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強
河北省邯鄲市標準化所
淺談標準的重要性
郭天強
河北省邯鄲市標準化所
標準化既是社會生產發展的產物,又是推動社會生產發展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水平。本文重點從性質、地位、作用、全球經濟形勢和發展趨勢5個方面,系統闡述了標準的重要性。
標準;重要性
從古至今,從國外到國內,標準化一直在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推動著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標準化的戰略作用日益凸顯,成為現代社會文明發展越來越重要的技術保障。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構建有利于自身的標準化體系,努力在國際競爭中打造核心競爭力,確保在全球一體化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進而推動本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標準的本質是統一,標準的任務是規范,它既是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的統一規定,也對各種各樣的市場經濟客體進行調整。
當代,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快,標準對市場經濟的規范作用越來越突出,市場經濟各個元素都要依靠標準來規范。依靠標準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規范運行,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成為人們的行動自覺。因此,標準的本質決定了它在規范市場經濟活動中的法律屬性。它和各國的法律法規一起,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無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我國,根據標準的約束力,大體把把標準分為兩大類:即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一是以國家強制力作為保障的強制性標準,其本身就是一種技術法規;一是在經各方同意后寫入合同而生效的推薦性標準,它成為各方共同遵守的行動自覺,同樣具有法律上的約束性。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標準的戰略地位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以歐美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紛紛制定各自的標準化發展戰略,以更好地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減小對自身的影響。2000年,美國、歐盟等國家從國家高度相繼出臺了了自己的的標準化戰略。2006年,日本也把標準競爭列入國家戰略,并出臺了本國的國際標準綜合戰略。當今科技飛速發展,世界格局瞬息萬變,各國都加快了標準競爭。特別是發達國家充分結合自身實際,加快實施標準化戰略,努力提升本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爭取國際標準化的主動地位,促進本國產業和經濟的跨躍式發展。
目前,面對國際和國內的兩個大局和新形式,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重要歷史發展機遇期,對標準化工作而言,我國更是高度重視,正在加快自身標準化建設,爭取迎頭趕上。《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把實施技術標準戰略作為我國科技發展的兩大戰略之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對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另外,黨和國家領導人更是多次對我國的標準化建設作出批示,要求把標準化戰略已上升為國家意志,加快我國的標準化建設,提高國際核心競爭力。
從宏觀上看,十八大以后,我國進入改革的深水區和攻堅期,標準化建設事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我國深入推進的全面改革大局。針對重點領域的關鍵改革,標準將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越來越重視國家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并以制定實施更高的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依靠其法律的約束力確保效果,最終實現全社會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我國在各地啟動了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大力研發和執行環保技術標準和資源綜合利用標準,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從微觀上看,以企業為例,標準是企業組織生產和經營的依據,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支撐。沒有高標準就沒有高質量。日本著名質量管理專家石川馨教授曾在總結日本質量管理經驗時說,“沒有標準化的進步,就沒有質量的成功。”相反,建立在低標準基礎上的所謂合格產品,其質量也不會滿足人們需求。目前,我國企業正在搶占高端制造制高點,其中很多指標都是高于現行世界標準的,這位我國的企業的后來居上,構建新的國際標準創造了條件。我國的超高壓輸電便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標準的戰略地位凸顯,發達國家為保護自身利益,紛紛搶占標準戰略制高點。在國家貿易中,由于自身局限,傳統貿易保護手段已經不適應現代全球化經濟的發展,而標準保護本國的貿易合法性讓發達國家受益頗多,發展中國家很難買過這道坎。通常,利用標準的作為保護自己的武器,成為發達國家采取的主要手段,從而實現限制他國產品出口、保護本國產業的目的。具體而言,現代經濟快速發展,行業劃分越來越精細,標準涉及的技術指標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制定標準越來越苛刻,修訂越來越頻繁,發展中國家一般很難達到。由此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交往中,涉及標準進而引發貿易摩擦的事例不斷增多。目前,我國在國際貿易中也深受其害,為在全球經濟交往中保護自身利益,我國也正在加快新的國際標準建設。
從本質上說,標準也是一種交往規則。在全球經濟交往中,誰的技術創新成為新標準,誰就將主導標準的制定,成為國際經濟發展的最大受益者。在21世紀,標準在市場的話語權將進一步提升,標準先行的特征決定了其戰略地位將更加突出,標準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如果標準與專利進行融合,實現專利標準化、標準壟斷化,那么將主導整個國際市場,獲得最大的壟斷利潤。從這個程度上講,相對于產品競爭、品牌競爭,標準的競爭層次更深、水平更高、影響更大。我國要在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搶占先機,加緊完善以專利和技術標準為依托的自主創新體系是必經之路。
總而言之,百業發展為大,標準是為基礎。當今世界,ISO、IEC等國際標準組織秘書處有一半以上被德、美、英、法、日五國瓜分,要改變發達國家憑借強大的技術創新優勢主導國制定際標準的現狀,讓我國企業不在受制于人,就必須加快自主創新,以創新提升我國在技術標準和專利上的話語權,進而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