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簡訊
近日,齊魯石化研究院承擔的“大型車用滾塑柴油箱聚乙烯專用料的開發”、“新型成核劑體系在聚丙烯樹脂中的應用研究”、“聚氯乙烯高透明膜專用樹脂的開發及應用”三個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技術鑒定。
“大型車用滾塑柴油箱聚乙烯專用料的開發”是研究院聚烯烴所與塑料廠合作完成的新產品開發項目。該項目通過對大型車用滾塑柴油箱專用樹脂結構與性能、助劑體系、聚合工藝技術、滾塑加工及應用性能等系統研究,經中試和工業化聚合試驗,在工業裝置上采用茂金屬催化劑技術,率先在國內成功開發出大型車用滾塑柴油箱專用樹脂mPE R335HL。mPE R335HL專用樹脂具有優異的抗沖擊性能和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具有較高的抗紫外老化和尺寸穩定性能,能順利滾塑成型80升工程機械油箱、240到400升各種柴油箱及大型拖拉機頂棚等各類制品。現已在滾塑油箱、軍用包裝箱領域得到批量應用。采用mPER335HL制備的320升柴油箱已通過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長春)進行的檢測,目前已通過了15萬km以上熱帶山區的道路使用試驗。
“新型成核劑體系在聚丙烯樹脂中的應用研究”是研究院聚烯烴所與塑料廠、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完成的項目。該項目通過對粉末橡膠負載成核劑技術及其在聚丙烯樹脂中的應用技術進行系統研究,在聚丙烯裝置上應用該新型復合成核劑體系成功開發了高流動高剛韌平衡聚丙烯新產品。產品具有流動性高、剛性高、韌性突出等特點。經核算,采用該技術比未采用該技術時,每噸生產成本可降低近百元,效果顯著。
“聚氯乙烯高透明膜專用樹脂的開發及應用”是研究院聚氯乙烯所與氯堿廠合作完成的項目。該項目基于對聚氯乙烯樹脂結構與性能的深入研究和生產工藝的改進,篩選出具有高效終止效果和熱穩定性能的新型復合助劑體系,開發出老化白度高、“魚眼”數少的聚氯乙烯高透明膜專用樹脂,其性能與目前國內外最優的韓華和臺塑同類PVC高透明膜樹脂產品性能相當。
2015年4月20日下午,新疆召開重點行業解困工程推進會,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出臺2015年自治區鋼鐵、水泥等6個重點行業解困工程實施方案,推進重點行業解困,為順利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基礎。
在當前經濟不景氣、不少行業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的形勢下,新疆工業經濟運行困難較大,傳統產業增速明顯回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走出困境,勢必對工業經濟增長造成更大的不利影響。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行業解困工作,在今年新春開局系列活動中做了總體布局,也在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的20個方面50條措施中提出了具體要求,把解困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為此,圍繞自治區工業經濟的發展,自治區積極選擇具有發展優勢、占全區工業比重較大、生產經營比較困難、對全區工業經濟運行影響明顯、少數民族職工就業人數較多的鋼鐵、水泥、氯堿、電解鋁、輕工(番茄醬、甜菜制糖)、汽車等6個行業作為解困重點。
在重點行業解困工程推進會上,自治區黨委常委、常務副主席黃衛指出,面對經濟形勢下行壓力增大的新形勢,全區各級政府要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用足用好低電價政策,著力破解物流成本高的瓶頸制約因素。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加快延伸產業鏈,推動電解鋁下游產業向汽車工業、建材市場、輸配電線路等領域延伸。還要妥善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嚴格控制鋼鐵、水泥產業新增產能,積極推進兼并重組,引導和支持疆內鋼鐵、水泥等行業企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發揮西行班列作用,帶動本地產品擴大向西出口,鼓勵區內鋼鐵、水泥企業到有需求的周邊國家建設生產基地。
去年以來,張家口宣化縣舉全縣之力攻堅突破、跨越趕超,重點項目建設實現了總量和質量“雙提升”。截至目前,全縣在建項目共251項,總投資527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84個,省市重點項目8個,總投資106億元,形成了續擴建項目加緊建設、新建項目相繼開工、洽談項目前期運轉良好的新局面。
宣化縣采取網絡招商、會展招商、節慶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與中石油、中國化工集團、華潤集團等全國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一大批
高投入、高效益、低能耗、零排放的綠色項目紛紛搶灘登陸。
總投資31.6億元的盛華氯堿基地二期項目落地建設、新建40萬t燒堿和40萬t PVC樹脂和配套自備熱電站項目、新上20萬t/a電石項目和100萬t/a利用電石渣制水泥項目以及20萬t/a特種功能型合成新材料項目。目前,40萬t燒堿、PVC項目一期已投入生產。在龍頭項目的帶動下,新型化工產業迅速隆起。總投資15億元的華信農產品物流園項目、總投資4.94億元的宣化縣工業物流產業園區兩個項目開工建設,帶動物流產業異軍突起。總投資75億元的中油金鴻分布式能源站、國電電力光伏發電等9個新能源項目激戰正酣,新型能源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神霧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簽訂重大合同的公告。公告稱,神霧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天立環保工程新疆有限公司與山西襄礦集團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24日簽訂了《山西襄礦集團有限公司40萬t/a電石項目PC合同》(以下簡稱“合同”或“《PC合同》”),合同總金額為:103 718萬元整。
山西襄礦是由山西省襄垣縣地方國營襄垣煤礦改制組建的新型能源集團,系由襄垣縣人民政府出資設立,并授權襄垣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地方國有控股的新型煤電化、煤焦化企業集團。集團下轄15個職能管理部門,20多家子公司(其中:煤炭企業7家),職工達到1.5萬人,主要有煤炭、精煤、發電、電石、聚氯乙烯、焦化等產業。
融匯化工從2014年7月份導入阿米巴經營模式,成立了阿米巴經營模式推進領導小組,確立了融匯化工七項精進,對分廠廠長進行了第一次量化分權;成立技術委員會,市場信息部,機修車間和電儀車間從生產部剝離成立工程公司等措施,先從生產系統導入,運用《經營會計報表》工具真實核算經營數據,供應部和銷售部費用以傭金方式代入,供應銷售采用競價提成、降價提成等方式,產供銷收入和費用全部進入核算體系,讓分廠每位員工真實了解自己生產產品的盈利能力。分廠通過每周《經營會計報表》進行數據比對,尋找需要改進數據,發揮全員智慧來降低費用,通過持續螺旋式循環改善,增加產品盈利能力。
在融匯集團的鼎力支持下,通過全員努力,阿米巴經營模式在融匯化工的經營實踐結出了豐碩之果:10-12月份在市場下行的情況下,產供銷系統實現經營利潤持續增長,11月比10月增加17%,12月比11月增加61%。氯堿分廠單位氯堿總費用從9月份開始持續降低,12月對比9月下降99元/t;樹脂分廠VCM產品12月電石耗費用因原料質量提升、大塊電石采用和分廠精心控制相比9月,僅電石單耗一項就降低費用125元/t,這個數據是在分廠低負荷運行的前提下。三烯分廠12月相比9月也是僅電石耗一項費用就下降97.95元/t。這些數據既是業績,也凸顯了經營意識人才的培養,精細化操作、思維創新都是利潤的源泉,實現了未做任何資源上的添加,依靠模式、思維習慣打破產生的巨大貢獻。
阿米巴經營模式通過透明核算方式量化費用,有效傳遞了市場壓力,讓全體員工聚焦事實和數據的改善。它一方面通過群策群力實現經營數據的改善,提升公司運營質量,一方面培養每位參與者大局觀、共贏意識,復制出一批有老板意識的人才。通過生產系統經營會計報表數據的循環對比和改善、各層級經營長的分享,可以感受到融匯的活力和潛能在被激發,而這種激發所爆發出來的能量將是無限的,因為只有真正意義上培養出有經營意識的人才才是融匯真正實現騰飛的永動機。
“2015年一季度,公司一直在加緊生產,天智辰業二期2條1,4-丁二醇生產線也已經投產,產品供不應求。”4月初,在天業天智辰業化工公司,天業股份公司總經理關剛介紹說,一季度以來,天業產品1,4-丁二醇市場銷售供不應求,產銷兩旺迎來“開門紅”。
天業1,4-丁二醇產品,是以天業氯堿化工中電石爐尾氣為原料,是天業提高廢氣資源化綜合利用,實現產品的多元化、向精細化發展的重點工程,一期項目于2013年投產運行,自產品下線以來,產品質量達到國家優等品,從而贏得了疆內外客戶的信賴。
2015年,天智辰業二期項目1,4-丁二醇裝置完成建設,并順利投產2條生產線。在一季度中,天智辰業共完成了2.85萬t 1,4-丁二醇的生產和銷售,超額完成集團下達的任務指標。
據悉,為確保實現一季度開門紅,該公司每月召開經濟運行分析會,了解生產實際情況,確保達產達標。公司領導不斷強化生產工藝紀律,督促各分廠嚴
格執行工藝指標,生產技術部嚴格落實工藝執行情況,為嚴把產品質量關奠定了基礎。
目前,公司正在大力組織開展技術革新、降本增效活動,通過勞動競賽的方式增加產量,以滿足供不應求的市場。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22日說,我國要根據試驗情況,及時調整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既能有利于擴大開放,又能有效地維護國家安全。
汪洋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自貿試驗區工作進展情況時說,前兩年的負面清單是由上海市制定的,這次我國統一制定了適用于4個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條目數由上海自貿試驗區2014年版的139條縮減至122條,進一步擴大了開放。
汪洋指出,要切實防控風險和守住底線。能否有效防控風險,是檢驗自貿試驗區制度建設成敗的重要標準。該放的要堅決放,該管的要堅決管,只有管得好,才能放得開。
汪洋說,要完善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統一適用于4個自貿試驗區的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相配套的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與過去的相關規定相比,拓寬了安全審查范圍,從主要審查外資并購擴大到綠地投資;豐富了安全審查的內容,將互聯網、文化、協議控制(VIE)等敏感領域和商業模式都納入進來;完善了審查工作機制和程序,明確了自貿試驗區地方管理機構的職責。這項工作經驗不多,將在試驗中逐步完善。
汪洋表示,我國還要健全事中事后監管制度。特別要完善監管法律法規,加強隊伍建設,創新監管手段,筑牢“防火墻”。
2014年9月,商務部和上海市會同有關部門,對自貿試驗區一年來的運行情況進行了評估,廣泛聽取第三方機構、市場主體、社會公眾的意見。各方對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同時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問題之一是,自貿試驗區對外開放的力度有待加強。上海自貿試驗區2013、2014兩版負面清單公布后,有關方面評價清單偏長,開放度不夠,離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