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
黑龍江省委黨校
利用政務微博引導輿論的路徑選擇
李祥
黑龍江省委黨校
本文通過分析問題的成因,探索利用政務微博引導輿論的新途徑和新方法,以推動政務微博的健康發展。
政務微博;引導輿論;路徑
2013年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一般項目,編號:13B068
近幾年,微博憑借其及時快捷地分享與交流和便捷多樣的參與渠道,對網絡輿論格局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了互聯網輿論中心,更成為公民監督政府公共權力和維護自身權益的主陣地。針對這種情況,如何引導微博輿論,提高網絡執政能力成為政府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兩個不完全相重疊的“輿論場”,一個是主流媒體著力營造的媒體輿論場,一個是公眾口口相傳的民間輿論場。在互聯網還未普及的時代,媒體輿論場的影響力要大于民間輿論場。但是,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微博等個人媒體的興起,兩個輿論場的關系有所改變,民間輿論場日益壯大,也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據有關研究顯示,微博已成為中國僅次于新聞報道的第二大輿情源頭。同時,兩個輿論場彼此之間的重疊度減少,對立態勢愈發明顯,在某種程度上呈現出涇渭分明的狀態,兩個輿論場的對立越嚴重,輿論引導的難度就越大,嚴重影響到社會機制的運轉。這種變化對輿論引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通兩個輿論場勢在必行,而開通政務微博就是一條很好的途徑。通過政務微博使得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進入民間輿論場,受眾可以在民間輿論場聽到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的聲音,就可以實現兩個輿論場的對接和溝通,進而消弭對立情緒,可以說,政務微博是一支溝通兩個輿論場不可忽視的力量。
(一)政務微博基礎建設有待于進一步發展。一是部分地區、部門還沒有開設政務微博。就目前來看,政務微博在地域、行政級別、職能部門上分布不均衡。在地域分布上,經濟相對發達地區信息化水平較高,政務公開意識強,因此政務微博的數量也較多。在行政級別分布上,雖然縣處級以下微博數量較多,但影響力較高的高級干部較少開設微博。在部門分布上,因為公安系統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再加上有開設要求,所以走在前列,其他部門則表現一般;二是政務微博的注冊、命名、認證無序混亂。對于政務微博的注冊,選擇哪家網站均可,并無限制,這不利于各部門之間互聯互通;命名混亂、隨意性大且不嚴謹,這種情況不僅加大了識別難度,也使政務微博的權威性也受到影響;認證程序不規范,政務微博的認證流程沒有統一標準,各網站運營商自行其事,不僅普通網民難以識別真偽,也給政務微博的監管帶來不便。
(二)部分政務微博只重于形式,而疏于責任。很多部門出于跟風、輿論壓力或上級要求,開設微博的動機并非“問政”,而是為了完成任務或建構自身的良好形象,有的微博轉發一些眾所周知的新聞消息;有的微博將本地政府網站的消息加以簡單復制;有的工作人員在微博中對網友回復內容雷同。
(三)通過對政務微博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缺乏統一的管理規范和有效的運行、監督機制是存在的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微博發布的內容以及發布的流程缺乏程序性文件,也缺乏對從業人員培訓以及職責監督。政務微博對一些事件的處理反饋,需要眾多相關部門的通力協作,否則難以做到有效、準確、及時,應定期對其進行績效評估、監督管理。對于信息發布的頻率、留言反饋情況,網民所反映的事件的處置情況等都應設立跟蹤評價機制,獎優罰劣。
(一)全面鋪開,扎實推進,把握好政務微博的建設尺度。
針對目前政務微博地域分布及行業分布不平衡的現狀,要加大對經濟不發達地區的政策、資金、人才的扶植力度,以提高當地的信息化水平。要通過培訓、考察等方式提高有關領導干部對政務微博的重視程度。同時,面對政務微博這一新生事物,需要注意經驗的積累,既要鼓勵開通,也要防止形式化的“一哄而上”,具體業務部門以及和民生密切相關的部門可先行參與,在取得一定經驗之后循序漸進再行推廣是穩妥之策。
(二)強化政務微博的功能設計。
要設置頁面美觀、功能齊備的微博界面。對于界面的設置,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專門為頭像即政務微博的標識進行設計,形象要親切并能反應出微博使用者的工作特點。其次,要積極關注其他網民。關注同行的微博,可以充分借鑒工作經驗,改進本部門工作;關注本行業的專家學者、意見領袖,可以獲知行業動態,提高工作能力;關注普通網民,可了解民情、傾聽民意。最后,要通過界面設計,整合資源,形成網絡“微門戶”,應將本部門的網站、相關聯系人的QQ、博客、電子郵箱等給出鏈接,使幾種技術手段揚長避短,實現協調服務。
(三)有效利用政務微博引導輿論的原則和技巧。
一是要及時引導。輿論的形成是個體意見積累和擴張的結果,在輿論尚未形成前的個體意見交流階段,充分發揮微博及時快捷的優勢,在政務微博的常規使用時及時發布信息、提高更新頻率,提高引導效果。在進行突發公共事件的輿論引導時,迅速反應、及時應對,是政務微博能否成功引導輿論的關鍵;二是要持續引導。由于微博本身有字數限制,政務微博在發布常規信息時,如無必要,內容不宜過多、過全,過多的內容只能分多次發布,這樣會使信息過于“碎片化”,不利于受眾全面、準確的接受信息。而在一些重大公共或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過程中,則恰恰相反,要對事件的起因、過程、處理結果等進行持續發布,有始有終,才能起到良好的引導效果;三是要個性引導。政務微博不宜發布一些其它網站上已經存在的、眾所周知的信息,這會造成微博的可讀性下降,要結合本部門或者領導干部本人的工作特點,發布一些針對具體事務的內容,如工作動態、辦事指南等,這樣既增加了政務微博的可信性,提高了訪問量,同時也能避免低級錯誤的出現。
[1]徐世甫;;城市突發事件輿論微博引導的理性思考[J];上海城市管理;2013年01期
[2]董立人;;如何讓政務微博發揮好輿論引導作用[J];傳媒觀察; 2012年05期
[3]姚寶權;;突發自然災害政務微博發布的實證研究——以北京7·21暴雨為例[J];懷化學院學報;2012年09期
[4]畢秋敏;曾志勇;;優秀政務微博應用特征研究[J];商業經濟; 2012年12期
[5]張蕊;洪金梅;;政務微博在輿論引導中的作用[J];新聞世界; 2012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