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余秦鋒 (西安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710054)
土家織錦中的圖紋,可以分傳統和現代兩大部分。傳統的圖紋中有植物花草類、鳥獸類、幾何勾紋類、吉祥綜合類、生活器物類以及天象地屬類六大方面,約有二百多種,都極具民族特色。在中國傳統民間工藝中,擁有如此豐富的圖紋體系是很少見的。它的形成和生活在武陵山區的土家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是對生活的一種提煉和升華。從紋樣中看潛藏著的民族淵源和民族深層文化意義。
蓋裙作為酉水流域地區信仰的典型民俗用品,只用于土家族兒童是他們的一種特定用物。它是在一塊寬為1米的方形黑色家機土布上,三個面均為15厘米寬的“臺臺花”縫制而成。它是外婆送給外孫的禮物,除了美觀以外還具有遮光保暖的效果,更是防白虎保護小孩兒的避邪物。
臺臺花,是清“改土歸流”前后的傳統圖案。從圖案上來看,是抽象和半抽象的幾何紋。臺臺花的上下分別是船紋和水波紋,中間是虎頭紋。船紋和水波紋第一眼看上去還能分辨實物,中間的面紋則無法分辨出是什么。在一個大的菱形內,有三個菱形,其中兩個對稱和一個相對大的菱形中間有一條三波的折線;許多織錦老人說,兩個對稱的小點叫“陽雀眼睛”,是根據陽雀花圖案中的眼睛演變而來;而大的菱形就無從得知具體指的是什么了,但是從眼睛推斷可能為“腦殼”。(如圖1)蓋裙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在傳統的觀念中,圖案的選擇只有“臺臺花”和陽雀花兩種,但是主要還是以“臺臺花”為主,其他的紋樣都不可以,這為土家人的蓋裙帶來了一種神秘的色彩。
蓋裙的“臺臺花”呈長條狀,以“小船”(補畢伙)和“水波紋”(澤羅里)構成階梯狀的樣子。在當地的方言中這樣的階梯狀成為“臺臺”,所以叫“臺臺花”。“臺臺花”是二方連續的組合方式,由“補畢伙”“澤羅里”和“陽雀眼睛”三種基本紋樣構成,缺一不可。
由于“臺臺花”特殊的文化內涵,土家人民把這種圖案一直以來作為兒童的專用,從不亂用。由于文化的沖擊和時代的變遷,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這種文化的具體內涵會被人們所遺忘,所保存下來的就只有它的特定用途。但是它猶如一曲古老的民族搖籃曲,會一直陪著土家兒女從古到今到未來。
勾紋在土家織錦中是最常見的一種紋樣,以勾紋為主的裝飾花紋在土家織錦占了傳統圖案的六分之一左右。從勾紋的數量上來分類的話,有八勾、十二勾、二十四勾、四十八勾等;按照中心的圖案來分的話,則有盤盤八勾、萬字八勾、花瓶八勾、箱子八勾和金蓮八勾等。這類有主體的形式存在的勾狀紋樣,多為棋格狀的適合紋樣并以二方連續或者四方連續散點展開,大小可變,靈活多邊。勾狀的方向也是可變化的,具有強烈的力量對比,統一的轉折,形成了規范的程序,產生了鮮明的形式美感。四十八勾也被稱之為土家織錦中的最經典的圖案(如圖2)。
對于現在四十八勾研究在學術界還是眾說紛紜的。在現有的土家織錦圖紋中大都是可以尋求到實物的,唯獨只有四十八勾,沒有辦法找到印證,更有民間俗語說到“四十八勾名堂大”,從而為四十八勾多添加了一層神秘的意味。無論四十八勾具體需要表達的是什么含義,從現代的眼光去看都體現了土家人的民族精神,也是某種內涵意義隱藏在某種事物中。
“扎土蓋”即“卍”萬字格、萬字流水,是土家織錦中常見的紋樣之一,也是經典紋樣之一。它的中心為“十”字,四角端點逆時針方向成90°彎曲而形成。早在五千年前的原始人類就已經將“十”和“卍”印在彩陶上。同時,世界上的許多其他國家和民族地區在石器時代也出現過同樣的圖紋。在現代的許多研究學者認為這是對太陽的崇拜,象征了光輝照耀四方。
土家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早在土著原始人時期就對火和太陽有著相當的依賴,給他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土家族是楚人的后代,而楚人確信自己是太陽和火的傳人,土家人對火和太陽的崇拜也就不言而喻了。
“萬字花”之類的圖案在許多的民間工藝中都可以見到,但是完全以“卍”形態出現的就不多了。土家織錦中的“萬字流水”,完全以“卍”為主體,按照四方連續的的形式展開,字字相連但又做了適度的變形,重新組合。線條長短、疏密間距、縱橫交錯、曲曲折折,給人一種強烈的節奏感和視覺上的動態。
由于受到西蘭卡普制作工藝的限制,斜紋中的坐標縱橫向度正好構成緯度花紋斜線接近45°,左右兩邊的斜線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90°的夾角,與卍四角的十字頂端轉角度一直,讓土家織錦中的卍字花紋有了很大的親和力(如圖3)。
椅子花,在土家語中稱之為“塊畢卡普”。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椅子是最常見的家具類用品,極其普通,但是在土家織錦中“椅子花”卻是最為經典的圖案花紋之一。在工藝上椅子花的制作難度是最大的,最為復雜了的。在土家織錦人的口中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四十八勾名堂大,最難巖墻椅子花”的說法。由于造型的特殊性,在制作上需要用到的色線在十五種以上,斜紋和平紋織物相互多次轉化,在土家織錦中實屬一絕。
椅子花是一個被高度抽象幾何化的意象圖案,在圖案中一塊象征椅子坐板的長方形,左右為倆條椅子腳,靠背則演化成了美麗的幾何花紋組合。在大底色背景下,襯出無數把椅子。兩把椅子中間的“萬字格”,代表了土家人對太陽和火的崇拜,也是土家傳統火煻的變形布局構成。這一幅傳統的土家織錦不僅展示了土家技藝的高超,而且再現一種家庭場景。展現給了世人一副溫情脈脈的土家親情畫卷(如圖4)。
土家織錦是土家文化的重要衍生物,承載了土家人的文化,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形式。傳統的土家紋樣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圖案花紋涉及到土家人的生活、生產、生活環境,甚至與思想意識的各個領域。“臺臺花”“四十八勾”“扎土蓋”“椅子花”不再只是土家織錦花紋中的一種,是土家人的歷史再現,是土家人的精神世界,更是向世人再現了土家人的生活。
[1]田明.土家織錦.學苑出版社,2008.
[2]田明,張心平,田大年,黃青松.土家織錦.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