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錕,曲正鵬
青島市技師學院
軌道交通專業校企合作模式探討
于錕,曲正鵬
青島市技師學院
在軌道交通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如何培養出合格的專業技能人才,筆者認為必須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本文主要探討了校企合作的幾種方式,并著重研究了現代學徒制在軌道交通行業中的應用。
軌道交通;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
十二五期間,我國有28個城市地鐵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建設,軌道行業在這段期間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由于我國軌道行業起步較晚,與之相匹配的行業人才培養教育也大大滯后于行業的發展。
該行業集便捷、快速、安全、智能于一體,對人才的需求范圍和數量和非常之大。在運營過程中有著“三高”的特點,即:技術含量高、職業素養高和職業能力高。而且,一些崗位工種具有行業的特殊性,如軌道交通供電,不同城市的制式也各不相同。
軌道交通行業的這些特點,對技工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挑戰,無論師資、教材、培養方案還是實訓基地,都需要與之相匹配。筆者認為,要想為軌道交通行業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員工,必須要走校企合作這條路。
2.1 完善課程結構,開發專業教材
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是培養職業型技能人才的核心問題。首先要根據實際的工作結構設計課程結構,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其次要重新組織教學,以實際的工作活動為主線,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本位,組織和設計教學內容。第三要打破傳統的課堂式授課方法,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注重過程考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運用知識的能力。
職業院校也要主動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與生產標準一致的教材,確保有與校企合作培養相匹配的教材進入課堂。教材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最能體現出職業教育的培養理念,因此,加強校企合作,將理論與實際結合,是實現教材建設的重要途徑。
2.2 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力量是培養合格軌道行業人才的關鍵因素。要真正為區域經濟和各企業培養出合格人才,關鍵要有一支專業技術能力精、實踐經驗足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由于工資待遇、地域差異及企業對人才的大量需求等原因,導致該行業師資嚴重缺乏。因此,各院校應在現有和相關專業師資的基礎上,加強師資培養力度,提高專職教師的素質。要有計劃地組織老師到一線掛職鍛煉,而且實踐時間要有保證。根據筆者的經驗,到企業掛職個把月,只能初識行業皮毛,要想學好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實踐時間至少為一個學期,親自參與的企業生產和設備安裝實驗調試,熟悉行業管理理念,并考取行業相關職業資格證書,使教師真正具有職業人與教師的雙重身份與能力。
其次,為了緩解師資缺乏的困境,學校也應與企業搞好關系,聘請企業技術人員到學校兼職。且要形成長效機制,保證每周的基本課時量。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企業的大力支持和學校的堅持努力。
2.3 開發有效的基于校企合作平臺的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目前主要有定向式培養、訂單式培養和崗前培訓三種模式。在一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初期,一般采用定向式培養的方式,由軌道交通企業和學校協商,確定培養方案,進行2-3年的學校學習。這種方式,在學生一入校即確定了就業去向,在學生的整個在校培養過程中,企業全程參與。但是這種方式的弊端是,學生沒有了后顧之憂,導致對技能的掌握欠缺,畢業進入企業后,難以勝任崗位工作,也影響了學校的聲譽。為了解決上述弊端,也為了縮短培養周期,軌道企業也會采取訂單式培養和崗前培訓的方式。即在畢業生中挑選相關專業的學生,先對學生的素質進行考察,然后由學院按照企業目標進行培訓,在軌道交通發展成熟的城市,直接將入圍學生插入生產線,進行跟崗實訓,這種方式的弊端是,員工難以學到系統的專業技能知識,不利于后續發展。
現代學徒制起源于英國、德國,是傳統學徒制融入了學校教育因素的一種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不斷深化的一種新的模式。學徒制以職業實踐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充分凸顯了職業教育的“職業性”,較好地實現了教育的外在價值。回歸教育本質,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兼顧社會需求和人的自我發展的需求,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內在價值。
首先,學徒制打破了實訓基地投資成本高和企業生產實景難以模擬的弊端。采用學徒制,能夠深入軌道企業,由師傅帶領,有計劃、有層次地進行實習,既解決了實訓設備短缺的弊端,節約了實訓成本,也提高了實訓質量,由師傅對整個實訓過程進行考核。
其次,現代學徒制為軌道專業提供了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學生在專業導師的帶領下,固定工作崗位,實習工作完全按照企業的安全生產要求進行,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作為企業的準員工,加強了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使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在專業師傅的帶領下,一些實踐困惑也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
通過現代學徒制,使學生避免了只學單一的崗位技能,通過學校學習能夠得到系統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將來的進一步發展;企業也得到了技能熟練的員工;學校也因此獲得了良好得到口碑,擴大了生源,真正的實現了企業、學校和個人“三贏”的局面。
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充分發揮實踐教育在職業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是目前職業技能教育的一條必經之路。實踐證明,要在軌道交通專業中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必須堅持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主動參與、學校主辦的辦學模式,真正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共同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1]史富強,《校企合作高職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系列教材開發實踐》,Value Engineering,2013年32卷31期
[2]徐虎,《城軌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課程結構開發途徑研究》,科技信息,2013.7
[3]韓麗,《基于校企合作的城市軌道專業人才培養研究》,科技博覽,2014.3
[4]謝家的,《軌道交通類專業校企合作的困惑與對策探討》,中國科技縱橫,2010年24期
于錕,女,山東省青島市人,青島市技師學院軌道交通學院專業教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軌道交通機電一體化方向;
曲正鵬,男,山東省青島市人,青島市技師學院機電學院專業教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機電一體化液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