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健 (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571158)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地區(qū),史學界與民族界普遍認為是黎族先民開發(fā)了海南島。而制陶工藝作為黎族的文化特征并經過印證黎族制陶工藝從母系氏族社會就已經開始了。古老的制陶技藝一直延續(xù)到上個世紀70年代,并專屬于婦女的工種,有“女制陶,男莫近”的習俗。這種古樸的制陶方式,被考古公認為是制陶史上的“活化石”,對研究原始社會時期的制陶工藝具有較高的的參考價值。海南的一些黎族村寨至今仍保留著新石器時期泥條盤筑法的原始制陶工藝。他們使用的燒陶原料為當?shù)氐姆Q為“白土”的一種原料,經過分化、舂打、過篩、反復砸揉而成為熟泥。制陶采用的方式是古老的泥筑法或片筑法,通過采用這種制陶方式可以靈活的制作生活中的陶制用品,如盤、碗、缸、鍋、蒸酒器等。制陶的輔助工具也比較簡單,多為自制的木刀、貝殼、繩子等,雖然工具材料比較簡單,但黎族將制陶當成一件重要而神圣的事情去看待,在正式制陶以及燒陶是都要進行一個宗教儀式。露天燒陶是黎族特有的技術,在空曠的田野上,由有經驗的婦女搭建起簡易土窯,燒制陶器的材料是柴火與干稻草,陶器的燒制通常由有經驗的婦女主持與操作,而整個過程也伴隨著各種儀式與方法,一般土陶燒制時間為一個小時,溫度大概在500度至800度之間。燒的通紅的陶器挑出來后淋上自制的一種植物浸泡的液體,便會形成點狀或片狀的黑紅斑。形成獨特的裝飾。制陶工藝作為黎族的文化特征,由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原始制陶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這種歷史悠久,世代相傳的原始制陶技術曾在黎族人民的物質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現(xiàn)在將成為一種藝術語言為海南現(xiàn)代環(huán)境文化的建設增添色彩。
海南島地處熱帶邊緣,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擁有我國得天獨厚的熱帶雨林區(qū),由于受現(xiàn)代工業(yè)化進程影響較晚,海南的自然資源豐厚,并且適于居住,也成為人們向往的旅游勝地。而伴隨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口號,充分挖掘海南獨有的資源優(yōu)勢成為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要課題。而如何建設一個具有人文氣息的環(huán)境成為建立國際旅游島探討的關鍵因素。同時借人文環(huán)境的建設掀起海南文化的復興工程。其中包括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美術、傳統(tǒng)手工藝等,其中以黎陶為媒介并注入其它文化特色介入到海南現(xiàn)代環(huán)境的建設中成為新的亮點。
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的海南島孕育了一代代黎族先民,并形成了黎族特有的文化體系。黎錦、口頭文學、船型屋、紋身等都是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孕育并開花。尤其是海南現(xiàn)代的環(huán)境建設中體現(xiàn)文化內涵的公共藝術形式成為海南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而以黎陶為載體的環(huán)境藝術作品以陶瓷材料為媒介,將海南的文化融入其中,在裝飾環(huán)境的同時讓觀眾了解海南的人文文化特點,這種方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海南生機勃勃的旅游業(yè)成為人們度假的天堂,陽光、大海、沙灘成為這里的代名詞,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環(huán)境的營造成為吸引旅客的最佳亮點。而陶瓷在環(huán)境中的運用其實是近幾年來公共藝術的一種新的形式。海南很早就有制作陶瓷的歷史,在這里我們簡稱為黎陶,在過去黎族運用古老的制陶技法主要生產他們的日用生活器具,而隨著時代的改變,雖然這些黎陶日用器已經退出生活的舞臺,但在環(huán)境藝術中它們重新裝扮賦予了海南獨特的魅力。黎陶在自己長期的發(fā)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魅力,由于它的原始的工藝與燒制方式使其形成了自然粗獷的質感,樸拙敦厚的色澤,深沉內斂的古雅。純手工的制作以及柴燒的工藝使黎陶擁有一種復自然的屬性。土、火、柴都是自然最普遍的物質,與人類也最親近,同樣這種黎陶也最能喚起人們內心對自然的回歸,代表了大自然的情懷,沒有任何素材可以取代。海南獨特的地域賦予其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人文資源,同樣這些資源可以融入到黎陶中為海南的環(huán)境建設服務。黎陶具有很強的塑造性,黎族的文學、傳說、圖案都可以通過雕刻或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在黎陶上,通過黎陶古樸質感更能體現(xiàn)出黎族人文文化的源遠流長以及魅力。而海島獨特的自然景觀也可以通過黎陶的藝術形式表現(xiàn),將美麗的海南風光融入海南現(xiàn)代環(huán)境建設中,將現(xiàn)實中海南自然風光與藝術化的海南風光結合在一起使海南獨特的美得到更深的提煉,為觀眾留下深刻的影響。
伴隨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口號,海南逐漸成為世界的旅游的殿堂,以三亞、海口等地的旅游鏈逐漸形成,作為度假、旅游的天堂海南的服務業(yè)也逐漸鼎盛起來,星級酒店以及公共設施的建設成為海南特色的主要載體。在游客的起居住行中體現(xiàn)的服務設施的優(yōu)劣關系著游客對海南的印象以及對其獨特魅力的感悟。海南的公共設施多集中在沿海的旅游核心地帶,為了帶給游客舒適奢華的旅游環(huán)境,這些賓館多為莊園式的環(huán)境,奢華現(xiàn)代的建筑風格與海南綠色的植被相輔相成。在這宜人華麗的自然環(huán)境背后挖掘海南的人文環(huán)境內涵顯得尤為重要。黎陶作為海南獨具特色的活化石,黎陶的成型工藝以及裝飾手法具有自己的獨特的魅力。黎族的原始制陶技術歷史悠久,世代相傳,曾在黎族人民的物質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黎族人們心目中陶器的制備方便而實用。制陶原料源自于易于尋找的粘土,工具為自制的簡單物件,燒陶也不需設備。制作的陶器也適合當?shù)厝说娘嬍沉晳T。而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黎陶作為傳統(tǒng)的生活器具已經慢慢被現(xiàn)代生活器具所代替,最終退出歷史的舞臺。因此,對于黎族原始制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海南旅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挖掘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繼而營造出獨具特色的旅游環(huán)境。在游客欣賞到海南宜人風光的同時,也能夠受到當?shù)厝宋奈幕难铡6@種熏陶可以反映在游客的衣食住行方面。黎陶的特點是粗狂而質樸,在金碧輝煌的海邊賓館里面其顯得極具親和力,可以在它樸素的外觀下,在內斂的氣質中拉近與游客之間的距離。黎陶在游客生活起居方面的融入可以使游客在歡樂的同時體會到海南本地人們熱情好客的氣息,而融入當?shù)氐奈幕@杼找部梢砸躁愒O性的方式融入,例如黎陶壁畫、黎陶雕塑、黎陶器皿等。形式與內容都可以以黎陶為載體融入當?shù)氐奈幕M瑯樱部梢砸匀沼么傻姆绞匠霈F(xiàn),雖然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可以使日用陶瓷產品實用而美觀。但現(xiàn)代用瓷大多千篇一律沒有性格。而黎陶一般是手工制作,陶瓷融入了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必將傳遞給游客不一樣的感受。
海南島屬熱帶島嶼季風性氣候,四季景觀差別不大,宜人的自然風光也吸引了大批的島外游客。雖然四季常青是其他地方所無法比擬的,但色彩的單一性使得海島的畫面略缺一點視覺的沖擊力。黎陶的特點是使得陶器均為素面,一般燒制的胎體呈素面橙紅色的胎體,少有紋飾,器物表面常有黑斑。這種色調尤其在海南大面積的綠色自然環(huán)境中起到很好的襯托與強調作用。雖然紅與綠是一組很強烈的互補色,但黎陶的紅更多呈現(xiàn)的是泥土的質樸能很好的融合在自然環(huán)境中。海南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而黎陶可以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融入景觀藝術中。黎陶具有其他材料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首先黎陶是土、水、火的結晶具有天然的復自然的屬性,與海南的的天然屬性具有自然的契合。再次黎陶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融入較多的藝術方式,例如雕、刻、畫、塑都是可以的,并且可以與其他材質進行融合。另外,黎陶作為黎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將黎陶融入海南建設中來可以使該地的景觀藝術更加豐富精彩。當然這里的黎陶并不是孤立,其與環(huán)境是相輔相成的,有的具有一定的實用性,甚至可以與觀眾產生互動交流。黎陶藝術在海南的星級賓館中已經得到了重視與運用。例如,陶與水結合的噴泉,新穎獨特的黎陶裝置藝術,美觀而實用的海邊淋浴設施等等。隨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迅速,黎陶藝術必將為海南的景觀藝術帶來特有的精彩。
黎陶曾經是海南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制品,雖然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黎陶在人們的生活中的地位慢慢消退,但它并沒有因此而退出歷史的舞臺,相反,海南現(xiàn)代環(huán)境文化建設中需要黎陶作為海南的一張名片去向觀眾闡述海南的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黎族制陶藝術在海南現(xiàn)代環(huán)境文化建設中的運用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希望將來能有更多優(yōu)秀的黎陶藝術呈現(xiàn)在海南宜人的風光中。
[1]張玉山.世界當代公共環(huán)境藝術·陶藝[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10.
[2]王學萍.中國黎族[M].民族出版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