是怎樣對色彩進行極盡的刻畫和表現的。養成隨時隨地都要研究色彩變化的習慣,從中體會色彩對人的心理、生理上的影響,這樣才能較快地提高學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成為一名優秀的畫者。
色彩是繪畫學中的重要學科,而水粉畫又被廣泛的作為色彩訓練的基礎。學生在學習水粉畫時應該明白色彩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經過歷代藝術家的努力和探索,其觀念也在不斷地更新,作畫的表現手法不斷呈現多元化,這些都給學習色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逼真地再現物體的色彩,表達物體的質感,已不是學習色彩的唯一目的。而提高學生色彩感受能力,掌握色彩自身所具有的心靈表現力和心靈震撼性才是學習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既要有扎實的基礎,又要不斷的用“心靈教學法”去探索,才能為自己的作品注入鮮活的血液,使作品更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