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柱
安徽建工技師學院
探究“雙元制”在焊接教學中的應用
李章柱
安徽建工技師學院
“雙元制”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職業學校的培訓中較為常見,能為企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需要的綜合型人才。本文主要探討了“雙元制”的優勢,并對其在焊接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以期進一步推動我國職業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雙元制;焊接教學;應用
在我國,職業學校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遵從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追求使學生做到對教學內容的能學和樂學。在結構的安排中,主要以學生的就業和企業的用人標準為導向和依據,注重循序漸進。然而,當前我國職業學校的學生往往遠離生產的第一線,學校組織的實習較為集中,學生無法在實踐中把學習到的理論及時運用出來,產學脫節現象較為嚴重。而根據“雙元制”模式,職業院校與企業和社會的聯系較為密切,能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既節約了教育資源,又能使人才浪費的現象得以避免。
“雙元制”源于德國,是一種新型的職業培訓模式,這種辦學制度由校企合作共建,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人才,學校根據企業的人才需求來進行教學和培訓。所謂“雙元”是指培訓人員需要經過兩類培訓,其中一類指職業學校,由學校向學生傳授職業相關專業知識,另一類指企業及公共事業單位等,由其向對學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雙元制的優點在于其職業教育的針對性更強,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
學生在“雙元制”教學過程中,在企業接受55%~65%的課程,在學校接受35%~45%的課程,課程的設計主要以職業的需求為重點,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深淺度適中,綜合性較強,且教學地點不同,教學形式和內容也不同。在設計理論課程時,大多圍繞職業活動,所有理論均是專業所需,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并且所有課程均以實踐活動為中心,實行由淺入深的教學方法。在課程選擇上,均是由專家進行綜合編排,其教學經驗較為豐富,因而能為學生提供更有價值的職業經驗,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時,學生由于多在特定環境中進行學習,因而與企業的交流機會更多,綜合職業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養,且能夠勝任大部分職業領域中的工作。學生掌握業務能力后,還能夠學會很多基礎知識和實用的社會能力,極大地增強了社會適應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1]。
“雙元制”的培訓目標主要圍繞崗位要求設定,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受到了企業廣泛的歡迎,由于其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能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實用型人才。同時,以雙重訓練為主的“雙元制”有利于對企業積極性的充分調動,有利于提高全社會對高職教育的關注和辦學渠道的拓寬,不但使教育經費得到了節約,還使學生的所學知識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在我國,“雙元制”受到了各職業院校的廣泛重視,如遼寧工程職業學院等。經過長時間的考察,遼寧工程職業學院在2013年5月與德國吉大霍恩第二職業學校簽訂了合作辦學的協議,協議雙方聯合辦學,并成立了“布廷恩”冠名班。該班以德國吉夫霍恩第二職業學院、德國職業教育專家施羅特、布廷恩企業擬定的人才培養方案為基礎,對“雙元制”教學模式進行引進,并經過學校與學校、學校與企業間的深層合作,將職業教育改革進行深化,以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為目的。2013年10月,德國吉夫霍恩第二職業學校的高級教師亨瑞希·馬亞及布廷恩集團的培訓專家富蘭克·特茨拉夫應邀到遼寧工程職業學院“布廷恩”焊接班進行教學指導,時間為三周[2]。教師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采取模擬銷售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的自主研發的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先為學生提供一個客戶信息即產品,學生扮演生產廠家,教師扮演客戶。學生需要用心思考,并自行收集相關的資料,與客戶進行商討,向客戶詢問是否有產品相關的書、表或數據來作為參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自行對相關資料進行尋找,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資料而不提供答案。之后是計劃階段,教師讓學生到各焊接車間尋找材料和設備,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時刻掌握學生的位置和進度,了解各組學生正在做的事,并要求學生將自己要做的事體現在計劃中,然后采取小結和演講的形式,將每組的不同計劃通過討論來進行完善。在產品制作階段,學生應全情投入,爭取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然后在課堂上以組為單位向其他學生介紹自己的產品設計,教師在此過程中解答學生的疑問,并對學生的設計思路給出建議,然后再讓學生圍繞設計對材料進行選取,然后下料切割,教師從旁進行監督,不指正學生在程序中出現的錯誤,等學生完成任務后再進行指正。學生完成任務后開始進行檢查工作,教師先給出評分標準,學生再根據這一標準進行互相評價,然后由教師給出總體評價,并給予優勝者適當的獎勵。通過這一任務過程,使學生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調動,同時,任務過程由簡到難,學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因而更容易學到更多知識[3]。學生這個循環過程中,能深入地了解產品銷售知識和相關技能,通過運用綜合知識,學生創造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除此以外,布廷恩焊接班還采用了校企聯合的實訓教學模式,不但會在學院車間中開展實訓課程,還會到布廷恩特種設備有限公司開展實訓課程,每個學期一次,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技術水平。根據實際情況來看,“雙元制”的培訓模式的教學效果較好,已經在很多城市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其技術的鮮明性和超前性較強,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學生的知識面和技能面更廣,且市場競爭力和社會適應性更強。
“雙元制”教學模式職業技術教育的形式之一,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這種教學模式開始在我國部分企業中應用開來。其能力針對性較強,學生在接受理論教育的同時還能進行實際操作,與實際工作有較強的聯系。我國各職業學校應積極引進“雙元制”教學模式,以改善我國職業學校學生實踐能力較差的現象,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
[1]郭金霞,康梟,劉溪.德國“雙元制”在焊接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2(4):129.
[2]呂曉偉.關于加強焊接教學質量提高焊接教學效果的建議[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15(7):3.
[3]于泓,李德成.如何搞好中職學校焊接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7(1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